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迎来了发展的一个新高潮。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商用和民用建筑逐渐增多,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式。在当前的现代化城市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从而增大人们的地下使用空间。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着我国的建筑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功能。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种通过加固或者支撑来实现保护作用的施工技术。如果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采用深基坑技术,能够保证地下施工空间的稳定性,同时使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更加安全。因此,现代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技术对于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 常见的深基坑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深基坑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发展也受到管理阶层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深基坑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1 深层搅拌和钢板桩支护
在进行深基坑技术时,往往会采用水泥对其进行固化,然后通过相应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搅拌,这样能够实现软土剂和固化剂的良好拌合,同时,通过软土剂和固化剂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逐步的进行硬化处理。等到水泥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后,便能够形成良好的支护结构。这种类型的支护使用一般为保护淤泥和粘土等相对较软的土层。而对于钢板桩支护来说,一般应用在挡水或者挡土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其主要的生产材料是钳口或者锁口的热轧型钢,这种材料能够结合所有的钢板桩,然后形成相应的墙体。但是,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在使用时会造成巨大的噪音污染,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
1.2 排桩支护及其地下连续墙体
排桩支护的应用需要相应的条件,需要对桩柱进行柱列式布置,然后在相应的位置进行钻孔和挖孔,然后把钢筋混凝土灌注到桩中,形成能够挡土的结构。这种布置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桩和桩之间进行密排布置,另一种是疏排布置形式,保持桩和桩之间的净距离。第二种形式能够很好的实现支护的挡土和围护功能。在地下连续墙体之间,通过良好的刚度实现优良的防渗漏作用,一般情况下应用在沙土和粘土施工的环境下,在进行施工时,应把基坑地面之下的墙体进行深埋。
1.3 基坑深度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国土大国,然而,由于我国的多类型地形,使得能够进行工程建筑的土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逐渐向着深度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还能够使城市的管理更加方便,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的建筑工程地下空间施工空间是非常少的,在大多数的城市中,地下室的建设仅仅有2到3层,然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地下室的深度已经延伸到了6层,并且还在向着更深处发展。
1.4 建筑工程施工条件逐渐复杂
随着我国的可用建筑土地逐渐减少,导致大多数的开发商改变了传统的投资方向,逐渐向着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然而我国的沿海城市往往都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这样就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导致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很难开展。此外,沿海城市具有高度复杂的城市地下管道,给城市工程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以前的建筑物大多数已经陈旧老化,这就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后,往往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仅仅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直接的损坏。
2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通过作者的多年研究,找到了一些其中重点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助企业。
2.1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实际情况不符合
当前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计算方法,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我国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得到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像土压的计算目前还停留在使用库伦或者郎肯理论的阶段,而支护桩的计算则仍然使用等值梁法。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变,这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计算的结果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仅安全无法保证,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在取土层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物理分析同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偏差,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的数据支持不够。
2.2 基坑的开挖存在着空间效应考虑不足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的基坑会向周围发生水平位移,造成基坑中间大两边小。在一般的深基坑中,往往存在着坑边坡欠稳的问题,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长边的中间位置。这种情况的发生能够证明深基坑的外挖是一个空间问题。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往往是将设计按照平面问题进行处理。对于细长的基坑来说这种处理方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对于那些形状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深基坑来说,这种方案则会造成巨大的差距。因此,在对空间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支护结构,对设计方案进行合适的调整,以达到适应的空间效应。
2.3 重视变形观测,及时补救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来说,一般的变形观测为: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地下管线的变形观测和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在实际应用中,通過监测数据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基坑的情况,然后对基坑的土体变形情况和土方的开挖影响进行及时的上报。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现场施工进行及时的校正,对于已经施工完成的部位,也能够进行及时的补救。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这就要求变形观测人员在观测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和记录,保证施工的准确。假如在实际测量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异常情况继续恶化。假如发生了较大的变形,要立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做好相应的加固工作,这样既能保证工程的继续进行,同时防止了变形的继续发展。
2.4 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
深基坑在施工时包括多个环节,同时,各个环节直接相互影响,假如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停工,因此,要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这也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想要实现深基坑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只凭设计是不能实现的,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所有的施工点进行严格的监测,保证施工质量。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在进行开挖前,对工程周围的所有建筑物进行全方面的拍照,同时结合相应的地质勘测报告对周围环境的地下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得到的施工地质进行严格的施工方案设计,像在进行开挖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开挖的深度,开挖以后还要加强对挖土速率的控制,防止出现土体失衡,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
3 总结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其涉及的方面较广,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了使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要从设计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中南.综述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投资与合作,2014,(4):250-250.
[2]王巍.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12(7):227-228.
[3]倪宝江.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910-910.
