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创新谱Ⅱ》:中关村的创新人物志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weiji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5日,由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关村》杂志和开明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关村创新谱Ⅱ》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清华科技园阳光厅举行。
  清华科技园,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因为创新而美名远播。在中关村,和清华科技园一样追求创新的群体还有很多,这里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这里的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都在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奋力进取。就在共和国诞辰64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视察中关村,中关村企业代表向国家最高领导人汇报的主题仍然是科技与创新。无需赘述,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007年,《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正式发布,这本书记录了陈春先、王选、柳传志、李彦宏、俞敏洪、邓中翰、王文京、张朝阳、梅萌等51位叱咤中国风云的创新人物。这51位我们心目中响当当的人物,是中关村的创新招牌,也是时代的记号。这也让《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被读者们誉为“新时代的英雄谱”。
  时隔6年,中关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间范畴由“一区十园”拓展为“一区十六园”,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但创新的精髓一直没有变,创新的火种也越燃越旺。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近年来,中关村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创新人物,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出色的实践,给中关村,给北京,也给中国描下了精彩一笔。于是《中关村》杂志从近6年来所报道的500多位创新人物中精选出50位,编撰了《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
  《中关村创新谱Ⅱ》由开明出版社出版,首印一万册,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由海淀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秀英分别担任主编。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政法委书记赵凤桐,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中共北京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解放军总后勤部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报告委员会主任王宏甲,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为新书作序。
  在《中关村创新谱Ⅱ》新书发布会典礼上,文化界与企业家代表齐聚清华科技园阳光厅,大家共话“创新”,同时还举办了由著名画家郭文松创作的中关村创新人物画展。这一幕幕都是中关村“创新之路”的足迹和思想升华的点点滴滴。
  为中关村创新者立传
  卫汉青
  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海淀区文联主席
  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相聚在清华科技园阳光厅,来共同见证一本非常具有正能量的新书——《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的首发,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2003年3月创刊以来,《中关村》杂志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中关村的发展,见证着“中国硅谷”的每一次成功。
  2007年初,在《中关村》杂志人物报道的基础上,我们策划主编了《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记录了陈春先、王选、柳传志、李彦宏、俞敏洪、邓中翰、王文京、张朝阳、梅萌等51位叱咤中国风云的创新人物。当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紫光优码技术,是中国第一本可以用手机阅读的书籍,在新华书店进入销售排行榜。
  时隔6年,中关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间范畴由“一区十园”拓展为“一区十六园”,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创新的火种也越燃越旺。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近年来,中关村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创新人物,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出色的实践,给中关村,给北京,也给中国描下了精彩一笔。
  为中关村的创新英雄树碑立传、擂鼓助阵,是《中关村》杂志责无旁贷的事。在无数读者的期待中,《中关村创新谱Ⅱ》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而创新永远没有终点,在编撰《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酝酿第三辑的内容了。在编撰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指点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关村的创业者与中关村精神
  范英
  开明出版社总编辑助理、教育与人文分社社长、《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责任编辑
  2007年开明出版社出版了《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6年后中关村杂志社又推出《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关村精神。
  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一代代中关村人不谓艰难、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关村诞生了联想、百度、神州数码、龙芯、小米科技等一大批明星企业,涌现了柳传志、王文京、杨元庆、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雷军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企业家。在阅读这些企业家故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雄心壮志的企业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新以及不谓艰难的精神,把一个个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球领军型的企业。其中有柳传志和联想的故事,有当时中国最年轻民营上市企业家王文京和他的用友公司的故事等等。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不谓艰难险阻,使得中关村当年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又从科技园区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从中关村走出来的企业家们的创新创业故事,汇聚成了中关村发展历程,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凝聚中关村的精神。
  如今,广大青年读者十分欢迎创新创业励志书籍,《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的出版必将引起社会强烈的反映,引领更多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走进中关村,成为中关村精神的继承者。
  从历史与文化中寻找智慧
  王宏甲
  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卫汉青来到中关村35年了,他从1988年就开始组织撰写关于中关村创新人物的故事。然后创立了中关村杂志。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社会很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有变好的,也有变坏的。但无论社会变成什么样,卫汉青总编却跟从前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热情——这种像中关村一样的热情。可以说他把的一生最年轻,最好的岁月献给了中关村。在中关村再找一个比卫汉青宣传中关村时间更持久,投入的热情和工作更大的是没有的。   无论我们这个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好,新科技时代也好,中关村都代表着中国的产业最先进的一个部分。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研发出的新产品,在试验期间就已经被淘汰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关村的企业家们,在中国的发展当中所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并且远远未被足够认识。这些事情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卫汉青先生,所以他总是觉得很多东西没有做完。
  在这里我还想给广大读者们一个建议,我希望大家能够读一点历史。因为历史上执政的智慧理念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于管理一个企业而言会有很好的帮助,历史是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包围着人们的生活,大家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就可以看到很多新闻,读许多书籍。这些信息无论作者为谁,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就一定会获得好处!
