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的生活开始被洗牌:丢弃幼稚的童话,迎接新鲜而危险的社会现实,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信息。经历懵懂困惑的同时,还要背负课业的压力。很多情绪和观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
高源,笔名蜜蜂听雪;90后作家,热爱诗歌的孩子曾在《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长篇小说《秋安》已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我才二十出头,还没走出校园,可是这几年,我却愈发地感觉到自己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代沟。说代沟一点也不夸张,90后与95后的差别就已天翻地覆,更别提00后。我跟学弟学妹交流就有些力不从心,时常一时语塞哭笑不得;跟00后沟通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不知从何时起,我跟1997年生的表弟已经无法进行轻松舒坦的对话,因为我发现,无论我说什么,他都是一副不屑的神情,好像我所了解的事物他都了如指掌,我所关心的话题他都觉得低级幼稚。我并不觉得他在一些事情的理解上比我更成熟、全面。但那轻蔑的一瞥和懒得开口的态度总能给人一种深沉莫测的错觉。
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我和我的读者之间。
上初一的女生到微博给我发私信,让我推荐优秀书目。我当然有更深刻、更有思想性、更文艺范儿的书可以拿出来炫耀,可是考虑到她的年龄,我还是踏踏实实推荐了一些世界名著。“哦,这些我早就看过了。”她似乎带着不屑和失望地说。大概心想“这个儿童文学作者也不过如此幼稚”吧。
我知道很多热爱文学的少年从小就读世界名著,我也是小学就读了不少,但当时的理解总是浅薄,注意力大多在情节上。上大学之后,我重读童年读过的名著,才意识到它们并非我以为的那样简单。经典需要重读,认真读,所以我依旧坚持我给那个女生的回复。我猜她是想看些专业、冷门、相对晦涩的经典,酷酷地说出一长串外国作者和书的名字就能震住同学甚至老师。说自己正在读《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西方正典》。好像是比《茶花女》《呼啸山庄》《红楼梦》显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但那些书对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可能都是华而不实的(当然,我也不能排除她是少年天才的可能)。
回母校看望老师。老师也纳闷地说:“这一届学生跟你们也差不了几岁,带起来怎么感觉完全不同呢?以前的经验都失效了。有时真的搞不懂这群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老师怀念的,是当年相对单纯天真,甚至有些傻傻的我们,每天心无旁骛地学习,偶尔有些鬼点子,赖着不交作业,互有好感的男女生之间小打小闹,也都无伤大雅。现在呢?“我们何必要跟高考死磕?”他们一脸怀疑和不屑地反问道,“学姐,考大学的意义何在?考上好的学校,到最后不还是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上个技校,挣的钱也未必少啊。”我的天,这直接开始质疑学习的意义了。不过我还得庆幸他们没有问“人为什么活着”之类更犀利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我当年更成熟,能批判性思考而非天真地接受既定的道路。但话又说回来,多一点质疑和特立独行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脱离了幼稚,有时甚至比幼稚更可怕。“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一知半解容易使人狂妄自大,可能还不如一无所知。越是博学的人会越谦虚,考虑得周全,小心谨慎,而那些只知皮毛的人才毫无顾忌地滔滔不绝,出言不逊,因为他根本意识不到哪里会有疏漏和偏颇。
读本科时,全班统一去某所高中听公开课。当时老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学生们一个个傲气十足,昂头起立侃侃而谈,对孔子、孟子、庄子评头论足,而且故意避开书上通常的解释,生怕自己的见解不够一鸣惊人。那种气势,足够唬住大部分听众,让人自愧不如:“你看看人家的素质,我中学时可没有思考得这么深。”
一个男生说了自己对老子的看法。一个女生急不可耐地反驳道:“你如果说老子的学说是消极的。那你肯定没真正读懂老子。”听到这儿,我身旁的朋友失声笑了出来。下课后我问她为什么笑,她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即便是咱们的教授,有谁敢那么盛气凌人地说自己真正读懂老子了呢?”说到这儿,我想起《包法利夫人》中的一个情节:医术并不高明、从未做过足部手术的包法利,禁不住名利的诱惑和旁人的怂恿,仅研究了一篇博士论文之后就大胆自信地给马夫动手术,结果不仅没治好马夫的跛脚,还差点要了人家的命。
与我交流的学弟学妹、给我写信的讀者,以及我做实习教师时接触到的学生。都给我留下了“中二病”的印象: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狂妄自负。同时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他们的生活开始被洗牌:丢弃幼稚的童话,迎接新鲜而危险的社会现实,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信息。经历懵懂困惑的同时,还要背负课业的压力,很多情绪和观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独立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却已经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对书本、老师和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为了叛逆而叛逆。
“中二病”这个词源于日本,“中二”是指初中二年级。大概是那个年龄段的青春期少年特有的特征吧——正在成熟却尚未脱离幼稚,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深沉模样。我在那个年纪时是怎样的?多多少少也有点像刺猬,也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吧,但真的比现在的孩子更谦虚内敛,至少不会对一切都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
