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鸦片战争以来,拯救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梦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我们今天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多少年来梦想的集成。中国梦是一个国家的梦,一个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看,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从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国家在几十年社会建设中得出的成功经验。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
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没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没有人民的积极创造,再好的梦想,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空谈。追求梦想、向往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没有每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就谈不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一定要让人民了解中国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必须坚持和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人民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的权利。
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及时回应人民的期待。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让中国梦的实现有了物质和精神保障,但也应看到,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人民是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也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只要我们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尽快改变物质短缺的状况,国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天,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工作重点,应当转变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梦是对每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党的十八大已经绘就了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下一步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行动起来。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用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只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今天的梦想,建立在过去的求索与拼搏之上。回顾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峥嵘历程,中华民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始终巍然屹立、刚健有为,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这种生生不止、自强不息的力量,成就了我们的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也支撑起所有中国人的信心与梦想。历史告诉我们,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们创造了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过上了奔向小康的新生活……我们在奋斗中圆了梦想,也更敢于梦想。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我们为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明确,也更艰巨,但只要凝聚力量,奋斗不已,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宏伟绚丽的中国梦。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赖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不同民族、阶层、团体的人们,不同职业、身份、岗位的人们,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都是中国力量汇聚的源泉,都是中国梦想惠及的对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力量虽然微小,却能汇聚成奔腾江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哪怕极为平凡的人,只要乐观积极,不抱怨、不懈怠;只要勇于担当,肯干、实干;只要坚忍不拔,不畏难、不退缩,就能迸发超越个体的力量,让难题“有解”,讓梦想成真。
这个春天,我们怀揣梦想,昂然起航。因为我们相信,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也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这一高瞻远瞩、高度凝练的论述,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和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大的民族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必须认真坚守、大力弘扬。
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我们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正是改革創新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使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改革创新。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诠释、提升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激发隐藏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领会、实践中国精神,并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之内化为指导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正能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精神,就拥有了可以使梦想变成现实的翅膀。当我们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时,当这种伟大的中国精神成为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时,我们就一定能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将早日实现。
这个春天,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激荡。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明共同坚守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也生动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只有我们共同坚守理想信念,才能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习近平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如一盘散沙,民心不齐、纷争难止、四分五裂。
回望百年沧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备受欺辱走向独立自强,从战乱不止走向安定统一,从封闭愚昧走向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走向基本小康,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个整体,形成“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千百年来人民心中向往的美好社会,就是中国梦。她由每个人的中国梦汇集而成,体现了亿万中国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烈渴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执着追求,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制胜法宝、力量源泉。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共同理想信念。改革要攻坚克难,需要用共同理想来消弭分歧、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社会要顺利转型,需要用共同理想来释疑解惑、引领思潮,促进社会和谐;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需要用共同理想信念来教育青少年、培养下一代,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共同坚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则在教育。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当前,教育系统正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这是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要抓住青少年有梦想、爱梦想的特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说出、采集和解读中国梦,进而认同中国梦,真正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鸦片战争以来,拯救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梦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我们今天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多少年来梦想的集成。中国梦是一个国家的梦,一个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看,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从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国家在几十年社会建设中得出的成功经验。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
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没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没有人民的积极创造,再好的梦想,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空谈。追求梦想、向往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没有每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就谈不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一定要让人民了解中国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必须坚持和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人民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的权利。
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及时回应人民的期待。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让中国梦的实现有了物质和精神保障,但也应看到,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人民是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也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只要我们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尽快改变物质短缺的状况,国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天,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工作重点,应当转变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梦是对每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党的十八大已经绘就了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下一步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行动起来。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用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只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今天的梦想,建立在过去的求索与拼搏之上。回顾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峥嵘历程,中华民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始终巍然屹立、刚健有为,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这种生生不止、自强不息的力量,成就了我们的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也支撑起所有中国人的信心与梦想。历史告诉我们,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们创造了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过上了奔向小康的新生活……我们在奋斗中圆了梦想,也更敢于梦想。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我们为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明确,也更艰巨,但只要凝聚力量,奋斗不已,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宏伟绚丽的中国梦。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赖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不同民族、阶层、团体的人们,不同职业、身份、岗位的人们,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都是中国力量汇聚的源泉,都是中国梦想惠及的对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力量虽然微小,却能汇聚成奔腾江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哪怕极为平凡的人,只要乐观积极,不抱怨、不懈怠;只要勇于担当,肯干、实干;只要坚忍不拔,不畏难、不退缩,就能迸发超越个体的力量,让难题“有解”,讓梦想成真。
这个春天,我们怀揣梦想,昂然起航。因为我们相信,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也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这一高瞻远瞩、高度凝练的论述,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和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大的民族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必须认真坚守、大力弘扬。
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我们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正是改革創新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使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改革创新。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诠释、提升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激发隐藏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领会、实践中国精神,并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之内化为指导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正能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精神,就拥有了可以使梦想变成现实的翅膀。当我们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时,当这种伟大的中国精神成为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时,我们就一定能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将早日实现。
这个春天,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激荡。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明共同坚守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也生动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只有我们共同坚守理想信念,才能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习近平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如一盘散沙,民心不齐、纷争难止、四分五裂。
回望百年沧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备受欺辱走向独立自强,从战乱不止走向安定统一,从封闭愚昧走向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走向基本小康,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个整体,形成“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千百年来人民心中向往的美好社会,就是中国梦。她由每个人的中国梦汇集而成,体现了亿万中国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烈渴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执着追求,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制胜法宝、力量源泉。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共同理想信念。改革要攻坚克难,需要用共同理想来消弭分歧、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社会要顺利转型,需要用共同理想来释疑解惑、引领思潮,促进社会和谐;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需要用共同理想信念来教育青少年、培养下一代,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共同坚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则在教育。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当前,教育系统正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这是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要抓住青少年有梦想、爱梦想的特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说出、采集和解读中国梦,进而认同中国梦,真正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