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师生和谐——为有效课堂奠基
  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营造师生和谐和温馨的课堂氛围,不断修正自己的低效或无效行为。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伊始,情已生;课进行,情更浓;课已终,情犹存。
  二、目标明确——为有效课堂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beef, juice, bread, milk, green beans, tomato, potato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I’d like ...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活动有效——为有效课堂铺路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如果在设计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传令游戏,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one by one )将老师的口令通过形象的“手势语言”——形体动作或丰富的面部表情传递下去。Touch your face/eye(s)/ear(s)…要求学生按老师说的话指着自己的人体部位。Show me your book/pencil…要求学生按老师(或学生)的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如击鼓传花、说悄悄话、快速抢答等。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得到应用,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情境真实——为有效课堂助推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五、评价适度——为有效课堂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度、客观与公正,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少年儿童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亦大大提高。同樣,比赛结果一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已,且余兴未尽。所以,在活动中,要做到善始善终,要善于总结,评比出优胜者,表扬和鼓励他们,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对学生表扬有多种方式,如言语表扬和体态表扬。言语表扬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语言进行肯定。如Good! Excellent! / You’re clever等。体态语表扬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肯定。比如,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鼓掌表示赞同,点头表示确认。个别表扬和集体表扬。个别奖励性表扬和集体奖励性表扬。个别奖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用物品奖励个别学生,比如,发小红花、小红旗等。集体奖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给予个别学生所在的集体某种奖励,比如,给小组加分,发给小组小奖品等。恰当地运用这些表扬方式,一方面能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六、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
  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一般地说,一堂课后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吗?如不高,为什么?学生的表现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吗?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效果好和不好?为什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失误该采取什么措施?我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有趣、有用、有效的有效教学理念,多反思探索,改进方法,积累经验,长期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學质量,使英语课堂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一、生物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渗透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问题探讨栏目中介绍了DNA指纹法,学生由此可知DNA指纹具有完全独立的特性和个体差别性,可以通过与生活中手指指纹的特异性相联系,从而理解核酸作为承载遗传信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生还能知晓DNA指纹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做亲自坚定还能被用于某些案件的侦破工作,在讨论问题时,既能加深学生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探究和应用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在新理念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教师应该为学生酝酿好学的激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好知识,而且有足够展现逻辑思维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得以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准确性  这就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也就是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期刊
同题异构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执教的老师不同,所备的课的风格、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同题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和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同题异构,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近期观摩了《经济生
期刊
一、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学生乐于参加一些竞赛性的活动,依据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活动,可使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在英语教学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乐学”的原则。  例如我在
期刊
混合模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借助信息技术,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数学关系密切,所以最适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尝试。从授课角度分析,首先是数学教
期刊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交际英语教学法。随后众多语言教学专家,对这一理论不断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到九十年代该理论走向成熟。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语言教学中,给学习者提供
期刊
一、运用课后阅读练习题组织预习  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大多会在学习新课前布置学生在校或回家预习新课。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预习,除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外,还要能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大致了解文章条理,收集一些资料等。要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预习,而有些课文后的阅读练习题就可以直接拿来作为预习导航,为学生的预习指引方向或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  如《负荆请罪》一文后的练习题:联系课文内容,查阅
期刊
一、教学前反思  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如在 “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
期刊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其中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会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为主要方式的思维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