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导入
当我们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关注的往往是文中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警句,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等。这些语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劣境中奋起,为改变国家及自身的命运而拼搏。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读——《孟子》已经超越了《论语》语录体的结构,形成了一篇篇结构完整、思路连贯、气韵逼人的议论文。
孟子文章的特点,如他自己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力量,以无可辩驳的气势冲击着人们。那么这种浩然之气从何而来呢?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看,文章开头的有力铺垫引发中间具体而多角度的论证,再升华为振聋发聩的警示。这些内容,共同搭建起文章高屋建瓴的结构。
课文撷英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段话连用六个排比句,列举了一系列出身低贱而终成大事的古代杰出人物,前三人出身环境低微,后三人则出身低贱。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论证,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成就伟业的机会。排比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增强句子的气势,再加上深刻有力的论据,文章的浩然之气从开头就有了。
他山之石
写作议论文时,如果想先声夺人,可以仿照孟子的做法,以强有力的论据作开头。这些论据,可以如文中以一系列完整严密的例子构成,并通过排比手法增强气势;也可以一针见血,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开头就把蜀汉所面临的危局指出,令人心惊胆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然,也可以开头举出反面事例,为后面的驳论进行准备。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开头就举出当时中国人的颓废之态:“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课文撷英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紧承上文,孟子开始详细地叙述上天给那些出身贫贱但心怀大志者安排的种种考验,按照“心志——筋骨——体肤——其身——所为”这一顺序来安排文章内容。这样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一个人唯有心怀大志,方能有所作为,但志大才疏者往往有志无为,因此明代大儒王阳明才会强调“知行合一”。同时,理想的实现要有一个过程,其艰难不是一开始就能感受到的,因此先“苦”,再“劳”,以致“饿”,进而“空乏”,折磨越来越大,最终才能达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境界。这与我们平时努力的过程相一致,因此也更有说服力。
他山之石
议论文举出事例时,不可把事例简单地放入文中而不进行剪裁安排。从本文可以看出,有意识地安排文章的顺序,剪裁内容,对于论点的确立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举的反面事例:“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无论正反事例,都有意识地安排好顺序,能够表明作者的立场,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课文撷英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这里,孟子实际举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如何面对上天给予的考验。“困于心,衡于虑”对应上文的“苦其心志”,“征于色,发于声”对应上文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后作”“后喻”则对应上文的“动心忍性”。相互对应,但议论的角度不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的感触。如果说,上文重点在于“天命”,这里的重点就在于“人事”。两者结合,再次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力的论证体系。另一个事例则承接上文并加以升华,将个人之忧患与国家之忧患联系起来。“法家拂士”与上文个人的自我反省相关,都在时时警醒着国家;而“敌国外患”与上文所说的上天的考验有关,同样在时时磨炼着国家。缺少这两样,国家必然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再次变换角度,让文章的论证体系更加严密。
他山之石
在选择论据时,可以将一个论据变换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可以从他人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从此刻的角度,从一段时间之后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当然,正反角度的论证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纪念白求恩》都反复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有了不同角度,有了比较,才会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思考。
課文撷英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有力。此处,孟子当然可以再铺陈一些相关的事例,但在开头已经列举了大量论据,中间部分已经多角度论证的情况下,直接亮明观点就水到渠成了。不过孟子特地将“生”“死”二字列出,突出“生”“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就在前文的论证上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收到了高屋建瓴的效果。
他山之石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议论,而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议论。从议论文写作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构更具震撼性。这样的结构,最重要的是对于论据的认识与安排,简单的论据要有不简单的思考。当我们安排好这些论据及作文的结构之后,论点其实已经在作文中了,不需要在结尾用太多的字句修饰,只需升华一下内容,一篇气势恢宏的议论文就出来了。
拓展训练
1.组织一场班级辩论会,如“勤学是否等于会学”“学习中是否需要灵感”等话题。会后收集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提出的论据,进行比较、选择、剪裁,合理安排顺序,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2.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选出其中最好的结构安排、最好的论据,进行交流。
