浅谈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课本为基础,合理设置引导框架
  作为教学的核心要素,语文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和基础,但如何运用好教材课本这个工具,怎样设计好运用教材教学这一基础,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教师如不能正确把握课本教学方向,很容易导致教学出现偏颇。因此,在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依照课本层次内容,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编制,决定教学取舍,形成教学导向。合理的语文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基础,以学生文学素养为核心,做到育人育心;科学的语文教学引导,应以温柔和蔼的话语循序渐进,层层教化,或为文学传承,或为陶冶情操,让学生如沐春风,以此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以问题着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始之于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学生初中语文学习之门的钥匙,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主动探究,主动挖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益,让学生语文学习“更上一层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一个个问题,通过以事物引导、以悬念引导、以联想丰富引导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来。
  笔者在《春》学习的过程中就以“春光无限好”为话题,让学生对春景之美进行自由描述。描述后,笔者对学生说:“你们或认为春花绚烂美不胜收,或认为春草青葱生机勃勃,或认为春水潺潺惹人怜爱……美景各有千秋,确实让老师难以决断。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认为那些春景最美,来了解一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色吧!”这种引导,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由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一定会热烈而生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就强。
  三、以实例切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以教学实例切入到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全局进行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把握,从整体到局部,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及控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的重要内容,科学作出课堂教学引导预案,选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晰、简单、明朗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学习。
  笔者在《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五首古诗进行阅读,对古诗中的生词、词义进行查询;其次,让学生对五首古诗的大意进行了解,逐句翻译,让学生了解古诗大体内容;再次,让学生对诗人写作的情景进行了解,从诗人环境及古诗内容、意境出发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心思想;最后,让学生背诵古诗,提升学生文学知识积累量。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古诗学习做好了铺垫,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古诗,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古诗阅读能力。
  四、以话题讨论,引导学生主动交流
  讨论是学生对自身观念、观点交流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但语言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构建合理讨论环境,引导学生对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合理交流、应用,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语言能力,加深学生语文学习的印象,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学生读完《羚羊木雕》课文后,让学生对“母亲让‘我’将羚羊木雕要回这一件事的做法正确与否”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间的学习互动。笔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询问学生:“如果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会通过什么方式挽回自己的友谊?”等,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写作深化,引导学生自主作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可以在教学之中熏陶、培养,而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是衡量和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关键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写作教学引导,让学生坚持进行语文写作练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故事后,让学生了解杜甫在日常生活中记小纸条的习惯与其对他后来古诗大成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自主练习写作的兴趣。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小记,不提格式和内容要求,学生可以随意想象、随意发挥、随意写作,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以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选题等不同题目内容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多写、多练,在写作过程中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写作境界。
其他文献
目前,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说是适应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实践证明,要有效开展合作教学,就需要根据合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组织成一个或若干个团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石和保障,能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和建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作用。围绕学生和教师不同的角色来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在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潜能的前提下,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融洽相处关系。这样的关系对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它具有积极的鲜明的导向作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符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信息和心理发展需求规律,能有效激活学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初中英语也越来越得到师生与家长的重视。作为英语的四种技能之一的写作能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呢?  一、循序渐进,夯实基础  1.打好单词“攻坚战”  单词是构成一篇英文作文的最基本单位。掌握好单词,拥有丰富的词汇量,才能做到在写作中熟练运用,才能提升作文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先打好单词“攻坚战”。如何做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学生在思考研析、探究讨论、多样辨析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思维素养品质能够得到深刻的树立和养成。思维能力作为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古往今来,学者大家,都十分重视学习对象思考分析、研究判断等方面思维能力水平的锻炼和培养。提出了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在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培养学生较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初中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消化能力相对都较好。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情感文章,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情感操守,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英语学习从以前的“教”逐步转向“学”,学生要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从学生本身出发积极主动地将语言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全面消化英语学习的各个重点。而初中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的不同以及不良的元认知都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尤其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指导。  一、 不良元认知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初中生在人生的黄金学习期学习英语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针对每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语文教学目标描述为“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相一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健康学习、创新学习,且终身受益。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准确定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育界一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人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主要认为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兼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致力于营造“情趣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科学化,力求通过严密细致的分析,将文本分析得事无巨细,剥夺了学生感悟文本、享受美感的权利,以教条僵化压抑生命活力,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部分教师困囿于书本,照本宣科,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陷入了机械重复的漩涡,扭曲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令学生精神迷失,苦不堪言,失去了应用的乐趣。  语
简约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简洁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去思索语文知识。简约化教学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过于繁琐的现象提出的。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便在课堂中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大量的学习目标、不断变换教学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却不如人意。教师对这样的现象感觉很困惑,认为自己都是照着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如过去呢?然而教师教学以前却忽略一个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更为强烈的参与愿望,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有的教师的语文教学还是局限于“应试”,没能注重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让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参与的现状及其突破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学生参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但仍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以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