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利用中国对外援助讲故事国际关注度高、具有普遍价值、有过价值输出先例,具有对外传播独特优势,不失为一个创新对外宣传方法的契机。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在对外援助中讲述“中国故事”的侧重与方法,有效应对国际不利舆论,提升中国价值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对外援助;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外宣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笔者认为,利用对外援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提升对外宣传水平的新契机和突破口。
一、我国在对外援助宣传现状
(一)我国对外援助传播中的成功经验
一是我国发布《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透明成绩、公开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对外援助工作有较高的保密要求而公开度有限,以往对我国对外援助成绩缺乏正面报道,常受到西方国家关于“不透明”言论的攻击。2006年,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内阁会议上提交了2006年版《政府开发援助(ODA)白皮书》,其中敦促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型援助通过,要以“更开放的姿态”说明自己对非洲及其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内容和目的。为应对诸如此类不实言论,中国在2011年首次颁布了《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并在2014年颁布了新的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介绍宣传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国对外援助基本政策、表明致力于帮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的决心。
二是利用人道主义救援造势,借船出海、积极发声。人道主义援助是中国对外援助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每当有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或者人道主义灾害等,世界媒体的目光都会投向此处。我国能够抓住危机影响范围广,在媒体关注度高的灾难性事件,积极作为、借机驳斥西方言论、并借机造势。比如2004年的印尼海啸、2011对日援助。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的专门行动”,中国政府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报道,借住此次人道主义救援来中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国际主义 、人道主义精神,并积极造势,提出“中国价值”这一概念。
(二)我国对外援助传播中面临的困境
然而,中国在对外援助中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好借此讲中国故事的独特优势,反而因此遭到诟病,面临困境,留下了几种不良形象。
1.观念差异产生中国“糊涂形象”
我国一向大力宣传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一原则,然而国际上对中国的批评却常指向中国“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一原则上。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对于“政治条件”理解不同。中方认为这一概念是有贬义色彩的,认为在对外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是干涉他国主权和内政的行为,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在国际援助中的政治条件是保证援助得以有效落实及实现預定援助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不愿附加政治条件,不关注和及时反馈援助落实情况,违背了西方追求“良治”的目标,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思维定势导致中国“自私形象”
一方面,西方媒体忽略中国国情和援助现状,将关注点放到中国这一“超级大国”对于很多国家的援助仍显薄弱上。比如,中国对非抗击埃博拉陆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华尔街日报》仍发表文章:世界粮食计划署称,抗击埃博拉,中国援助不够。另一方面,西方智库认为中国的对外援助是自私的。美国布鲁金斯(Brookings)智库2014年2月发表报告《China’s Aid to Africa: Monster or Messiah?》中提出:中国政策中刻意混淆开发性金融和援助(development finance and aid)两者的观点。并用一整部分论证中国的援助并非政府所说无私的,而是实用主义的,称这种所谓援助从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获利的政治手段。 二、在对外援助中讲故事的特有优势
世界舆论格局仍然呈现“西强我弱”态势,中国声音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影响力仍较弱。然而,利用对外援助中宣传的独特优势,可以增加中国故事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一)国际社会关注度高
对外援助作为国际社会的一项公共事务,关系到国家对外政策和战略发展,备受关注。加之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走出国门的一举一动牵引着西方媒体的目光。比如此次作为人道主义援助的撤侨事件。北京时间4月2日16时25分,中国海军临沂舰搭载225名在也门的10个国家公民离开也门亚丁港驶往吉布提。事件发生后,数十家全球媒体很快关注了中国协助十国公民撤离也门的行动。可见,对外援助是中国“走出去”的一种手段,伴随此的借力造势,则是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的好机会。
(二)具有普遍认同价值
中国声音得以传出国门但难以为国外受众理解,困难之一就是长期形成的文化差异,像一堵墙横亘中国与外国受众之间。然而,跨文化传播成功的案例数见不鲜。美国队长、钢铁侠等英雄电影在中国的风靡;新闻发言人引用《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比喻法西斯阴影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原因在于,两者共享一种文化,共认一种价值观,受众对传播产品不会产生观念上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类价值,比如正义战胜邪恶、母爱父爱、抢救生命、援助弱者是为世界受众所普遍理解的价值。所以,在援助弱者时发出中国声音,蕴含中国价值,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二、讲好援助内外的“中国故事”
故事的内容关乎受众接受程度,决定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可以侧重包含中国历史、政策两方面内容。
(一)讲受援历史故事——近代屈辱历史道出缘由
中国近代史,包含着中华民族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故事,也有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故事,同样有着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接受了很多国外的援助。而这些历史故事可以揭示中国大力开展对外援助的原因——因为中国饱受欺凌、遭到侵略,所以在自身对外政策中注重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在最需要时候得到帮助,所以愿意在有能力的时候“不附加政治条件”地帮助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应该将这些故事讲出,表现中国感恩之心,以“回馈”说明援外的目的。
(二)讲援助政策变化——确切数字展示援助成就
回应“不透明”的说法、消除“中国威胁”言论,最重要的就是将成绩和做法公之于众。由于涉密等原因,虽然中国在2010、2014年均推出《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总结一段时间内的援助成绩,但是白皮书公布时机仍显滞后,内容仍显干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除了白皮书,官方应该多一些实时性公布中国对外援助的成果,相较于以往的官方文件,应将重点放在数据而不在原则,在变化不在口号。中国对外援助分为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性援助的保密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所以在人道主义援助成果和成绩上,可以更及时、公开。