[4]梁瑞珊.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投资与合作,2014,(5):222-222.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着我国的建筑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功能。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种通过加固或者支撑来实现保护作用的施工技术。如果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采用深基坑技术,能够保证地下施工空间的稳定性,同时使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更加安全。因此,现代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技术对于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 常见的深基坑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深基坑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发展也受到管理阶层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深基坑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1 深层搅拌和钢板桩支护
在进行深基坑技术时,往往会采用水泥对其进行固化,然后通过相应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搅拌,这样能够实现软土剂和固化剂的良好拌合,同时,通过软土剂和固化剂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逐步的进行硬化处理。等到水泥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后,便能够形成良好的支护结构。这种类型的支护使用一般为保护淤泥和粘土等相对较软的土层。而对于钢板桩支护来说,一般应用在挡水或者挡土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其主要的生产材料是钳口或者锁口的热轧型钢,这种材料能够结合所有的钢板桩,然后形成相应的墙体。但是,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在使用时会造成巨大的噪音污染,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
1.2 排桩支护及其地下连续墙体
排桩支护的应用需要相应的条件,需要对桩柱进行柱列式布置,然后在相应的位置进行钻孔和挖孔,然后把钢筋混凝土灌注到桩中,形成能够挡土的结构。这种布置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桩和桩之间进行密排布置,另一种是疏排布置形式,保持桩和桩之间的净距离。第二种形式能够很好的实现支护的挡土和围护功能。在地下连续墙体之间,通过良好的刚度实现优良的防渗漏作用,一般情况下应用在沙土和粘土施工的环境下,在进行施工时,应把基坑地面之下的墙体进行深埋。
1.3 基坑深度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国土大国,然而,由于我国的多类型地形,使得能够进行工程建筑的土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逐渐向着深度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还能够使城市的管理更加方便,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的建筑工程地下空间施工空间是非常少的,在大多数的城市中,地下室的建设仅仅有2到3层,然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地下室的深度已经延伸到了6层,并且还在向着更深处发展。
1.4 建筑工程施工条件逐渐复杂
随着我国的可用建筑土地逐渐减少,导致大多数的开发商改变了传统的投资方向,逐渐向着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然而我国的沿海城市往往都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这样就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导致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很难开展。此外,沿海城市具有高度复杂的城市地下管道,给城市工程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以前的建筑物大多数已经陈旧老化,这就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后,往往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仅仅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直接的损坏。
2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通过作者的多年研究,找到了一些其中重点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助企业。
2.1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实际情况不符合
当前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计算方法,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我国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得到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像土压的计算目前还停留在使用库伦或者郎肯理论的阶段,而支护桩的计算则仍然使用等值梁法。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变,这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计算的结果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仅安全无法保证,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在取土层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物理分析同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偏差,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的数据支持不够。
2.2 基坑的开挖存在着空间效应考虑不足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的基坑会向周围发生水平位移,造成基坑中间大两边小。在一般的深基坑中,往往存在着坑边坡欠稳的问题,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长边的中间位置。这种情况的发生能够证明深基坑的外挖是一个空间问题。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往往是将设计按照平面问题进行处理。对于细长的基坑来说这种处理方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对于那些形状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深基坑来说,这种方案则会造成巨大的差距。因此,在对空间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支护结构,对设计方案进行合适的调整,以达到适应的空间效应。
2.3 重视变形观测,及时补救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来说,一般的变形观测为: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地下管线的变形观测和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在实际应用中,通過监测数据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基坑的情况,然后对基坑的土体变形情况和土方的开挖影响进行及时的上报。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现场施工进行及时的校正,对于已经施工完成的部位,也能够进行及时的补救。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这就要求变形观测人员在观测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和记录,保证施工的准确。假如在实际测量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异常情况继续恶化。假如发生了较大的变形,要立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做好相应的加固工作,这样既能保证工程的继续进行,同时防止了变形的继续发展。
2.4 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
深基坑在施工时包括多个环节,同时,各个环节直接相互影响,假如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停工,因此,要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这也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想要实现深基坑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只凭设计是不能实现的,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所有的施工点进行严格的监测,保证施工质量。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在进行开挖前,对工程周围的所有建筑物进行全方面的拍照,同时结合相应的地质勘测报告对周围环境的地下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得到的施工地质进行严格的施工方案设计,像在进行开挖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开挖的深度,开挖以后还要加强对挖土速率的控制,防止出现土体失衡,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
3 总结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其涉及的方面较广,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了使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要从设计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中南.综述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投资与合作,2014,(4):250-250.
[2]王巍.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12(7):227-228.
[3]倪宝江.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910-910.
[4]梁瑞珊.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投资与合作,2014,(5):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