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案例数据分析谈“提问”功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及评估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提问”的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给力的“提问”。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依然存在,“提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特别在关注学生个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方面更是欠缺。因此本文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相关问题做如下分析:
  1、我们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
  这里我们先提供一则真实区级公开课关“初中教学课《梯形》”案例片段中“提问”分析特征:(1)高密度提问,整堂课提问110次,大约每24.5秒一次,问答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60%;(2)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答”,这种问答组织化程度高;(3)教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76%),推理性问题次之(20%),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4)学生齐答比例很高(45%),多数是低效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完全控制课堂.追求完成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备课计划;(5)注意对学生鼓励、称赞(76%),但鼓励形式较为单一,时常有打断学生等情况(13,3%);(6)提问后基本没有停顿(90%),不利于学生思考;(7)基本只提问举手学生,由于未让不举手学生回答,学生中的问题暴露不够,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
  通过观察这堂公开数学课堂教学,以及对相关有些课堂教学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问题有:(1)追求课堂活跃度的“满堂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课堂师生、生生对话的“热度”,忽视教学本身的深度,把课堂“师生、生生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频繁、随意,出现“满堂问”的空洞热闹现象;(2)问题缺乏层次性和思维价值。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问题缺乏层次与梯度,问题的批判性与创造性不够,问题的开放性程度不足;(3)学生齐答比例很高。通过教学观察可以发现经常有老师对着全班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就可以听到学生整齐划一的回答,但实际上可能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齐答”掩盖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特别是扼杀了某些学生的想法;(4)提问随意,问题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有些教师备课时并未精心预设问题,上课时随意发问,有时问题的表述欠缺科学性与严密性,有时问题的呈现缺乏主次性与系统性,像这节《梯形》公开课中,在探究等腰梯形的性质中,授课老师太追求学生操作实验获得新知,而把基本的性质引入的科学性给忽视了;(5)提问后等待时间不足,提问的覆盖面不大。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们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通常马上请学生个别回答或统一齐答,未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不管是齐答,还是个别回答,回答问题的实际主动权常常集中在优秀生与中等生手里,对“学慢生”关注不够,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6)提问流于形式,缺乏启发引导,缺乏及时反馈与有效评价。有些教师在提出的问题过难时对学生缺乏及时的启发引导,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师预设时总是急于打断,既未能充分关注学生回答过程中的合理因素与新颖成分,也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认识,更缺乏对学生回答的及时反馈与有效评价;(7)提问只能老师才能干的事。几乎所有“问题”都由教师提出,学生主动“提问”不足,缺少师生、生生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无法让学生真正体现做“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2、什么是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功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教学功能有:(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通过“提问”,回顾已学知识,为新知提供平台。通过“提问”引入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引入方式之一;(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有时会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或者设置与学生的当前认知水平相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以问题串为教学手段,启迪学生思维。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总是通过一系列有一定梯度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问题串,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4)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数学教师有时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醒在听课中“开小差”的同学,或在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的时候,通过“提问”达到维持课堂纪律的作用;(5)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这是国外主要评价学生学习方法。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课堂“提问”由于其直接,快捷的教学反馈功能,成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之一。来自提问的反馈信息,既是最方便、经济、及时、直接的信息,又是最真实的信息.作业会有抄袭,考试也有作弊,而提问则无法“冒名顶替”。可以说做到教学评估中“低碳”功能。
  初中数学课堂中,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问”功能,多方式创设数学情境,重视学生课堂提问、反馈,加强教师提问的有效示范,杜绝笔者提供案例中普遍存在问题,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其他文献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了,就能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读为主,读想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关健。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致昂扬,课堂效率必然高;斯卡纳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了木乃伊”。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
摘要: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对教育的要求,严重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条必经之路。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让思想之花迸放,让创新精神涌流。这是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的不争的事实,而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迫在眉睫。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实施素質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
【摘要】高校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 舞蹈教学 教育创新    一、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双向参与,产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
习惯是指在长期的环境中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正如俗话所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不是与生具来的,完全靠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又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我对培养学生
【摘 要】我县农村英语教学存着诸多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农村初中英语中老师的教学、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行为做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现状 思考   从2004年到现在我们已经使用新教材七年多了,为了了解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我们针对教学法能否满足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对全县数十所中学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下面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谈自己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方法。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结合等。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