  "中关村精神万岁!"
  纪世瀛
  “中关村第一村民”、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名誉会长
  能够看到中关村人才辈出,后起之秀一个个涌上来,我非常欣慰。当我回顾33年前那一天时,记得正好是个上午,陈春先和我在半间库房里为开业讲话,那时只有7、8个人,500块钱,但如今回顾起来我仍然热血沸腾!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从1980年到1983年的挣扎与煎熬,我们曾被封门、查帐。然而到了1983年1月8号那天,党中央领导看到我们濒临倒闭的消息的时候做了非常重要的批示,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常委胡启立同志以及国务委员三个人同时做了非常重要的批示,才挽救了我们。正是由于有中央这声时代的呼唤,才出现了科海、京海,然后出现了电子一条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在中央伟大的部署、号召和广大的知识分子想报国的积极性的结合。在此后中关村的发展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历届总书记亲自目睹的。
  我在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当了14年会长,我亲自看到有的人流血流汗,有的人锒铛入狱,有的人因为从事军事科研而英年早逝,但那仅仅是一点,中关村的历史是创业的历史,是每一个人才在那些付出自己的心血甚至于生命换来的。
  2007年初,《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的首发式我参加了。我记得当时典礼是在图书城举办的,我最后的发言是说,我要举起我的右手,用很低的声音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中关村精神万岁!
  中关村的精神就是创新创业的精神,开拓探索的精神,允许失败,敢于冒险,为了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精神。今天我仍然要说中关村的精神万岁!这种传承比那些创造一百个亿、一千个亿的GDP更重要。
  我们把创新作为核心文化不断发扬,创新文化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突破。实际上,陈春先和我所创造的产值微乎其微,只不过是十万,今天跟十万亿来讲很小很小,但是我们回顾起来,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就是一个鸡蛋,我们把壳给啄破,出了一个小嘴,就这么一点东西,但是我们每每一个进步都是在不断地突破。我希望新一代创业者,不怕错,不怕困难,甚至于不怕牺牲,突破旧的体制,突破旧的束缚,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强大起来。我相信中关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放宽视野 全面展示中关村
  梅萌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创新谱》一、二两辑出版后,已经收录了101个人,他们都是中关村里优秀的企业家。
  中关村30多年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力量共建的。中关村的领头羊为什么是陈春先呢?因为在那个时候要想创新,要想创业,首先得有科学家往海里跳。今天,中关村的创新支撑体系比30年要强得多,那么中关村将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局面?我认为应该向市场化发展,用科技服务业支撑,由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商人合力来形成创新的体系,这种创新体系对企业家和创新者的支持是非常大的。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建议,希望中关村杂志社未来能推出《中关村创新谱》的系列书籍,如《中关村创意谱》和《中关村创造谱》。我们应该用更宽的视野,将中关村30多年来在中国创新过程中起到的引领价值更全方位地展示给社会。
  做“中关村精神”的传承者
  于家伊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5年前,我在海淀园管委会的前身即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办公室工作,为新技术企业体系做所有服务性的工作。那时候我把纪世瀛先生和陈春先先生当作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2004年,我留学归来,进入嘉博文生物有限公司,从那开始了我的创新创业历程。今年,我们的技术被评为中国专利金奖。我们做的是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工程和生物技术与自动化控制的整合,使很多有机废弃的东西在迅速发酵10个小时的情况下成为工业化的产品,成为最好的替代化肥。而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忍受了很多跨界行业标准的不对接,忍受了很多人力资源在不同的背景、不同行业走到一起的磨砺。是什么东西支撑了我们呢?就是中关村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当我们置身到这个体系中时,创新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成了我们的血液,成了我们的灵魂。
