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聚落之生态精神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简要剖析了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营造适应自然气候,具有地域特征的居住環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大理市自然气候的风、光、雨、热各项因素,对传统聚落适应气候的各项取暖、防风、避雨和采光的技术进行阐述,归纳总结出大理白族传统聚落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方法,并指出应从传统聚落中挖掘朴素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技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大理 白族 传统聚落 生态 适应气候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75-2
  0前言
  人类聚居环境的发展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协调中。在人类历史上,气候因素始终是影响居住环境营建的关键。许多古老的传统的看似最原始的居住形式才是最长久最伟大的,因为它们在简单之中蕴含的对自然气候的深刻理解和适应。
  大理白族传统聚落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适宜当地自然、气候的村落和城镇。这些传统聚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选择基址到大兴土木,都慎重地考虑到与风、光、雨、热的结合,适于生活和生产,使聚落十分协调地融合在大自然环境之中,而且形成了地理特征十分突出的,独具特色的白族聚落景观。
  1大理市自然气候特征
  大理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地处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属横断山脉的西南峡谷区,是白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区。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大理市,西倚苍山,东临洱海。全市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2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5%;坝区面积28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8%;洱海水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位于苍洱之间的大理市气候类型多样,年均气温偏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风多风大,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大理市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温暖坝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多数地方平均在15℃;青峰、太邑等地处于低热河谷,年平均气温为16.19℃;温凉山区属温暖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14.40C;冷凉高山区属温带和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0.6—13.1℃[1]。
  大理全市属多风区,主导风向是西风和西南风,大风日数最多年份达164天,瞬间极大风速超过40 m/s,下关达164天。【2】大理地区“风花雪月”四景中,“下关风”排在第一位,所以下关有“风城”的别称。
  处于北纬25.34度,东经100.13度的大理市,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全年可照时数在44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时为2276.6小时,市内年太阳辐射141千卡/平方厘米。
  全市平均降水量1240毫米。洱海以西的花甸等地为多雨山区,年均降水量达1846.4毫米;大理坝为多雨坝区,年均降水1078.9毫米。冬春季平均降水量141.7毫米为干季;夏秋季平均降水量937.2毫米[1]。
  2适应自然气候的聚落营建
  白族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其中绝大部分聚居在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已经在大理定居。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无数历史悠久的聚落。这些山地村落和坝区城镇无不体现出结合自然、气候,因地制宜的特点。
  (1)针对大理市山高水深,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气候特征,白族先民在寻求居住环境时,一般都选择较为温暖的山麓地带,避开冷凉高山区建造聚落。只有在人口过多,山麓地带居住面积难以扩大的时候,才选择迁到坝区来居住。研究指出,苍洱地区白族及其先民居住环境的变迁大致分新石器时代、汉晋、唐宋和元明清四个时期,趋势是从高处往低处下移,越高的时代越早[3]。根据唐樊绰《蛮书》记载,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太和城”就建于苍山佛顶峰山麓之上,迄今遗址犹在。41年之后才在大理坝子中建新都,称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
  我们知道气温的垂直变化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相应降低0.66℃,坝区的平均温度稍高于山麓所在的温凉山区。然而苍山山麓一带则具有特殊的逆温现象:在苍山海拔2100米的山坡近地层气温,在冬季反比2000米以下地方的近地层气温高[1]。可见,苍山山麓地带的气候条件优于坝区。可以看到,苍山山麓上村落密布,有些村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来常盛不衰,历久弥新的秘诀可能正在于此。
  (2)针对大理市风多风大,低温偏低的气候特征,白族先民在建造住屋的时候,多选择坐西朝东,背靠巍峨的点苍山,面向秀丽的洱海建造合院式住屋。
  大理民间流传一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住屋背靠西面的苍山可以阻挡通过苍山斜阳峰进入大理坝的西风,面朝东面的洱海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因此人们常以正房坐西向东背向主导风向,门窗也都向东开设,风就不易进入室内,以达到背风取暖,阳光充足的效果。这与中原地区房屋坐南朝北的取向迥然不同,这是民居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蛮书》就曾记载说:“凡人家所居,皆依傍四山,上栋下宇,悉与汉同,惟东西南北,不取周正耳。”
  白族民居采用外墙封闭的合院式建筑,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多风的气候。通常大门东北角,不朝南开门,民间认为“门朝南开难做人”,从气候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为了避开南面哀牢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狭长的山谷风口进入的西南风。同时,“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对采光和调节院内温度也是很有帮助的。“三坊一照壁”中的“照壁”不仅用于改变风水格局以求平安兴旺,也可以增加采光及室内的温度。当太阳西下时,阳光直接打在照壁上,大面积的白色墙面反射光线,使院落和房间明亮、温暖起来。
  “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是指四面各四栋楼房,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有四个,加上院中心的大天井,便是“五天井”。靠近漏角天井的一侧前面开窗,为室内增加采光,使角落里的房屋依然明亮、温暖。   白族住房采用硬山式屋顶,山墙两头屋顶不挑出屋檐并用薄石板封住后檐与山墙顶部,这种带封火檐的外墙工艺可以更好地防风、防火。墙面用白色石灰粉刷平整,显得开朗、明快,也有利于室内的采光。
  (3)针对大理市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的气候特点,遮阳避雨的走廊也就成为白族民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族民居正房和耳房的底层都有厦廊,连接在一起形成“走马转角走廊”,用作正方和耳房之间的通道,使人在烈日和大雨下行走依然从容不迫。
  由于大理地区风力大,下雨时飘雨很深,因此廊厦的宽度要能够保证遮挡飘雨。又因为雨热同季,走廊上空气清新,白族人民就将许多的家庭活动都安排到走廊。因此民间认为走廊出厦的尺寸要恰当能够待一桌客,家人平时在此休息、做家务,红白喜事时在走廊下摆设宴席,十分方便。
  3总结
