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人类进步的速度,人类的进步印迹着人类的文明。现今时代的文明早已超出古时人们能够想象的范围,然而,我们不能把眼光仅停留在现在和未来,历史的才是我们当今文明实实在在的组成。秦兵马俑的发掘让我们看到古时的文明和伟大,古时人类的智慧和团结。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现代设计也正需要更广阔更深邃的根基丰盈自我的羽翼。我当今的设计者应当屹立在民族艺术之林,吸收我们祖先遗留下的智慧结晶来弘扬民族的艺术。
关键词:秦兵马俑;智慧;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1-01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征伐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然而,在战国时期生产力落后,各国军队人数均衡秦甚至更弱一些的情况下能把全国统一起来非常之伟大,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秦始皇,在当时发展的非常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除了秦皇的睿智和秦军的英勇还靠什么呢?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西杨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秦代大型地下兵马俑军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形同真人真马的陶俑陶马依次排列在3个俑坑中,相辅相成,错落有致,模拟着当时战争时的布阵和设施:一号坑东面有三组横向排列的武士俑,手握弓弩远程兵器,推断是前锋部队,二号兵马俑坑主要由骑兵、步兵、弩兵和一些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的军阵。可以分为弩兵阵、驷马战车阵、车兵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号坑的兵马俑平面呈现出凹字形,它与一号坑、二号坑是有机的统一体。是统帅三军的指挥所。
当我们置身队列严整、肃穆端庄的军阵之中,凝视着这些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陶制兵马形象之时,大概无不要被这千军万马的,浩大工程所撼动。从这些赳赳武夫的化身上,我们得到一的第一个强烈印象不仅仅是数量和艺术的感染力,,更重要的在于留于后世的人文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这种内涵深沉的尚武精神不仅是秦兵马俑主体思想的一个侧面,而且也是秦国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和核心精神。这种精神几乎成为别无选择的唯一的思想统治方针,并鼓舞和激励着秦的统治者们为之孜孜不倦地奋斗和拼搏,直至实现横扫六合,一匡天下的雄伟大业,更重要的在于留于后世的人文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
在兵马俑博物馆保存的部分兵马俑不难看出,这些兵马俑展示的是秦时作战时勇猛辉煌的情景,从秦俑其中的一个弩兵部队的佣兵布局来探索秦时的军队训练有素,团结协作的宝贵精神,秦俑博物馆里有一个至今已覆满黄土的俑坑,周围都是立姿射俑,其身旁出土有青铜弩机和箭镞;中间是蹲跪式射俑,身旁仅出有青铜箭镞,木弓遗迹已看不清楚。说明这个方阵是由弩手和弓箭手共同组成的射兵小阵,二者配合布阵,正好有利于克服各自弱点而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然而,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我们从布阵方式可以看出秦军的胜利并不只是依靠君王的睿智和战士的英勇善战,还需要集体的协作分工配合的默契、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领军作战好的兵器和好的军队是分不开的,在秦皇陵不难看到持拿兵器的佣兵,在秦俑中最多看到的是弩、箭镞、青铜剑、兵马车等作战工具,汉刘熙《释名·释兵》中说:“弩,怒也,有执怒也。”从汉人对弩的名称含意的解释,可以看出它从出现在战场上后即被认为是声势威响如怒势的兵器。秦代军队之所以能叱吒风云,统一六国,与其有杀伤力极强的弩机不无关系。本文将从秦俑弩和箭镞的设计原理和设计理念来探索秦时人民的伟大智慧。
在弩的使用中,弩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秦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无疑是弩对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的创新,切克服了拉弓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性的改良。由此可以想到,秦弩机在对弓的造型改良创新设计后,在战场上是发射既准确威力又大。从秦时工匠对弩兵器造型与结构的创新改良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秦人在设计中不仅已经能够将产品的功能性与人使用的便利性结合,而在设计中已经懂得运用原动力。这表现出了秦国在军事工具上创新的精神和智慧。
在战国时代与弓弩匹配合使用的箭镞的种类很多,而秦的箭头造型却是三棱形的。比较这秦兵所用的箭头与普通箭头相比可以看到,秦军的三棱箭头改良了普通带翼箭头容易受风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的弱点,使射击更加准确,而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会形成切割力,使箭头更具穿透力。有研究人员在对这种三棱造型进行分析时还看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的流线型箭头,这种箭头的轮廓線跟今天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然而,在秦皇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三个弧面几乎相同,每个箭头大小相差甚微,如果没有标准化分工流水线制作,任何一个能工巧匠都不可能制作出如此大小、形状一致的物品。我们今天的设计中,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批量生产和使用互换,保证整体质量,从而极大限度的提高其使用价值。也就是说,秦人在那个时候已经懂得运用我们现代仍旧认为效率高、质量高的标准化流水性分工,众所周知,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
综上分析一个国家的兴与衰并非某一个因素某一个人所促成,是需要集体智慧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勇往直前的力量等。纵观我国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设计发展却难如人意。理论上讲后现代主义之后,设计开始注意审美与使用功能的结合,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然而这些道理从秦皇兵马俑出土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已经明白其中的妙处,作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如何让设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器?首先应把设计纳入国民教育发展战略的范畴,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应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发展创新,继承发扬古人团结协作整体性的凝聚力,总结应用当代新技术新科技让中国的设计行业如秦时军队一般战胜阻碍,迅猛发展,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作者简介:闫芳(199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设计学。
