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绿道规划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贯彻落实,城市绿道建设工作与城市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属于城市规划和城建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另外,做好城市绿道规划工作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相对舒适的生活空间,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空间的环境。在实际的规划和研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城市绿道规划工作加强重视,掌握科学的规划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绿道规划;设计工作;重要意义;方式
  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工作人员应该成分保证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空间结构,提升绿色植物的整体数量。在实际的绿地规划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绿化网络。在绿道建设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城市的交通问题进行有效地改进,还可以为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实际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对绿地建设工作加强重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而促进城市绿地的建设工作。
  1 城市绿道简介
  1.1 城市绿道的基本概念
  从整体上看,城市绿道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实际的绿道建设工作中,城市的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主要是将城市的交通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相互融合,创建的一种生态性相对较强的城市道路形式。通常情况下,城市绿道建设工作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点,在促进城市建设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城市绿道建设工作中,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绿廊系统,第二是人工系统两点。其中绿浪系统更多地是包含自然界中的原始环境,如植物、石块、野生动物以及水体等等。在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绿廊系统的建设工作往往作为基底工作的一种,可以对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功能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从人工系统的建设工作中可以看出,这类设施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从全面地角度来解决人类的交通问题,同时满足人们获得服务的基本需求。在施工的绿地规划工作中,人工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将休闲、交通等方面相融合。
  1.2 城市绿道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上看,这生态概念的一种,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生态环境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审美价值为重点,对城市的生态性、绿化性等进行详细地规划。在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对生态的多样化进行促进。另外,城市空气的净化和更新的过程中,城市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起到的作用比较突出,因此,城市绿道规划工作在整个城市建设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城市绿道规划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一体化的编制体系
  城建工作和城市绿道建设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可行性比较突出。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建立相对科学和规范的编制体系可以保证绿道规划工作的完整性。在城市绿道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城市建设和绿道建设之间的联系,严格地规范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的城市框架,对城市的景观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在城市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以框架结构为主。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绿道建设工作是一种网络化和系统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形式。在实际的建设中要做到层次分明,不仅要从宏观的角度来对相应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做好战略指导工作。各个层次之间需要相互衔接,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叠加的现象。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最终制定的规划设计框架为主。
  2.2 目标化的技术方法体系
  众所周知,城市绿道建设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相对较强,和其他的城市系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的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要想在城建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应该以目标化的技术方式为主。为了对这一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加强对城市绿道建设工作加强重视,欧诺个时从内容和形式上找寻科学的方式。
  通过目标综合等规划方法将绿道系统叠加到城市的系统中,但是不能简单地叠加,而要将绿道系统和城市其他系统形成相互融合渗透的整合关系,最后能达到将城市的功能最大化目的。
  2.3 制度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合理的制度保证体系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系统是减少和避免绿道系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障碍的基础,制度化的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了下面的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明确的协作制度做为依靠。二是必须建立与所规划城市互动的目标体系,对城市绿道网络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估。三是组建与城市互动的网络结构,整合城市的功能和重组空间体系。四是建立起反馈机构,监控评价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建设的实施效果。
  3 城市绿道规划的内容
  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将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构建相互贯穿的综合性的绿色空间网络,不仅要维持和保护纵然环境中现存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还要防止生态环境的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的安全。要注重人的参与性和使用性,体现城市中绿色景观与人类行为活动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与绿道的互动。
  城市绿道网是一种线性网络结构体系,有稳定的生态群落组成。绿道网的布局要与区域发展需求保持一致,融合城市与自然,防止城市无节制的扩张,控制和引导城市的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绿道网络结构,能够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区城市来说,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为了维持城市绿道的建设,必须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控制,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结束语
  城市的规划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现如今,城市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过快的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使城市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必须加强对城市绿道的建设,城市绿道规划更加可行性。城市互动可以促进城市绿道网络的建设,所以在制定城市绿道规划时,一定要加强城市与绿道的互动,还要使绿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这样才能提高绿道与建筑布局更加和谐,提高绿道规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官卫华,刘正平,周一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定[J].城市规划,2013(9).
  [2]王招林,何昉.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2012(10).
  [3]赖寿华,朱江.社区绿道:紧凑城市绿道建设新趋势[J].风景园林,2012(3).
  [4]徐文辉.开展城乡统筹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建议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2(6).
  [5]覃剑.我国城市病问题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的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关键词:现场施工;施工管理  先看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问题的实例:某住宅工程分包水电的安装队,在埋设开关线时没有注意到门的开启方向,结果待门安装好后,发现开关的位置正好
摘 要:汽车驾驶技能和安全驾驶习惯是驾驶人在长期的驾驶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熟练的驾驶技巧和安全意识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前提。本文中,作者在分析影响安全驾驶的因素和安全驾驶重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驾驶习惯与技能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安全驾驶;驾驶技能;影响因素;技能提高  1 影响安全驾驶的因素分析  驾驶人在驾驶汽车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其中,驾驶人的驾驶技巧是否熟练、是否有好的驾驶
为了解决一类函数优化问题,利用带时滞影响的混杂食物链微生物培养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微生物动力学优化(MDO)算法。在该算法中,假设有多个微生物种群在一个培养系统中培养,微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各教育领域对新课改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因为在小学中年级教学过程中,关于语文阅读的教学,已经成为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其他教学科目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所讲解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深刻意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分析、理解与掌握,并且很好地应用。因此,在小学
车辆合乘对于减少碳排放、停车位需求以及缓解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期车辆合乘问题(LTCPP),构建了带有车容量和时间窗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用户行驶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主题式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从初中语文教
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与华语电影执著于本土文化不同,当下华语大片的结尾出现了富有深意的文化偏移,主体情节遵从类型大片重冲突、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却在结尾处出现了偏离主干情理的
对于高中文科学生来说,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科生学习物理知识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
古诗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古诗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全
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越剧已经从以往的小剧种成为了当前的“第二国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越剧更好地发展成为了当前每个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