  所以到今天,我自己成为创新体系中的一员时,我才发现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传承。应该说《中关村创新谱》中记载的所有创新过程都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写实,这样一本一本地出版下去,就会组成中关村的历史。
  创新梦与中国梦
  张连毅
  北京捷通华声语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做人机交互的,在中国,只要大家听到一些语音不像真人说的,那就有一多半是我们公司做的。我们做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手写识别技术,近期电视中的热播节目《汉字英雄》、《汉字书写大赛》就是用的我们的技术。
  在中关村的企业家中,无论是陈春先,还是柳传志,这些所有的前辈都是构筑中国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年前,我成就了一个清华梦。离开清华以后,我曾经在美国试图实现美国梦,但最终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希望在这里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甚至母校做些什么。
  现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风起云涌,无论是前辈还是正在奋斗的创业家们,请大家一起向前看,大家的梦想是构筑中国梦的基础。未来,中国的企业定要在世界上扬名!
  用艺术
  为中关村创新人物唱赞歌
  郭文松
  著名画家、海淀区美协副主席
  我是07年来北京的,也算是一个北漂的画家,我一直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来北京后就一直住在海淀区,并一直参与海淀美协的各类业务活动,因此也就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海淀区的人和事。
  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我很早就想用画笔来表现这个题材,但一直不知从哪个角度入手,所以迟迟未能如愿。去年北京文联举办了《中国名家画北京》大型主题艺术创作活动,我作为特邀画家为活动做主题创作《风范》,就是把从建国以来不同领域里涌现出来的全国劳动模范作为创作对象,来讴歌北京精神,经过近一年的创作,完成了25米长的以24名北京劳模为群像的大型人物画创作。受这次创作活动的启发,以中关村创新人物为表现对象的创作构思也就慢慢地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
  在搜集素材中,卫汉青主席亲自给我介绍企业家们的情况,让我与他们直面接触,让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事迹,为我创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并把他主编的《中关村创新谱》第一辑和第二辑及时提供给我。我以《中关村创新谱》为蓝本,把文字变为可视的形象,用画笔来表现出来。在创作中间,涉及到哪个人物,我就把书里边这个人的文章多看几遍,先感受人物的精神,再搞清楚他的行业特点,企业产品情况,在网上再搜一下有关的报道,但这还不够,有的我还要找到人物具体工作的地方,看一下环境,只有各种素材丰富了,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什么样的形象姿势适合创作,背景及构图如何更有特色,这都需要依靠素材的丰富多样。
  在搜集素材和创作过程中,我也被画中的人物精神所感动,他们在不同的行业为我国的强盛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今天展出的是刚刚画出的15幅画,都还是初稿,还要听取更多人的意见,能够发现问题,逐步提高,待整体完成一稿,再综合进行比较,从文字上、构图上、形象上、意境上再进行推敲,尽可能减少一些失误,使作品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使科技精英们的精神面貌能真正在画面上呈现出来,让观众领略到精英们的风采。
其他文献
有幸接受了主办方的邀请去参加北京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了解了红学之外的“曹学”,让我这个红学、曹学的门外汉大开眼界。原来红学之外的学问很深,北京海淀的故事更多。有道是:山远隐灵秀,海青淀故园。  我这次参加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是以曹雪芹与红学文化为主题、以传承北京西山多种历史文化遗存、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2010年就举办了首届,此后连续三年,步步登高,艺术节逐渐具有了品牌效应
期刊
莫言自述:“回顾往昔,我确实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我经历和忍受了许多苦难,但最终我没有疯狂也没有堕落,而且还成了一个写小说的。到底是什么支撑我度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那就是希望。”这段话发人深省。在莫言功成名就的今天,笔者无心去盘点他那一落落丰硕的文学成果,却很在意于他当年曾经跨越过的一道道坡坎,攀登上的一节节阶梯,战胜过的一次次懦弱,希望从中解读出,当初是谁一次一次地点亮了莫言的希
期刊