关键词:秦兵马俑;智慧;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1-01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征伐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然而,在战国时期生产力落后,各国军队人数均衡秦甚至更弱一些的情况下能把全国统一起来非常之伟大,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秦始皇,在当时发展的非常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除了秦皇的睿智和秦军的英勇还靠什么呢?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西杨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秦代大型地下兵马俑军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形同真人真马的陶俑陶马依次排列在3个俑坑中,相辅相成,错落有致,模拟着当时战争时的布阵和设施:一号坑东面有三组横向排列的武士俑,手握弓弩远程兵器,推断是前锋部队,二号兵马俑坑主要由骑兵、步兵、弩兵和一些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的军阵。可以分为弩兵阵、驷马战车阵、车兵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号坑的兵马俑平面呈现出凹字形,它与一号坑、二号坑是有机的统一体。是统帅三军的指挥所。
当我们置身队列严整、肃穆端庄的军阵之中,凝视着这些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陶制兵马形象之时,大概无不要被这千军万马的,浩大工程所撼动。从这些赳赳武夫的化身上,我们得到一的第一个强烈印象不仅仅是数量和艺术的感染力,,更重要的在于留于后世的人文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这种内涵深沉的尚武精神不仅是秦兵马俑主体思想的一个侧面,而且也是秦国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和核心精神。这种精神几乎成为别无选择的唯一的思想统治方针,并鼓舞和激励着秦的统治者们为之孜孜不倦地奋斗和拼搏,直至实现横扫六合,一匡天下的雄伟大业,更重要的在于留于后世的人文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
在兵马俑博物馆保存的部分兵马俑不难看出,这些兵马俑展示的是秦时作战时勇猛辉煌的情景,从秦俑其中的一个弩兵部队的佣兵布局来探索秦时的军队训练有素,团结协作的宝贵精神,秦俑博物馆里有一个至今已覆满黄土的俑坑,周围都是立姿射俑,其身旁出土有青铜弩机和箭镞;中间是蹲跪式射俑,身旁仅出有青铜箭镞,木弓遗迹已看不清楚。说明这个方阵是由弩手和弓箭手共同组成的射兵小阵,二者配合布阵,正好有利于克服各自弱点而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然而,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我们从布阵方式可以看出秦军的胜利并不只是依靠君王的睿智和战士的英勇善战,还需要集体的协作分工配合的默契、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领军作战好的兵器和好的军队是分不开的,在秦皇陵不难看到持拿兵器的佣兵,在秦俑中最多看到的是弩、箭镞、青铜剑、兵马车等作战工具,汉刘熙《释名·释兵》中说:“弩,怒也,有执怒也。”从汉人对弩的名称含意的解释,可以看出它从出现在战场上后即被认为是声势威响如怒势的兵器。秦代军队之所以能叱吒风云,统一六国,与其有杀伤力极强的弩机不无关系。本文将从秦俑弩和箭镞的设计原理和设计理念来探索秦时人民的伟大智慧。
在弩的使用中,弩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秦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无疑是弩对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的创新,切克服了拉弓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性的改良。由此可以想到,秦弩机在对弓的造型改良创新设计后,在战场上是发射既准确威力又大。从秦时工匠对弩兵器造型与结构的创新改良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秦人在设计中不仅已经能够将产品的功能性与人使用的便利性结合,而在设计中已经懂得运用原动力。这表现出了秦国在军事工具上创新的精神和智慧。
在战国时代与弓弩匹配合使用的箭镞的种类很多,而秦的箭头造型却是三棱形的。比较这秦兵所用的箭头与普通箭头相比可以看到,秦军的三棱箭头改良了普通带翼箭头容易受风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的弱点,使射击更加准确,而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会形成切割力,使箭头更具穿透力。有研究人员在对这种三棱造型进行分析时还看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的流线型箭头,这种箭头的轮廓線跟今天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然而,在秦皇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三个弧面几乎相同,每个箭头大小相差甚微,如果没有标准化分工流水线制作,任何一个能工巧匠都不可能制作出如此大小、形状一致的物品。我们今天的设计中,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批量生产和使用互换,保证整体质量,从而极大限度的提高其使用价值。也就是说,秦人在那个时候已经懂得运用我们现代仍旧认为效率高、质量高的标准化流水性分工,众所周知,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
综上分析一个国家的兴与衰并非某一个因素某一个人所促成,是需要集体智慧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勇往直前的力量等。纵观我国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设计发展却难如人意。理论上讲后现代主义之后,设计开始注意审美与使用功能的结合,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然而这些道理从秦皇兵马俑出土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已经明白其中的妙处,作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如何让设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器?首先应把设计纳入国民教育发展战略的范畴,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应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发展创新,继承发扬古人团结协作整体性的凝聚力,总结应用当代新技术新科技让中国的设计行业如秦时军队一般战胜阻碍,迅猛发展,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作者简介:闫芳(199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