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渔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47312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自能作文能力的切实提高是有很强的意义的。本文试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 兴趣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9-02
  兴趣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但是,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有些学生原先对作文不感兴趣,由于教师善诱善导,在作文训练中确有所得,便逐渐喜欢,兴味盎然。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因而,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事实上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更不喜欢写作文,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目前自能作文实践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作文是为了交流交际、工作生活。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要生存和发展,而必须学习写作,学生主体就会留心生活,学习用书面语言表达的本领。学生主体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写,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写作教学效率就有望提高了。这一环节是提高学生自能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优化命题,激趣学生写作兴趣
  命题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能够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现实生活的回忆、认识与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启发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来。
  出色的命题往往如打开的闸门,有可能使学生迸射出汹涌的文思,启人遐想,让学生眼睛一亮,使之能有写作的冲动。出一个好题,要能够起到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助于他们对生活的发现,有助于他们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也有利于开拓他们的想象力。我在自能作文教学实践中多次对作文命题进行优化,采用师生互相命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教師征题:每个写作训练月,我首先举办一个“征题活动”,就是以“与XX交流”的形式围绕与我、与家庭、与校园、与自然、与社会(时事、时尚、体育、影视等)的专题写作。学生可利用3天时间在专题提供的范围内自我命题,并推荐2-3个作文题应征。
  其次,学生命题:学生必须在专题提供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观察和生活的积累,为“我”和其他同学命题。为了保证命题的质量,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题要“活”,命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采取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问题作文、情境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题目能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
  题要“亮”,题目的含义要确切,让同学一看就懂,特别是全命题作文的题目应力求准确,要在简炼、含蓄、生动、新奇、优美上下功夫,让题目亮起来。
  题忌“空”,题目切忌大而“空”。或者大而无当,明显地超越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或者漫无边际,似乎可以任随作文者之心意去挥洒。
  再次,师生选题:3天后,将学生推荐的作文题集中,由写作征题评审小组(老师和学生代表)评选后,公布6—10道作文题和命题者的姓名,学生就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选题构思,列提纲准备写作。
  通过在命题形式方面的探索改革,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优化作文命题,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逐渐就会喜欢作文,喜欢写作文。
  (三)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学生来说,教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鼓励,往往会影响他(她)的一生。其实,任何学生的作文都有成功之处,都会有闪光点,关键就看你善于不善于发现和捕捉。特别是差生作文,由于缺点较多而且突出,就很容易遮盖优点,使人难以发现,这时教师一定要细心、谨慎,切不可大笔一挥,全面否定。须知,差生是最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对待那些差生的作文就尽量从作文中挖掘出他的闪光点来,哪怕只有一点也行,对学生来说那是非同寻常的,因为那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在高一时所带的一个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的字写的非常工整、漂亮,但是就是不喜欢作文,我就从表扬和鼓励入手,表扬他的字写得好,让老师阅读时心情为之舒畅,如:我很喜欢看你写的字,特别是在作文纸上写的。经过两个学期的表扬和鼓励,语文课是他最期待的科目,在学校开展的征文比赛中,他荣获了一等奖,让同学们“大跌眼镜”,对他另眼相看,他也对作文感兴趣了,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情。
  (四)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有一种令人探索的特点,有疑就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惊疑,启疑开窦,让学生想写爱写。例如,笔者在南宁二十四中学听高一年级一位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内容是教写读后感的作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对写读后感类型的作文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写读后感无非就是先将故事简介摘录后,再写几句感想的一种简单枯燥的活动。于是这位教师便先讲述了这样一个古希腊故事: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办了一所学校,慕名前来的学生很多。学生们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你们只需每天将手臂向前、向后各伸30次,就可以了。”一天以后,苏格拉底来问,全班100%的同学都做到了。一个月以后,苏格拉底来问,全班只有80%的学生做到了。半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来问,全班也只有50%的同学做到了。一年以后,当苏格拉底再次来问时,全班仅有一位同学自豪的举起了手,他就是古希腊继苏格拉底之后最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此之后,教师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这个故事中提及了几个主要人物?②这则故事所反映的中心是什么?③以这个故事里的不同人物为立足点出发,可以提炼多少个观点?④以“人贵坚持”这个观点为例,说说你知道有多 少个事例论据可以用来证明此观点?⑤思考,你是否能从独特的角度(也可以从反面)来立意,确立新颖的观点?教师设置的五个问题能够由浅入深,处处紧扣学生对这个故事强烈的兴趣,渴求说出自己的思考答案的心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表现出学习此文写作的强烈愿望。   (五)走入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笔者阅读王丽的《中国语文忧思录》,发现书中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王丽曾试图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尽管当时的社会、学校并不理解王丽,但王丽还是把学生引向社会,走向生活。书中写道:“他们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充分发挥了见过大世面的北京孩子很强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利用北京这一人文荟萃之都的优越条件,在短短两周的课余时间里,两个班八十多名学生分组或单独采访了不同社会层面、十余种职业、近百人次对象。在这些采访对象中,有国营大厂厂长、银行经理、国家体操队教练、球星、大款,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如下岗女工、外来打工仔、小保姆、卖报老人、残疾人,甚至还有地铁乞丐、癌症病人、吸毒者的亲属、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人第一次以一个自觉的社会观察者的眼睛来窥视这个充满悲欢哀乐的大千世界。从他们写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他们大多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关心社会,为一些陌生人的生活和命运而思考、而欢乐或担忧……。”①王丽尝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从这里开始。
