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我来谈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的课程文化是在以活动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下由师生共同建立起来的。“个性、超越、未来”是对课程文化的高度概括。其中,“个性”一词突出人本,尊重学生个性,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开发适合孩子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超越”是课程文化中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途径,包括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和超越教师。“未来”,是拥有时代特色,根据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调整。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今后学习与生活中必备的能力和品质。
  
  ■ 基于学生成长的主题确定
   综合学习课,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才能体现出课程的实际价值。我们所教的学生面临毕业,小学和初中是两个存在巨大差异的学段。很多从前的毕业生每年返校时都表达出对小学老师强烈的依恋以及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为即将毕业的学生着想,为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做好前瞻性的工作,一定要缩短孩子们的适应期,同时让他们能够有准备地面对发生的变化,尽快用良好的心态和状态融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中。由此,我们六年级确定了《中小衔接我来谈》的主题。
   在《中小衔接我来谈》的主题确定后,我们就如何超越教材,如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到中学或社区进行调研展开了讨论,并努力拓宽思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调查渠道和调研人群。
  
  ■ 基于能力培养的实施过程
   内容定出后,我们开始制定综合学习计划,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不仅有需要学生落实的内容,更有教师指导、辅助、调整的痕迹,让学生的研究能够落到实处。
   第一阶段:各班讨论确定本班大课侧重点,完成分组。各组制定小组主题,制定小组调查方案。教师指导小组制定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二阶段:分小组进行本组主题的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分析调查数据和结果,制作相应课件准备汇报演示。教师针对制定好的调查报告进行指导,特别是题目的设计和调查的方式方法。
   第三阶段:各班汇集小组调查成果,班内进行汇报总结,选举出具有本班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和课件,全班群策群力进行第一次修改。教师结合学生的意见提出修改方案。
   第四阶段:本班选举出的代表团队将修改稿再次进行全班展示,教师和学生再次提出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的汇报。
   第五阶段:各班将汇报主题和课件上报年级,年级统一进行整理排序,给出修改意见,最终定稿,进行年级壁报展示,大课展示。
   此次综合学习,不论是最初的分组调查,班级汇报,还是最终的年级展示,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因参与而快乐,因研究而兴奋。他们制作了大量的不同类别的调查问卷,到中学门口,到大街小巷,到社区民宅,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了不同角度的调查,搜集了很多数据,总结出相应结论,然后和大家一同分享。
   全年级共五百余人从84个主题70余个角度展开了调查和研究。例如:有的学生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升入好的中学,有意无意地给学生传递了自己的焦虑与恐慌。面对这样的学生,为了缓解他们身上的压力,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对各个中学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发展的调查,同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还有的学生对初中学习充满了恐惧,不知自己如何适应,我们就引导学生走进初中校园,针对“如何快速适应中学生活”进行调查,学生自己设计的问卷,有数据统计,有过程分析,还有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还有的学生想了解初中的课程设置,他们把不同学校开设的相同的学科和特色课程进行了汇总,这样为入学后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平台做了铺垫;还有的学生对中学的评价方式很感兴趣,针对学校会不会给学生排名、排名对中学生学习促进的程度如何等问题展开了调查;还有的学生针对中学老师讲课的方式方法、中学生的平均作业量、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中学生交友注意事项、中学生家长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大小,等等,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 基于全员发展的课程效果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研究问题的能力:从确定研究主题、进行背景分析、研究过程规划、活动特点归纳、问卷统计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反思与建议,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这就是做科学研究的过程,更是他们成长、经历、收获的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程文化中的“超越”在这里不仅超越了前面所说的教材、课堂和教师,还超越了同龄孩子的研究水平与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们初步具备了“未来”研究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研究、规划、调查、统计、分析、反思等多种素质,这样的课程怎能不让学生受益呢?
   同样受益的还有学生的家长,他们不再为盲目追求名校而给孩子施加压力,家长通过孩子的调查对中学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孩子们能够从心理方面顺利过渡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受到启发的还有教师。当学生汇报中指出了关于“记笔记”的问题时,教师意识到记笔记在初中学习的重要性,立刻针对如何让学生记好课堂笔记进行研讨,然后将总结出来的措施带到班里,从每节课的学习做起,有步骤、有指导、有评价、有反馈地逐步落实,最终让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我校的教师就是这样努力捕捉学生的个性需求,从发展的角度,尽心尽力地为孩子们的未来服务。
   本次综合性学习后,学生的收获很多。
  第一,全体六年级学生都经历了“调查方案的制定—访谈或问卷内容的选取—走出校门进行实际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针对研究结果的建议或意见”这样一次完整的调查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科学探究精神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第二,在这次大课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更多书本之外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拓展了视野,达到很好的学科整合和综合学习目的。
  第三,师生教学相长在这次大课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初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问题研究或调查研究,交流汇报后,教师发现学生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其他文献
从广义上讲,生活就是德育。因为道德是生活的构成因素,没有生活德育无法进行,所以生活的过程也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按照道德标准生活,培养他们做有道德的人。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选择德育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实践、感受、体验,促进道德规范内化和道德行为养成。德育生活化理念,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时,不进行空洞说教,不脱离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
优生,通常指那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虽然优秀,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现象一:娇气十足,受挫力弱。优生长期处在“金字塔尖”,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娇气十足,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就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的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   矫正策略:首先,绝对不可迁就他们的缺点错误,应
《同光写松》即将付梓,书中的六十余幅写松画稿摆在我的案头。一幅幅地阅读下来,我想到了同光在书画艺术探索中的一些故事。刘同光,1956年出生于仙境蓬莱。我比他早生了18年,
电影镜头含有动画艺术,在虚拟摄像机镜头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电影镜头的特殊效果,以多种不同的实拍手段、场面调度、摄影轨迹运动等方式来提高动画艺术的表现力.动画艺术设计中
摘要我们处于一个知识不断丰富,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成为普遍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们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冲击,给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血液。 多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就会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学习
综合学习是我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思考,我们四年级在综合学习上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现在从“识”、“践”、“思”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 识——认识综合学习   1.体验中学习   综合学习是在同一个主题下,让学生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  学生在综合学习中一定要“动”起来,这
超市是学生身边自然存在的场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实体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走进超市,让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思考,继而研究,同时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学会与人合作。超市这个主题便于学生以家庭的形式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不同学科角度开展研究,它集信息、温情、交流、文化于一体,便于学生运用旧知识,生成新知识,并在情感上感受家庭的温暖及社会的和谐。   为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更需要创造型、复合型、合作型、个性化等不同类型的人才。我校开设的综合学习课正是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的最佳途径。    ■ 基于发展多种能力的综合学习  1.在探究和交流中培养系统思考能力  综合大课的最大价值在于全年级五百多师生思维的共同碰撞,这是综合大课在组织形式上区别
本文探讨了微博等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首先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微博等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最后就如何解决微博等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设计师的设计意识日益增强.在电影海报设计领域,逐渐衍生出各种设计思维,而本文将对辩证法设计思维进行探索研究,分别从微观视角、直观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