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意象解读浪漫黄昏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音乐评论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音乐会评论。原先本版有个栏目【现场播报】,望文生义,肯定是来自音乐会“现场”的“声音”。读者反映,还是应该在栏目名称上淡化一般新闻报道的味道,突出“评论”的特征。【星期评点】力图强化“星期”和“评点”,一是时效性,一是点击性。音乐舞台丰富多彩,我们听到的、说到的只是一个“点”,愿这个“点”牵成“线”、铺开“面”,为音乐生活带来一种新鲜活力与生动精彩。
  
  


  但凡熟悉中国爱乐乐团将近十年成长史的人都很清楚,这次由芬兰指挥家奥科·卡姆指挥的布鲁克纳第四(浪漫)交响曲是该乐团第一次排演布鲁克纳,这听起来难以令人置信,所以我在3月13日晚上中山音乐堂的音乐没有奏响之前,竟然打了一个“激灵儿”——在此之前,有“中国最好乐团”之称的“爱乐”竟然从未演出过布鲁克纳!
  喜欢马勒的爱乐者一般都会喜欢布鲁克纳,但是演奏布鲁克纳可不像演奏马勒那么“容易”讨好!换句话说,排演马勒不仅可以激发乐手的演奏热情,而且对提升乐队水平也能够起到“以赛带练”事半功倍的作用;演奏布鲁克纳则非需要保持稳健的控制力和严密的合成度方可略窥堂奥,更何况往深度与高处的进发每行一步都极为艰难。对于年轻的中国乐手来说,不仅要理解布鲁克纳音乐观念中占据主导位置的基督教因素,还需对作曲家将教堂管风琴音响以管弦乐形态重现的声音诉求,有一个起码的感性认识。当然,中国爱乐的艺术总监余隆还有更高的标准。他认为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首先要做到“心到”、“意到”,没有虔诚之心,没有感恩之意,没有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手上活儿再好,还是出不来布鲁克纳的意境。相对浪漫主义其他作品来说,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哲学意味和宗教情怀更浓,如果不能整体把握,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经过十年磨炼的中国爱乐今天交出的布鲁克纳成绩能够令人满意吗?答案的核心首先在于对奥科·卡姆音乐诠释风格的认同。我不讳言卡姆是我最喜欢的在世指挥家之一,他的贝多芬和西贝柳斯甚至马勒非常合我心意。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象不出他的布鲁克纳会呈现怎样的状貌,因为我还没发现哪一位指挥家在脾性上比他更像布鲁克纳。
  正像我第一次听卡姆指挥马勒一样,他的布鲁克纳一出声,那熟悉的鲜活感便跳脱而出,很快就燃烧起乐天知足的热忱。面对中国爱乐的年轻人,卡姆将布鲁克纳音乐中朴素的美感迅速传递到每个人心里,他把塑造的重点放在每个声部的独立表现中,让乐手从内心深处享受到宗教的狂喜,那唯美的声音既不矫情,也不浮夸,并且信心满怀,自得其乐。我很惊讶我听到一个并不严肃庄重的布鲁克纳,大概在他的全部交响曲中,只有这首标题为“浪漫”的第四才可以相对倾向一些“世俗”趣味吧?对于大多数在唱片中浸淫布鲁克纳经年的爱乐者来说,卡姆指挥中国爱乐属于一种比较新鲜的演绎,余隆一直担心的乐团“软肋”被卡姆很智慧地避过去。他既让乐手由衷感受到布鲁克纳的伟大,又将其音乐形态略加简化,以“青春”的意象解读“浪漫主义”的黄昏景色。
  在我看来,卡姆对中国爱乐的意义并不在于演奏什么,诠释什么,而是在他的引导下,乐手们能够心态十分放松地热爱音乐,享受音乐。以这场布鲁克纳为例,常常令人担心的圆号在吹奏主题时完美无瑕,令人击掌。长号、小号和木管的音色和表现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弦乐的震音也更富层次,更有修养。奥科·卡姆不独能点石成金,他所唤起的音乐精神将是经他言传身教年轻乐手的长期财富。
  综上所述,中国爱乐“首演”布鲁克纳的成功似乎得自奥科·卡姆“独辟蹊径”的尝试,我们却不能说这样的布鲁克纳不符合作曲家的本意。正像布鲁克纳在富特文格勒、切利比达凯、约胡姆、卡拉扬和海丁克诸人那里呈现不同境界一样,伟大的经典作品总是为优秀解读者提供无限接近真相的可能性。在中国爱乐的布鲁克纳“首演”之夜,卡姆无愧于他的音乐品位,中国爱乐也无愧于它的能力水准,它的年少勃发。
其他文献
近年来,福音和灵歌合唱在我国合唱领域逐渐活跃起来。由于福音(Gospel)和灵歌(Spiritual)都来自黑人音乐,这使得它们像亲密兄弟一样,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  灵歌是从黑奴工作时唱的“劳动歌曲”演变而来的,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密切相关。它的旋律充满激情,蕴含着奴隶生活的悲惨不幸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黑奴们内心最真挚情感的宣泄。灵歌歌唱的题材大都与死亡、复活、解脱和希望有关,并且一般没有
期刊
听了歌剧《孔子》,好!最出彩的还是演员,非常棒!不是一个好,而是个个好,很齐整。主演全都那么年轻,以前也没听说过,没名儿,有本事。歌唱和表演的水准质量,完全超过预期,真没想到。  感觉文本和音乐“劲儿”使大了。你想啊,孔子、孔圣人,博大精深,谁能比?但是,“和盘托出”,谈何容易,岂不太沉重?连北大学生都坐不住,后来都感觉很冗长、很沉闷……  ——曼德拉    我看到一半就退场了,无法忍受。我一向不
期刊
“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得稍晚一些”,这句被赵本山修改借用后的歌词,在04年春节晚会上出现时,这首歌的演唱者刀郎已红遍大江南北。当主流歌手们都要靠整点绯闻来吸引大家眼球时,一位四处漂泊的本土歌手,在无大公司背景、无大笔宣传费用的条件下,竟然创造了专辑销售长红,致使“刀郎现象”成为了那一年中影响力颇大的一个文化现象。难怪本山大叔也要乘势借刀郎来“幽全国观众一默”。  刀郎的横空
