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明远教育奖获得者”,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成员”,重庆首批小学正高级教师、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首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创新教育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她一直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带领团队在传承中发扬,持续实践着“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研究(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数学成果特等奖),以此不断践行与丰厚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和老师们一起,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生长起一所小学文化的力量。
夜幕降临了,秋雨绵绵,一辆面包车在蜿蜒曲折的乡间道路上艰难地行驶着……车上满载着的,是巴蜀小学的老师们.他们刚结束郊县的牵手互助活动,踏上归途。几天来,老师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在三尺讲台作示范课、观摩课、与村小老师亲切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给留守儿童讲星星与月亮的故事……回校路上,他们终于可以停息下来,有的依靠座椅甜甜熟睡,脸上还漾着笑意,似乎还沐浴在乡村老师和孩子们微笑的秋风里:有的还抱着笔记本电脑,记录自己难忘的教育故事,内心充盈着和乡村老师及孩子们相守的快乐——巴蜀人,心中自成一方天地,安静地享受着教育的欢腾,无需尘世喧哗,荣誉与鲜花不过是这世界的守门人。
无独有偶。八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样的泥泞山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辞掉大学教职,告别优渥待遇,风尘仆仆来到重庆合川,在一座古庙创办了育才学校。一点火花点亮星光,为乡村儿童甚至是流浪儿童们,带来了贺绿汀、何其芳等优秀教师,为贫穷山村带来先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如此,他还向全国所有的老师和师范学生呼吁:“我代表所有的乡村儿童有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一代楷模“平民教育”的拳拳之心让人敬仰!一代师表“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让人感怀!陶行知——个真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鹅岭苍苍,嘉陵決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巴蜀人走向更为广阔的教育天地,便是从先生那里借来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教学做合一”的实践力量,照亮“教育是做的哲学”的巴蜀精神,才有了开篇的一幕。这是巴蜀小学近二十年来,坚持以“阳光互助区县行”行动,积极回應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寄语巴蜀小学的“一所小学校也能为促进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挥作用”的一个真实场景。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爱满天下”薪火相传。在陶先生教育思想引领下建立的巴蜀小学,将担当放肩头,行动在路上。“想让更多的老师和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了巴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000年,巴蜀的老师们主动走进区县学校,无私分享教学经验,助推区县教师成长的关爱火种逐渐燎原。
2003年,“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阳光互助区县行”正式启动,足迹遍布多个远郊区县及其边远村小。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爱满天下”,巴蜀传承发扬,开展励志扶贫志愿者行动。
2009年,“1+1+N城乡学校文化超市”互助发展机制正式立项试点。三年项目,培育出了33所项目牵手学校,实现了远郊30个区县全覆盖。
2014年,巴蜀多方携手,共同助力,追随陶行知先生问学,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集大成之地的草街创办新学校——“重庆市合川区巴蜀小学”。牵手筹备建设6年、创校4年,大家以教育人奋斗的姿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政府参与的优质教育辐射带动乡镇学校新模式,实践着更多教育人的教育理想。可以说,合川巴蜀就是巴蜀小学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1+1+N”美好愿景、推广应用深化“学科+”成果的一面旗帜,让我们对一所年轻的学校充满欣喜和期待。
巴蜀小学以多元扶持的决心,在分享中求先进、共进步。截止到2016年,巴蜀人根据各区县地方的特定条件研究了针对性的教育帮扶策略开启的试点工作,用“送课进校”“讲座分享”“教研交流”等方式,找到了“学科+”研究推广更落地的方式,城乡学校互助系统全面升级,“1+1+N”文化互助模式丰富完善,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贡献出一所小学的实践智慧。
巴蜀小学以百花齐放的气度,在领衔中励精神、共成长。2016年以来,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巴蜀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依托“1+1+N”项目,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大使”工作机制,形成了文化互助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操作系统,创新常态优质地让更多的师生分享巴蜀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随着政府主导的进一步加强,区内外学校集团化办学展开联盟实践,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再探新路,虔诚地幸运地走出了一条“1+1+N”城乡文化互助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巴蜀小学以百舸争流的追求,在拓展中展视野、共前进。巴蜀的每一次“走出去,迎进来”,共同开展的“中国好老师”行动,都是对巴蜀优质常态的一次洗礼。近十年来,正是在这“走出去,迎进来”的双向互动中,巴蜀的城乡学校文化互助发展项目温暖前行,带动周边200余所学校,向逾10万人次分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巴蜀人始终敢于承担使命与责任,用坚实走过的时光,奋斗的年华来作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的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
这是一个脚步匆匆的世界,这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希望与奋斗都在今天!