当我们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关注的往往是文中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警句,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等。这些语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劣境中奋起,为改变国家及自身的命运而拼搏。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读——《孟子》已经超越了《论语》语录体的结构,形成了一篇篇结构完整、思路连贯、气韵逼人的议论文。
孟子文章的特点,如他自己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力量,以无可辩驳的气势冲击着人们。那么这种浩然之气从何而来呢?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看,文章开头的有力铺垫引发中间具体而多角度的论证,再升华为振聋发聩的警示。这些内容,共同搭建起文章高屋建瓴的结构。
课文撷英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段话连用六个排比句,列举了一系列出身低贱而终成大事的古代杰出人物,前三人出身环境低微,后三人则出身低贱。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论证,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成就伟业的机会。排比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增强句子的气势,再加上深刻有力的论据,文章的浩然之气从开头就有了。
他山之石
写作议论文时,如果想先声夺人,可以仿照孟子的做法,以强有力的论据作开头。这些论据,可以如文中以一系列完整严密的例子构成,并通过排比手法增强气势;也可以一针见血,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开头就把蜀汉所面临的危局指出,令人心惊胆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然,也可以开头举出反面事例,为后面的驳论进行准备。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开头就举出当时中国人的颓废之态:“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课文撷英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紧承上文,孟子开始详细地叙述上天给那些出身贫贱但心怀大志者安排的种种考验,按照“心志——筋骨——体肤——其身——所为”这一顺序来安排文章内容。这样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一个人唯有心怀大志,方能有所作为,但志大才疏者往往有志无为,因此明代大儒王阳明才会强调“知行合一”。同时,理想的实现要有一个过程,其艰难不是一开始就能感受到的,因此先“苦”,再“劳”,以致“饿”,进而“空乏”,折磨越来越大,最终才能达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境界。这与我们平时努力的过程相一致,因此也更有说服力。
他山之石
议论文举出事例时,不可把事例简单地放入文中而不进行剪裁安排。从本文可以看出,有意识地安排文章的顺序,剪裁内容,对于论点的确立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举的反面事例:“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无论正反事例,都有意识地安排好顺序,能够表明作者的立场,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课文撷英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这里,孟子实际举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如何面对上天给予的考验。“困于心,衡于虑”对应上文的“苦其心志”,“征于色,发于声”对应上文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后作”“后喻”则对应上文的“动心忍性”。相互对应,但议论的角度不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的感触。如果说,上文重点在于“天命”,这里的重点就在于“人事”。两者结合,再次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力的论证体系。另一个事例则承接上文并加以升华,将个人之忧患与国家之忧患联系起来。“法家拂士”与上文个人的自我反省相关,都在时时警醒着国家;而“敌国外患”与上文所说的上天的考验有关,同样在时时磨炼着国家。缺少这两样,国家必然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再次变换角度,让文章的论证体系更加严密。
他山之石
在选择论据时,可以将一个论据变换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可以从他人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从此刻的角度,从一段时间之后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当然,正反角度的论证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纪念白求恩》都反复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有了不同角度,有了比较,才会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思考。
課文撷英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有力。此处,孟子当然可以再铺陈一些相关的事例,但在开头已经列举了大量论据,中间部分已经多角度论证的情况下,直接亮明观点就水到渠成了。不过孟子特地将“生”“死”二字列出,突出“生”“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就在前文的论证上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收到了高屋建瓴的效果。
他山之石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议论,而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议论。从议论文写作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构更具震撼性。这样的结构,最重要的是对于论据的认识与安排,简单的论据要有不简单的思考。当我们安排好这些论据及作文的结构之后,论点其实已经在作文中了,不需要在结尾用太多的字句修饰,只需升华一下内容,一篇气势恢宏的议论文就出来了。
拓展训练
1.组织一场班级辩论会,如“勤学是否等于会学”“学习中是否需要灵感”等话题。会后收集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提出的论据,进行比较、选择、剪裁,合理安排顺序,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2.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选出其中最好的结构安排、最好的论据,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