期刊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余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古琴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申遗成功,直接改变了古琴的生存环境,这种一度濒临灭绝的乐器重新焕发了青春。  2001年起,文化部授权
期刊
2003年3月16日,肖邦金奖新主李云迪要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竟然是一条“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的规定。保利剧院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的咨询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无数的琴童家长恳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李云迪演出,承办方也希望我们降低门槛。但剧院的管理层最后还是决定坚持一贯原则,不为李云迪破例”。  此前,保利剧院已经为“1.2米”惹了一身官司。有位叫周圆圆的6岁女孩因身高
期刊
华夏民族乐团赴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法国访演  应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法国四国邀请,文化部组派华夏民族乐团一行20人于1月28日至2月15日赴上述四国演出。  华夏民族乐团此次出访系执行文化部“春节品牌”项目之一,其主旨在宣传和展示中国音乐文化风俗的同时,以民族音乐交流的方式来寻求建构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和加深友谊的平台。    音乐特色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立项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
期刊
偶然听说叶小纲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后来这条消息得到证实。3月25日上午正式宣布,中央音乐学院院级领导,在保持原有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名班子成员,叶小纲副院长分工负责外事工作,主管国际交流、现代音乐节诸如此类。看上去,这位作曲家、教授表情平静。“请多关注我的教学和创作,关心我的艺术成就……”叶小纲更愿意低调、低调、再低调,“这实在没有什么好宣传的,还想先做事”。  在叶小纲看来,走上中央音乐学院院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You and me”(《我和你》)响彻鸟巢上空回荡世界各地,人们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主题歌,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此同时,历时5年的奥运征歌活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受北京奥组委委托,北京音乐台承办的第29届奥运会会歌征集评选活动, 2003年4月15日启动。一时间点燃了音乐圈乃至全社会音乐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当年10月,收到有效作品304件;随后
期刊
音乐剧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会像说到芭蕾舞就说《天鹅湖》那样,想起《猫》,想起那段抓耳挠心的《回忆》。2004年春天,因SARS被吓退的《猫》,终于将“爪子”探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尽管此后《妈妈咪呀》《发胶女孩》《西区故事》《卡萨布兰卡》……无数的音乐剧来过中国,但作为第一部搬上中国舞台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猫》带给中国观众的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还是不可比拟,很多人因为《猫》而拥有了一份音乐剧情结,看音
期刊
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两年后,中央电视台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原有“三种唱法”基础上首次增设“原生态”组。“原生态”迅即成为那两年大众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单词。  新中国成立后,曾举办几次全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以民歌居多)调演、汇演。上世纪90年代中期,12集原生态民歌专题片《民歌魂》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但“原生态民歌”的概念始终未能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原生态民歌也始终被置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