直到现在我都时时提醒自己:我所知道的,还少得很哪。
编辑/梁宇清
高源,笔名蜜蜂听雪;90后作家,热爱诗歌的孩子曾在《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长篇小说《秋安》已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我才二十出头,还没走出校园,可是这几年,我却愈发地感觉到自己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代沟。说代沟一点也不夸张,90后与95后的差别就已天翻地覆,更别提00后。我跟学弟学妹交流就有些力不从心,时常一时语塞哭笑不得;跟00后沟通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不知从何时起,我跟1997年生的表弟已经无法进行轻松舒坦的对话,因为我发现,无论我说什么,他都是一副不屑的神情,好像我所了解的事物他都了如指掌,我所关心的话题他都觉得低级幼稚。我并不觉得他在一些事情的理解上比我更成熟、全面。但那轻蔑的一瞥和懒得开口的态度总能给人一种深沉莫测的错觉。
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我和我的读者之间。
上初一的女生到微博给我发私信,让我推荐优秀书目。我当然有更深刻、更有思想性、更文艺范儿的书可以拿出来炫耀,可是考虑到她的年龄,我还是踏踏实实推荐了一些世界名著。“哦,这些我早就看过了。”她似乎带着不屑和失望地说。大概心想“这个儿童文学作者也不过如此幼稚”吧。
我知道很多热爱文学的少年从小就读世界名著,我也是小学就读了不少,但当时的理解总是浅薄,注意力大多在情节上。上大学之后,我重读童年读过的名著,才意识到它们并非我以为的那样简单。经典需要重读,认真读,所以我依旧坚持我给那个女生的回复。我猜她是想看些专业、冷门、相对晦涩的经典,酷酷地说出一长串外国作者和书的名字就能震住同学甚至老师。说自己正在读《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西方正典》。好像是比《茶花女》《呼啸山庄》《红楼梦》显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但那些书对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可能都是华而不实的(当然,我也不能排除她是少年天才的可能)。
回母校看望老师。老师也纳闷地说:“这一届学生跟你们也差不了几岁,带起来怎么感觉完全不同呢?以前的经验都失效了。有时真的搞不懂这群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老师怀念的,是当年相对单纯天真,甚至有些傻傻的我们,每天心无旁骛地学习,偶尔有些鬼点子,赖着不交作业,互有好感的男女生之间小打小闹,也都无伤大雅。现在呢?“我们何必要跟高考死磕?”他们一脸怀疑和不屑地反问道,“学姐,考大学的意义何在?考上好的学校,到最后不还是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上个技校,挣的钱也未必少啊。”我的天,这直接开始质疑学习的意义了。不过我还得庆幸他们没有问“人为什么活着”之类更犀利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我当年更成熟,能批判性思考而非天真地接受既定的道路。但话又说回来,多一点质疑和特立独行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脱离了幼稚,有时甚至比幼稚更可怕。“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一知半解容易使人狂妄自大,可能还不如一无所知。越是博学的人会越谦虚,考虑得周全,小心谨慎,而那些只知皮毛的人才毫无顾忌地滔滔不绝,出言不逊,因为他根本意识不到哪里会有疏漏和偏颇。
读本科时,全班统一去某所高中听公开课。当时老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学生们一个个傲气十足,昂头起立侃侃而谈,对孔子、孟子、庄子评头论足,而且故意避开书上通常的解释,生怕自己的见解不够一鸣惊人。那种气势,足够唬住大部分听众,让人自愧不如:“你看看人家的素质,我中学时可没有思考得这么深。”
一个男生说了自己对老子的看法。一个女生急不可耐地反驳道:“你如果说老子的学说是消极的。那你肯定没真正读懂老子。”听到这儿,我身旁的朋友失声笑了出来。下课后我问她为什么笑,她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即便是咱们的教授,有谁敢那么盛气凌人地说自己真正读懂老子了呢?”说到这儿,我想起《包法利夫人》中的一个情节:医术并不高明、从未做过足部手术的包法利,禁不住名利的诱惑和旁人的怂恿,仅研究了一篇博士论文之后就大胆自信地给马夫动手术,结果不仅没治好马夫的跛脚,还差点要了人家的命。
与我交流的学弟学妹、给我写信的讀者,以及我做实习教师时接触到的学生。都给我留下了“中二病”的印象: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狂妄自负。同时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他们的生活开始被洗牌:丢弃幼稚的童话,迎接新鲜而危险的社会现实,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信息。经历懵懂困惑的同时,还要背负课业的压力,很多情绪和观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独立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却已经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对书本、老师和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为了叛逆而叛逆。
“中二病”这个词源于日本,“中二”是指初中二年级。大概是那个年龄段的青春期少年特有的特征吧——正在成熟却尚未脱离幼稚,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深沉模样。我在那个年纪时是怎样的?多多少少也有点像刺猬,也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吧,但真的比现在的孩子更谦虚内敛,至少不会对一切都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
直到现在我都时时提醒自己:我所知道的,还少得很哪。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