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做到善于挖掘字词中的古文化,积累人称姓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中的文化信息,利用好文言文中的传承关系,使文言文教学生动、形象、透彻。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文化 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快餐式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厚今薄古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代代传承的关系,进而把文言文上得生动形象,真正做到学习一个文言词语,就力求给学生的精神打开一扇窗户;学习一个文言句子,就试图给学生的精神打开一扇大门;学习一篇文言文,就努力把学生引进一个新的精神天地。
那么,文言文中到底有哪些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呢?我想从官职科举到服饰器物、从姓名称谓到宗法礼俗、从地理常识到文体知识、从古代音乐到古代绘画、从古代法律到历法刑法,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传承关系。但我认为与中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一、挖掘字词中的古文化。
对文言文中的字词教学,我们老师可以适当采用传统的训诂法,以此加深学生对文言文语意的理解。
传统的训诂方法,有音训、形训和义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训诂方法探询字或词的本义。例如在教学《论语七则》时,我把重点放在训释“仁”字上,因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论语》一书的精华。仁,是个象形兼会意字,左边是个“人”字,表示与人的思想相关,右边的“二”字,古代的写法是两横一样长,表示要推已及人,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交往,甚至“克己复礼”,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文中的深刻的儒家文化思想,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甚至我还把它的思想演化引申到后面孟子的《孟子二章》和荀子《劝学》两篇古文中,孟子和荀子都是继承和发扬了以“仁”为核心理念的儒文化,只不过孟子上升到“仁政”,荀子发展到“以礼治国”。这样一来就通过一个“仁”字把整个文言文单元教学串联起来,从而在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上可见,我们对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千万不能只局限于字词本身的简单解释,而是要把它们放到整个古代文化体系里解释,甚至推及到现代常用的成语、熟语、方言中去,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拉近他们与古代文化的心理距离。
二、积累人称姓名中的古文化。
我国自古至今号称“礼仪之邦”,因此古代人在人称姓名上非常讲究,从而形成了文言文中人称姓名上的丰富文化现象。在人称上至少有六种称呼现象。
(1)直接称呼姓名
有的用于介绍,为人作传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的用于自称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有的用于所厌恶的人,如“贾如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称呼对方字号,籍贯等一般表示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余宗老涂山左公男也。”“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今南海之死未卜。”(《谭嗣同》)
(3)称呼对方官名、爵名表示尊敬
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自我谦称,表示谦虚有德。
古代王侯一般是“称孤道寡”,如“寡人闻赵王好乐。”“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大臣一般就自称“臣”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一般人自称“愚”、“鄙人”等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女子一般自称“妇”、“妾”等,如“妾不堪驱施”(《孔雀东南飞》)
(5)直接敬称对方,不同社会层次也有不同的称呼。在古代这方面可千万不能弄错,轻则失礼,重则有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杀头的。这也反映了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敬称君王要称“陛下”、“大王”等,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再献大王足下”(《鸿门宴》)。敬称老师要用“夫子、师”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德业解惑也。”(《师说》)“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称朋友尊长要用“公、君、大人”等,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6)贱称对方表示责骂轻蔑一般用“竖子”、“小子”,“尔”等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尔敢轻吾射。”《卖油翁》
其实,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就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这些细节变化,为学生指点迷津,从而以点带面,了解古代文化,让他们充分领略文言文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趣味。
三、重视地名中的古文化
古代地理文化知识,一般包括地区名、山川关隘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等等,很多地名和今天差别不大,但有些地名不好用现代的字面意义直接理解翻译的,否则很容易出错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意思。如“江表、江东”在文言文中一般时特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就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江的表面或东面”,典型的例子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而“山东”一般特指“崤山以东地区”,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典型的例子有“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而“河南河北”一般特指黄河以南或以北的地区,不是河的南面或北面。典型的例子有“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关中”是专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不是现在的关中平原。典型的例子有“自以为关中之固,京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过秦论》)“中国”又一般特指中原地区,不是指国家。典型的例子有“若能以吴越之地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其实以上几个典型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江河关山”等在古代一般都是专指,而现代常用的词义扩大成泛指了。