  笔者受到了王丽成功经验的启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寻找作文的源头。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学习作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有了实践的体验和感受,就有了学习语文、学习作文的主动性,就不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学不好作文。
  开展社会实践,开展语文活动,把当地社会作为语文能力实践的课堂,开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渠道,找到作文的源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可喜变化:
  第一,作文内容会越来越充实,题材会越来越广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会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包括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包括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环保,包括道德、法治、民俗、风情,包括国际的大事要闻、身边的琐事趣闻。这些都会进入学生的视野,进入学生的作文。
  第二,体裁的多样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学生作文的体裁会明显地呈现多样性的变化,有散文、诗歌,还有新闻特写、通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第三,作文有了个性,文学色彩增强了。实现作文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激发写作的需要、动机和兴趣,让学生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三段式作文自然会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就会杜绝,富有特色的作文就会多起来。
  以上从明确写作目的,优化命题,表扬鼓励,设置疑问,走入生活五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几个方面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运用,还可综合运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第20頁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物理學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 课堂效益  【中图
期刊
【摘要】上好开启课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尤为重要。一堂好课由诸多因素组成,但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激情导入,让学生明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同时关注学情分析及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思维的提升和拓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期待,最后在目标达成中结课。  【关键词】开启课 起点 源点 学点 交叉点 沸点 期待点 结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7-0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的主体,才能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英语语言素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没有强烈的动机、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我们广西高中课程改革的临近,如何改变目前高中政治课的轻视、厌学现状,使高中政治课变成有效课堂,笔者在课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时代性强,关注度高的社会事例做教材,并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为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关键词】政治课 新鲜 学生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3-02  现代教育要
期刊
【摘要】2001年,我国开展第8次课程改革,这在我国教育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解10年来课程改革研究重点所在,以及研究的成就及其不足,本文采取《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中10间年发表的311篇文章并对其搜集的813个关键词进行分类处理分析。得出10年来取得的成就显著,但研究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研究盲点较多,研究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  【关键词】课程改革 题名
期刊
【摘要】版画的教学是初中美术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针对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适合本土教学的对策,开展好版画教学工作。  【关键词】传统版画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9-01  版画起源于中国,具有2000年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学生通过对中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广西贵港市从2008至2011年中考试题十个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提出2012年中考复习备考十点建议。  【关键词】中考试题特点 复习备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8-02  贵港市2012年中考的时间是6月24、25、26日。三年寒窗磨一剑,分析中考试题特点,提出复习备考建议是关键。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独立学院参与校外竞赛组织的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分享了FSAE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过程中的成果,事实证明组织学生参与FSAE校外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FSAE 校外竞赛 独立学院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项目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7-01  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课程的变革也越发引起社会的重视,近年的中高考作文试题正在要求“面向生活”,主张人文性回归。然而“面向生活写作”在教与学的实际过程中其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应试作文”、“撒谎作文”总是屡见不鲜。要实现作文人文性的回归,要为生活而作,仍需消除一些困惑。  “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2-01  写作是综合思维的过程,作文的能力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功夫,它所包含的是学生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复杂的智力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功夫就不能仅仅限于文字的功夫,俗话说“作诗功夫在于诗外”便是这个道理。  探究学生写作的实际,可以发现存在三种困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