  大理市白族传统聚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适应自然气候的过程中,利用气候条件中的有利因紊,回避不利因素,形成了较為有效的对策。注重取暖、防风、避雨和采光,外观形象淡雅明快,空间呈现闭合性,突出体现了大理白族传统聚落对气候环境的适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具有永久性。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多么发达,都没有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依赖,地球生命体系依然会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发挥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4]。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温室效应严重,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生态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大理市白族传统聚落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及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现出地域的生态精神。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使现代技术与传统生态思想、低碳策略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本土特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居住环境。这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尤为重要。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理白族传统山地聚落景观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2Y235)
  参考文献
  [1]大理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市志[M].中华书局,1998.
  [2]杨永宏等.战略环评的探索与实践:云南省大理市城市发展战略环评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张锡禄.苍洱地区居址环境的历史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4]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欧晓斌.再论"形式追随气候"--建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何去何从?[J].华中建筑,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组织学生参与地理竞赛活动,撰写地理科技小论文是加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地理科技竞赛,怎样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的探讨,给学生,更给地理指导老师一个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地球小博士 地理学会 减灾防灾  [中图分类号] K90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29-1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期刊
[摘要]分析莆田地区2012年两个山洪雨量站不同精度雨量计的小时累计降水资料,并与雨量计实验室校验结果进行比对,探索不同探测精度雨量计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双精度雨量计 降水量差值 雨量计  [中图分类号] P414.9+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10-1  1引言  至2013年底,随着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的推进,福建省气象部门已
期刊
[摘要]在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大量含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通过呼吸道不断在人体内逐渐蓄积,经年累月,便会逐渐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功能和生殖、遗传等各方面,世界范围内大量研究发现,大气污染能给已患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带来不利影响,并可以在健康人群中加速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即使一些地区大气质量有所提高,大气污染仍会对公共卫生产生重要不良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随着人口老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提升,人们对于家居装修的追捧也逐渐升温。但是现如今的家居装修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其中对于装修材料所释放的有害物质的关注最为广泛。本文依据这一现状,分析了家居装修带来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具体的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家居装修 有害物质 健康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7
期刊
[摘要]本文以惠州大亚湾塘横坳边坡为例,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稳定性,提出了治理工程方案,对同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 边坡 防治 分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03-2  1基本概况  惠州大亚湾区县道X206线地质灾害点位于X206线K8-K9塘横坳段,由于公路建设削坡,道路两侧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宁国市中溪镇小店组崩塌地质灾害点的分析,提高了自身对地质灾害治理的认识,以便更好的防范于未然。  [关键词]崩塌 地质灾害 治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88-1  1工程概况  宁国市中溪镇小店组崩塌地质灾害点位于宁国市120(方向约38公里,行政区划属宁国市中溪镇管辖,2008年1月,小店组村后的山体上出现了
期刊
[摘要]旅游业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旅游发展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对低碳旅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低碳旅游 研究 进展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50-1  1低碳旅游提出的背景  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温室气体排放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农业发展也在快速的增长。而土地使用情况却变得日益紧张起来,城市土地供应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土地供应的问题,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很多通知,把部分地区设置成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就是其中之一,其开发区采用土集约利用。本文主要针对该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研究,以促进我国土地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 土地集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矿产已经成为人类科技和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由于人们对于矿产的大规模和不科学的开采,导致矿产地区的地质环境发生改变,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地质灾害时刻影响着生态环境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本文通过对部分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探讨,得出灾害治理方法。  [关键词]矿山 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伴随遥感技术的发展,工程地质钻探、测绘及物探等诸多科学方案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际运用。基于此,本文结合隧道下部岩体所包含的页岩、石灰岩及泥岩,分别分析隧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接着结合隧道工程的地质评价,对该类工程的具体施工提出若干可靠对策。  [关键词]隧道工程 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 地质评价 围岩类型  [中图分类号] U452.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