【关键词】:对外援助;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外宣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笔者认为,利用对外援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提升对外宣传水平的新契机和突破口。
一、我国在对外援助宣传现状
(一)我国对外援助传播中的成功经验
一是我国发布《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透明成绩、公开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对外援助工作有较高的保密要求而公开度有限,以往对我国对外援助成绩缺乏正面报道,常受到西方国家关于“不透明”言论的攻击。2006年,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内阁会议上提交了2006年版《政府开发援助(ODA)白皮书》,其中敦促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型援助通过,要以“更开放的姿态”说明自己对非洲及其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内容和目的。为应对诸如此类不实言论,中国在2011年首次颁布了《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并在2014年颁布了新的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介绍宣传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国对外援助基本政策、表明致力于帮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的决心。
二是利用人道主义救援造势,借船出海、积极发声。人道主义援助是中国对外援助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每当有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或者人道主义灾害等,世界媒体的目光都会投向此处。我国能够抓住危机影响范围广,在媒体关注度高的灾难性事件,积极作为、借机驳斥西方言论、并借机造势。比如2004年的印尼海啸、2011对日援助。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的专门行动”,中国政府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报道,借住此次人道主义救援来中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国际主义 、人道主义精神,并积极造势,提出“中国价值”这一概念。
(二)我国对外援助传播中面临的困境
然而,中国在对外援助中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好借此讲中国故事的独特优势,反而因此遭到诟病,面临困境,留下了几种不良形象。
1.观念差异产生中国“糊涂形象”
我国一向大力宣传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一原则,然而国际上对中国的批评却常指向中国“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一原则上。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对于“政治条件”理解不同。中方认为这一概念是有贬义色彩的,认为在对外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是干涉他国主权和内政的行为,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在国际援助中的政治条件是保证援助得以有效落实及实现預定援助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不愿附加政治条件,不关注和及时反馈援助落实情况,违背了西方追求“良治”的目标,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思维定势导致中国“自私形象”
一方面,西方媒体忽略中国国情和援助现状,将关注点放到中国这一“超级大国”对于很多国家的援助仍显薄弱上。比如,中国对非抗击埃博拉陆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华尔街日报》仍发表文章:世界粮食计划署称,抗击埃博拉,中国援助不够。另一方面,西方智库认为中国的对外援助是自私的。美国布鲁金斯(Brookings)智库2014年2月发表报告《China’s Aid to Africa: Monster or Messiah?》中提出:中国政策中刻意混淆开发性金融和援助(development finance and aid)两者的观点。并用一整部分论证中国的援助并非政府所说无私的,而是实用主义的,称这种所谓援助从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获利的政治手段。 二、在对外援助中讲故事的特有优势
世界舆论格局仍然呈现“西强我弱”态势,中国声音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影响力仍较弱。然而,利用对外援助中宣传的独特优势,可以增加中国故事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一)国际社会关注度高
对外援助作为国际社会的一项公共事务,关系到国家对外政策和战略发展,备受关注。加之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走出国门的一举一动牵引着西方媒体的目光。比如此次作为人道主义援助的撤侨事件。北京时间4月2日16时25分,中国海军临沂舰搭载225名在也门的10个国家公民离开也门亚丁港驶往吉布提。事件发生后,数十家全球媒体很快关注了中国协助十国公民撤离也门的行动。可见,对外援助是中国“走出去”的一种手段,伴随此的借力造势,则是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的好机会。
(二)具有普遍认同价值
中国声音得以传出国门但难以为国外受众理解,困难之一就是长期形成的文化差异,像一堵墙横亘中国与外国受众之间。然而,跨文化传播成功的案例数见不鲜。美国队长、钢铁侠等英雄电影在中国的风靡;新闻发言人引用《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比喻法西斯阴影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原因在于,两者共享一种文化,共认一种价值观,受众对传播产品不会产生观念上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类价值,比如正义战胜邪恶、母爱父爱、抢救生命、援助弱者是为世界受众所普遍理解的价值。所以,在援助弱者时发出中国声音,蕴含中国价值,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二、讲好援助内外的“中国故事”
故事的内容关乎受众接受程度,决定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可以侧重包含中国历史、政策两方面内容。
(一)讲受援历史故事——近代屈辱历史道出缘由
中国近代史,包含着中华民族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故事,也有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故事,同样有着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接受了很多国外的援助。而这些历史故事可以揭示中国大力开展对外援助的原因——因为中国饱受欺凌、遭到侵略,所以在自身对外政策中注重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在最需要时候得到帮助,所以愿意在有能力的时候“不附加政治条件”地帮助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应该将这些故事讲出,表现中国感恩之心,以“回馈”说明援外的目的。
(二)讲援助政策变化——确切数字展示援助成就
回应“不透明”的说法、消除“中国威胁”言论,最重要的就是将成绩和做法公之于众。由于涉密等原因,虽然中国在2010、2014年均推出《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总结一段时间内的援助成绩,但是白皮书公布时机仍显滞后,内容仍显干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除了白皮书,官方应该多一些实时性公布中国对外援助的成果,相较于以往的官方文件,应将重点放在数据而不在原则,在变化不在口号。中国对外援助分为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性援助的保密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所以在人道主义援助成果和成绩上,可以更及时、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