“十一”黄金周期间,去到北京植物园参观的游人们,在欣赏绚烂秋菊美景的同时,都会不约而同来到植物园内的黄叶村,走一走曹雪芹小道,欣赏红楼梦诗词书法展览,缅怀文学巨匠曹雪芹。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故居一地,七天时间就迎来游客近20万人次。  2013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海淀西山热闹非凡:“曹雪芹小道”化装游园会,“传递经典,点亮梦想”《红楼梦》百万人阅读与传递,“曹雪芹西山传说”小学生
期刊
在中关村转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之时,我深深感慨到:“聚焦微循环,重在品质升”将是中关村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记得在我5、6岁的时候,大约在1963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中文歌曲,“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大约在1972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英文歌曲,“ABCD……”26个英文字母歌。正是这两首歌曲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我从事25年科技园区管
期刊
近两年来,雾霾天气频频来袭,全社会都在寻找雾霾天气的破解之道。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可爱的志愿者们,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加入到这场与雾霾对抗的长期战争中。  11月12日,在北京邮电大学体育场,首都文明办联合市环保局、市市政容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园林绿化局、团市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海淀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清洁空气 蓝天行动”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首都
期刊
2013年11月14日,由大北农集团、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大北农科技奖与往届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获奖人数多、奖励金额高。本届科技奖奖励人数共计72人,奖励总金额1000万
期刊
官架子与花架子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往往单指官场行为,俗称“摆官架子”,而后者,所指的行为在类别上就很多了。如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种“架子花”,是“花脸”的一个分支,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架子(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当然那是看戏,戏台上的武将若是被弄到现实的战场上,他莫说当不成将军,即使当个小卒也未必合格。不过戏就是戏,观众不会当真。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
期刊
关于中等收入者或中产阶层的讨论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用不同的统计口径或分析方法来观察这个群体的状况,有许多不同的结论。在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判断上,既有国家之间的差异,也有不同地域和环境的差异;既体现为经济收入和财产水平,也体现为群体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既可以进行社会科学的统计研究,也有人文科学的分析。  中等收入群体的状况,用一个将心理状态和经济及社会地位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更容易理解,即 “差
期刊
最近在网上流传几句话,一个是“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我觉得这句话挺好,表明了中国对“土豪”态度的改变。从以前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现在的“路见不平一声吼,抱着土豪不放手”。但是“土豪”到底是谁呢?这些“土豪”总体来说就是现在中国老一辈的企业家们。  “土豪们”很苦,既辛苦,又心苦,因为中国做生意的环境一直不很畅快。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很迷惑,因为他们工作的环境和规则,很多都是不透明的,一不小心就
期刊
编者按:  土曼公司把智能手表“T-Fire”的发布安排在了11月11日,这一天是流传于年轻人中的传统节日“光棍节”,同时也是电商们书写新的销售纪录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土曼推出新网站,并在微信、微博共同发布T-Fire即传说中的“T-Watch”详细参数,同时在土曼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启动新一批的预定活动。  殊途同归,T-Fire也在书写自己在互联网销售的历史。由微信朋友圈信任营销,3张设计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