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的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对初中学生来说,解问答题,尤为困难,往往不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文字表达物理含义和实质,常常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学生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做改变这种困难局面的有心人,要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掌握解这类习题的要领和思路,最后达到练有所成、得心应手。
  一、解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1.认真审题
  要弄清题目给出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已知条件和要回答的物理问题。
  例1.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的时候,船体是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为什么?
  解答方法:题中表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是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经分析,找出的已知条件是同一物体,漂浮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要明确回答的问题是船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2.找出理论根据
  就是抓住已知条件与要回答的问题之间存在的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联系,确定解答的依据。在上例中,可清楚地知道,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是F浮=G,二力平衡。
  3.做推理表述
  根据物理现象和过程,要从已知条件出发,充分揭示理论根据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进行推理表述。如,由于船在行驶中自重不变,又由于它是漂浮在液面上,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浮=G,二力平衡,可得ρ河gV排1=G=ρ海gV排2,即ρ河V排1=ρ海V排2,因为ρ河<ρ海,所以V排1>V排2,当船从河里驶向海里的时候,要上浮一些。
  4.复查答案
  解答完毕后要再复查自己的推理表达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之处,语言是否做到精练、条理清晰。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解答规律的规范化和技巧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常见的问答题型及其相关的解法
  1.概念问答题
  指某些需要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直接叙述法。这类题比较简单。
  2.因果关系题
  即针对题目中表述的物理现象,正确选择一个物理观点,直接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例3.水壶里装满冷水,在炉子上加热,水会从壶里溢出来,为什么?
  例4.在寒冷的冬天常发现保温瓶上的小木塞盖好后被顶起,这是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由因导果法。如例3,因为冷水受热会膨胀,使水的体积增大,当水的体积大于壶的容积时,水就会从壶里溢出来。
  3.过程说明题
  指对一些装置仪器组成的物理线路或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例5.根据防汛报警器的原理线路图,试说明它的工作过程(图略)。
  例6.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操作步骤.
  解答方法:采用程序归纳法。说明工作过程必须知道物理原理、工作过程服从什么物理规律。如例5,水面上涨,浮子随着升至开关触点→控制电路接通→电磁继电器工作→衔铁被吸下→使工作电路通路→红灯亮(报警)。
  4.现象解释题
  即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例7.白炽灯丝断了再搭接上,通电时更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解答方法:采用公式分析法,先要找出与题中物理现象有关的公式,然后根据题给条件分析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释。如例7,根据P=(U2/R),当U一定时,P与R成反比。由于灯丝重新搭接,使灯丝变短,电阻变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大,所以会更亮。
  5.现象原理题
  这种题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回答某种物理过程产生的原因,需要说清“为什么”。这类题最常见,也是学生难以正确回答的。
  例8.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炉内,而是停在炉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了炉内,这是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寻找原理法,从题目叙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出发,思索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完整、准确的回答。如例8,铲子和煤原来都向锅炉灶的方向运动,到达炉灶前,铲子受到一个向后的拉力,于是它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停在灶前,而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进入了灶内(当然,煤受到铲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问答题型,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学生掌握了解问答题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才能够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美术教育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启蒙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当一个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能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美术
期刊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必须在
期刊
摘 要: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要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史料,要根据教学精心设计思考题,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课堂上进行史料教学,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本史料 应用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史料即历史的原始材料,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而分之有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音像史料等等。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学会一些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新高考对于学
期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对科技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培养一代能迎接并参与新世纪高新技术挑战的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担任小学综合教学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综合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那么,如何在综合教学中把传授知识
期刊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还有人说:“生活中最大的危险是具有一个空虚的心灵, 正像一所空屋子一样, 容易被罪恶钻进来, 好的书, 是最好的保障。”那么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积累、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和情操,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十几年的教学研究,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我谱写了一首诵读三部曲。 
期刊
摘 要: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要想写好日记,平时就得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学会写日记,也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设计封面 留心观察 一日一记  日记,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和写作形式所限的文体,主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可以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一、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  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着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
期刊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长久以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这个问题忽视了,有时候也会把它做得有点过,从而丧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互动,既不能只有一味的“教”,也不能只有一味的“学”,既然是互动,那么交流在整个活动中就占有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忽视这一重要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使用,主要原因是孩子们也并不善于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期刊
摘 要: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考纲已经不要求单纯的语法考点,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是否在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完全由教师掌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法教学,培养学生认识母语最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法 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文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不提明确的训练目标;另一种则是与讲读文完全等同,不分轻重缓急,不分主次内容。其实自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前者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后者则是讲读知识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