总而言之,以上三个方面的古文化基本常识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或者可以叫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清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们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兴趣,然后才是掌握具体的知识。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利用文言文的传承关系,结合现代社会,做到读文言文而知文言文,喜欢文言文并且灵活运用文言文,为将来奠定坚实的文言文探求功底,那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文化 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快餐式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厚今薄古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代代传承的关系,进而把文言文上得生动形象,真正做到学习一个文言词语,就力求给学生的精神打开一扇窗户;学习一个文言句子,就试图给学生的精神打开一扇大门;学习一篇文言文,就努力把学生引进一个新的精神天地。
那么,文言文中到底有哪些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呢?我想从官职科举到服饰器物、从姓名称谓到宗法礼俗、从地理常识到文体知识、从古代音乐到古代绘画、从古代法律到历法刑法,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传承关系。但我认为与中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一、挖掘字词中的古文化。
对文言文中的字词教学,我们老师可以适当采用传统的训诂法,以此加深学生对文言文语意的理解。
传统的训诂方法,有音训、形训和义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训诂方法探询字或词的本义。例如在教学《论语七则》时,我把重点放在训释“仁”字上,因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论语》一书的精华。仁,是个象形兼会意字,左边是个“人”字,表示与人的思想相关,右边的“二”字,古代的写法是两横一样长,表示要推已及人,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交往,甚至“克己复礼”,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文中的深刻的儒家文化思想,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甚至我还把它的思想演化引申到后面孟子的《孟子二章》和荀子《劝学》两篇古文中,孟子和荀子都是继承和发扬了以“仁”为核心理念的儒文化,只不过孟子上升到“仁政”,荀子发展到“以礼治国”。这样一来就通过一个“仁”字把整个文言文单元教学串联起来,从而在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上可见,我们对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千万不能只局限于字词本身的简单解释,而是要把它们放到整个古代文化体系里解释,甚至推及到现代常用的成语、熟语、方言中去,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拉近他们与古代文化的心理距离。
二、积累人称姓名中的古文化。
我国自古至今号称“礼仪之邦”,因此古代人在人称姓名上非常讲究,从而形成了文言文中人称姓名上的丰富文化现象。在人称上至少有六种称呼现象。
(1)直接称呼姓名
有的用于介绍,为人作传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的用于自称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有的用于所厌恶的人,如“贾如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称呼对方字号,籍贯等一般表示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余宗老涂山左公男也。”“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今南海之死未卜。”(《谭嗣同》)
(3)称呼对方官名、爵名表示尊敬
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自我谦称,表示谦虚有德。
古代王侯一般是“称孤道寡”,如“寡人闻赵王好乐。”“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大臣一般就自称“臣”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一般人自称“愚”、“鄙人”等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女子一般自称“妇”、“妾”等,如“妾不堪驱施”(《孔雀东南飞》)
(5)直接敬称对方,不同社会层次也有不同的称呼。在古代这方面可千万不能弄错,轻则失礼,重则有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杀头的。这也反映了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敬称君王要称“陛下”、“大王”等,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再献大王足下”(《鸿门宴》)。敬称老师要用“夫子、师”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德业解惑也。”(《师说》)“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称朋友尊长要用“公、君、大人”等,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6)贱称对方表示责骂轻蔑一般用“竖子”、“小子”,“尔”等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尔敢轻吾射。”《卖油翁》
其实,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就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这些细节变化,为学生指点迷津,从而以点带面,了解古代文化,让他们充分领略文言文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趣味。
三、重视地名中的古文化
古代地理文化知识,一般包括地区名、山川关隘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等等,很多地名和今天差别不大,但有些地名不好用现代的字面意义直接理解翻译的,否则很容易出错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意思。如“江表、江东”在文言文中一般时特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就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江的表面或东面”,典型的例子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而“山东”一般特指“崤山以东地区”,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典型的例子有“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而“河南河北”一般特指黄河以南或以北的地区,不是河的南面或北面。典型的例子有“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关中”是专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不是现在的关中平原。典型的例子有“自以为关中之固,京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过秦论》)“中国”又一般特指中原地区,不是指国家。典型的例子有“若能以吴越之地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其实以上几个典型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江河关山”等在古代一般都是专指,而现代常用的词义扩大成泛指了。
总而言之,以上三个方面的古文化基本常识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或者可以叫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清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们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兴趣,然后才是掌握具体的知识。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利用文言文的传承关系,结合现代社会,做到读文言文而知文言文,喜欢文言文并且灵活运用文言文,为将来奠定坚实的文言文探求功底,那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