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理念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考虑到小学阶段这门課程的教学中包含大量生活化素材,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在引导学生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冲突,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有很好的实施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搜寻相应的生活化题材,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中产生更多思考,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与适应生活,发挥生活化教育对于课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活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思政与德育的主要阵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习惯。生活是道德的源泉,德育应以生活为背景,生活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我们应将道德与法治教学植根于生活,以生活为教材,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面向生活世界,挖掘生活素材
生活是道德种子生长的土壤,学生在生活感知、实践、体验中形成品德。离开了生活,品德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由之路。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教学脱离生活,教师只懂得照本宣科,不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只进行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学无趣无味,效果较差。有效的教学是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教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方能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面向生活,立足生活大舞台,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学生身边去选材,设计富有生活性的教学主题,让教学散发生活的味道,用温暖的生活催生道德的种子。例如,在《买东西的学问》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选用了大量生活中的购物照片,包括学生到过的超市、菜市场、商场等不同的购物场所,让学生畅谈在不同场景下购物的所见所闻,在购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购物体验等。真实的生活经历在唤醒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了学生对“买东西的学问”的深深思考。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
创造相关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道德教学和法治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措施,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创建课堂,根据相关情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开发教材,从中摘录与生活相关的素材,作为创造教学环境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允许学生自由发挥或允许学生评论员评估教师所呈现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内容。
三、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关注时事问题,可以扩大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热点问题。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法治教育不仅教给学生法律知识,还培养学生的法律良知,使他们成为守法公民。在本教程的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联系最近结束的人大会议的视频——全面法治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让学生明白,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在法律规范下进行的。
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样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教学知识构成。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从大家的日常生活出发,尤其是学生自己不注意,但是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的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引入生活化实例或者是讲故事的方法,来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分析解读相应知识点。有了具体的故事情境作为依托后,学生可以更敏锐地发掘故事中包含的安全问题,教师可以在进一步的师生互动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并且让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常见安全隐患的方法。
比如,在讲授《安全地玩》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选举生活中常见的安全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第一个故事是小明和小亮过马路等红灯时,看到路口没有车辆,便闯红灯过了马路。第二个故事是小星走近路跨越马路围栏。第三个故事是小程和小资在河边玩耍。教师在引出这几个大家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场景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这几个故事展开分析。首先要让学生判定这几种行为,分析这些行为是否合理。其次,再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解读,这些不合理的行为问题出在哪里,进而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掘其后包含的巨大安全隐患,以这样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实现安全意识的培养,达到课程教学预设的目标。
五、丰富生活实践,亲历生活体验
实践体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购物的不同阶段进行现场体验,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在课前、课后对比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提升,切实增强生活技能。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购物技能和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安排学生在课前充分进行现实生活体验,到商场、超市、菜市场等购物场所参观考察,试着购买指定的几种物品,然后将物品带到课堂中。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布置购物场景,分角色模拟购物,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有的学生扮演消费者。课前、课中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人对待物品的想法,他们也较好地识别了包装上的信息,了解了物品质量和价格中的小秘密,学会了在消费时保护自我。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进行与课前要求相同的购物实践,此时,学生变得更有经验。有的学生还充当起了家长的“导货员”,成了家长购物的“小老师”,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学会灵活处理购物中的意外事件,而且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真正做到了课堂与生活的统一:课堂服务生活,生活深化课堂。
结语
总之,生活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只有珍视学生宝贵的生活体验,将生活体验引入课堂,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将课堂与生活体验深入融合,学生获得的教育才是最有用的、最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热爱生活,更加安全、积极、自信、快乐地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把教和学植根于生活土壤,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弥漫生活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魏军.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J] .家长2020(24):44-45.
[2]方宇.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0(32)-:100.
[3]王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0 (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