今年正值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八十周年。先贤虽随岁月去,但“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不曾停止,不断感召着筑梦新时代的教育人用行动为国育才,用心用情把“基础教育的基础”办好。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也许我们的力量还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付出如杯水车薪.但我们还是要“尽力争取”,尽力争取让心中的希望之火、教育的梦想之火、事业的理想之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火,在“1+1+N”这一行走的教育共同体中,燃烧得旺一点,再旺一点,更旺一点。让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办学”的倡导从心底喷涌;让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于传承中累积绵延;让常怀爱生之心与胸中山河,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焕发出教育人的时代光芒。
丹心共情 美美与共
德不孤,必有邻。巴蜀人十多年来以博大的教育情怀,持续帮扶着乡镇学校,并与这些学校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丹心共情,美美与共,这样的“文化互助”一定是双赢的。从教师志愿者到学生志愿者,再到家长志愿者,“1+1+N”项目正与时俱进,从我“愿”走向我“能”。巴蜀人在传递巴蜀声音时,不仅让全社会分享到了更加公平有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推动了集团校自身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她一直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带领团队在传承中发扬,持续实践着“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研究(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数学成果特等奖),以此不断践行与丰厚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和老师们一起,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生长起一所小学文化的力量。
夜幕降临了,秋雨绵绵,一辆面包车在蜿蜒曲折的乡间道路上艰难地行驶着……车上满载着的,是巴蜀小学的老师们.他们刚结束郊县的牵手互助活动,踏上归途。几天来,老师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在三尺讲台作示范课、观摩课、与村小老师亲切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给留守儿童讲星星与月亮的故事……回校路上,他们终于可以停息下来,有的依靠座椅甜甜熟睡,脸上还漾着笑意,似乎还沐浴在乡村老师和孩子们微笑的秋风里:有的还抱着笔记本电脑,记录自己难忘的教育故事,内心充盈着和乡村老师及孩子们相守的快乐——巴蜀人,心中自成一方天地,安静地享受着教育的欢腾,无需尘世喧哗,荣誉与鲜花不过是这世界的守门人。
无独有偶。八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样的泥泞山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辞掉大学教职,告别优渥待遇,风尘仆仆来到重庆合川,在一座古庙创办了育才学校。一点火花点亮星光,为乡村儿童甚至是流浪儿童们,带来了贺绿汀、何其芳等优秀教师,为贫穷山村带来先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如此,他还向全国所有的老师和师范学生呼吁:“我代表所有的乡村儿童有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一代楷模“平民教育”的拳拳之心让人敬仰!一代师表“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让人感怀!陶行知——个真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鹅岭苍苍,嘉陵決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巴蜀人走向更为广阔的教育天地,便是从先生那里借来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教学做合一”的实践力量,照亮“教育是做的哲学”的巴蜀精神,才有了开篇的一幕。这是巴蜀小学近二十年来,坚持以“阳光互助区县行”行动,积极回應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寄语巴蜀小学的“一所小学校也能为促进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挥作用”的一个真实场景。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爱满天下”薪火相传。在陶先生教育思想引领下建立的巴蜀小学,将担当放肩头,行动在路上。“想让更多的老师和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了巴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000年,巴蜀的老师们主动走进区县学校,无私分享教学经验,助推区县教师成长的关爱火种逐渐燎原。
2003年,“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阳光互助区县行”正式启动,足迹遍布多个远郊区县及其边远村小。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爱满天下”,巴蜀传承发扬,开展励志扶贫志愿者行动。
2009年,“1+1+N城乡学校文化超市”互助发展机制正式立项试点。三年项目,培育出了33所项目牵手学校,实现了远郊30个区县全覆盖。
2014年,巴蜀多方携手,共同助力,追随陶行知先生问学,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集大成之地的草街创办新学校——“重庆市合川区巴蜀小学”。牵手筹备建设6年、创校4年,大家以教育人奋斗的姿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政府参与的优质教育辐射带动乡镇学校新模式,实践着更多教育人的教育理想。可以说,合川巴蜀就是巴蜀小学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1+1+N”美好愿景、推广应用深化“学科+”成果的一面旗帜,让我们对一所年轻的学校充满欣喜和期待。
巴蜀小学以多元扶持的决心,在分享中求先进、共进步。截止到2016年,巴蜀人根据各区县地方的特定条件研究了针对性的教育帮扶策略开启的试点工作,用“送课进校”“讲座分享”“教研交流”等方式,找到了“学科+”研究推广更落地的方式,城乡学校互助系统全面升级,“1+1+N”文化互助模式丰富完善,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贡献出一所小学的实践智慧。
巴蜀小学以百花齐放的气度,在领衔中励精神、共成长。2016年以来,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巴蜀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依托“1+1+N”项目,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大使”工作机制,形成了文化互助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操作系统,创新常态优质地让更多的师生分享巴蜀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随着政府主导的进一步加强,区内外学校集团化办学展开联盟实践,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再探新路,虔诚地幸运地走出了一条“1+1+N”城乡文化互助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巴蜀小学以百舸争流的追求,在拓展中展视野、共前进。巴蜀的每一次“走出去,迎进来”,共同开展的“中国好老师”行动,都是对巴蜀优质常态的一次洗礼。近十年来,正是在这“走出去,迎进来”的双向互动中,巴蜀的城乡学校文化互助发展项目温暖前行,带动周边200余所学校,向逾10万人次分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巴蜀人始终敢于承担使命与责任,用坚实走过的时光,奋斗的年华来作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的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
这是一个脚步匆匆的世界,这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希望与奋斗都在今天!
今年正值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八十周年。先贤虽随岁月去,但“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不曾停止,不断感召着筑梦新时代的教育人用行动为国育才,用心用情把“基础教育的基础”办好。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也许我们的力量还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付出如杯水车薪.但我们还是要“尽力争取”,尽力争取让心中的希望之火、教育的梦想之火、事业的理想之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火,在“1+1+N”这一行走的教育共同体中,燃烧得旺一点,再旺一点,更旺一点。让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办学”的倡导从心底喷涌;让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于传承中累积绵延;让常怀爱生之心与胸中山河,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焕发出教育人的时代光芒。
丹心共情 美美与共
德不孤,必有邻。巴蜀人十多年来以博大的教育情怀,持续帮扶着乡镇学校,并与这些学校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丹心共情,美美与共,这样的“文化互助”一定是双赢的。从教师志愿者到学生志愿者,再到家长志愿者,“1+1+N”项目正与时俱进,从我“愿”走向我“能”。巴蜀人在传递巴蜀声音时,不仅让全社会分享到了更加公平有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推动了集团校自身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