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与相关表达条件

来源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DNA基因谱的逐步被破译,发现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甚至一些传染病象AIDS病都与遗传有关,现已发现有些人有抗AIDS病基因。
  最初孟德尔•摩尔根发现遗传过程中,因为含有显性基因的成分不同,决定后代的遗传性状,这些遗传性状的概率符合多项式定律。后来发现一些与遗传有关的病如高血压病,它的遗传规律要更复杂。象这类病即使已携带了致病基因,如果没有一定的后天条件,致病基因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表达,也就是说不一定会患这种病。象这类病还有如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等。另外象癌症这一类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现在认为是多基因控制的病。先天携带的只是其中数个致病基因,余下的需要在后天一定环境中都突变成致病基因时,正常细胞才会变成癌细胞。所以说很多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必须要一定条件才能得到遗传表达。身上携带了致病基因只要控制好不让机体有致病基因表达条件,就可以避免这种遗传病的发生。进一步说,如果已经患有遗传性疾病,只要去除疾病的表达条件,就能使症状消失,还能治愈这种遗传病。这是我用“减法工程”疗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以及癌症后得出的体会。
  遗传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后,人们破译了DNA、RNA的遗传密码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各种细节。尽管遗传学已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但是还有很多谜。我采用“减法工程”疗法十多年来遇到很多遗传学问题,令人思考。
  (1)生物体的外形和内脏结构形态是由遗传决定的,现在遗传学已解决了蛋白质等物质合成原理。但仅仅是解决了原料的问题,好比建筑上解决了砖的问题,但建筑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还要依照图纸按一定工艺才能建成。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图纸在哪里?它的本质是什么?在生命进程中,器官组织乃至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了改变,它又是依据什么遗传信息?原先的图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现在都知道每一个细胞内都携带有机体全部遗传信息,但是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只启动部分信息,以至于形成形态、功能各异的形形色色的细胞和器官。这叫做分化,在分化过程中启动某种遗传信息的的指令来自何方?
  (3)有些遗传病一出生即具有症状,如白化病、色盲等等。但另外一些象高血压、糖尿病这类与遗传有关的病为何要到一定年龄才出现症状?
  (4)有没有可能采用后天的方法不但能控制或治愈象高血压、糖尿病这类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以至可以影响改变基因,封闭致病基因使之不能表达,甚至修改致病基因,彻底治愈遗传病。
  现在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遗传病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一旦有了这样的病终生不能治愈。因此高血压、糖尿病需要终生用药。我认为这种观点未必正确,以高血压病为例来讨论。
  首先讨论一个问题:高血压病的基因从何而来?我觉得人类在猿猴时代没有高血压病,甚至在亚马逊流域的原始部落中也没有高血压病。但是原始部落的后代走出丛林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进食盐后,开始有人患高血压病。动物也一样,国外有人作过实验,用高盐饲料喂养白鼠使之患有高血压病。它们第二代再用高盐培养出高血压病,第三代白鼠一出生便患有高血压病。可见原先没有高血压基因的白鼠,因后天的生活影响使基因改变获得了致病基因。
  反过来,已有了致病基因能否使之改变呢?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首先高血压病要到一定年龄才发病,也就是说致病基因不是一出生便得到表达,要在后天一定的内环境中才能表达出来。如果体内环境终生保持的象新生儿一样,或者虽已出现了症状,只要体内环境重新恢复到新生儿那样的状态,致病基因就会被封闭,症状便不再出现。我本人便是一例,83年患有高血压病后就不能离药,随着时间、药量逐步加大,血脂不断升高。自91年自我实行“减法工程”疗法后至今未服过一粒药,血压、血脂已正常。
  后天条件改变遗传基因或遗传性状是很普遍的,米丘林用嫁接方法培养出的梨苹果就是一个例证。实际上所有的生物进化都是后天影响遗传的结果。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进化只是自然选择淘汰的结果。自然界的各种因素使基因发生突变,产生出各种种群。有的种群经变异后更能适应环境,取得生物优势,物种得到保存延续。有些种群变异后,不能适应环境而消亡。从这个理论看起来,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完全是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
  近年来,韩锋、刘粤生与我(都是广西河池学院兼职教授)分别从物理、哲学、生物医学角度共同提出了“观控相对论”这论点主要观点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的。[1、2]
  按照我们的观点推论,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自主的主观意识也能起积极作用。纵观生物进化过程,鱼进化为爬行动物再进化为鸟或哺乳动物甚至灵长动物都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而人类大脑智力的进化更是主动越来越多用脑的结果。
  那么,主观能动作用能否改变基因的表达,甚至改变基因本身呢?这正是利用生物技术治疗遗传和与遗传相关病的科研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从各方面得到的消息已取得很多很多好的成果。我实施“减法工程”疗法后治愈了很多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同时获得了不少后天影响基因的证据。现在我试图解释其原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经络在遗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
  
  1992年我提出经络是非物质的,它是一种时空结构。[3]当遗传基因指导形成机体成分物质的合成时,这种时空框架结构或者是它形成的生物场为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图纸。在这种生物场的决定下,DNA哪部分基因被启动哪部分被关闭。这就是决定细胞的分化,这种分化被在时空框架的具体位置决定。
  同时,机体按着框架决定的空间形态生长发育,当物质的躯体或脏器生长到与时空框架吻合后,生长发育就停止。比如说丢失尾巴的蜥蜴,再生的尾巴就是按着方式进行的。
  顺便说一下,至于经络的时空框架是什么决定的,我认为是DNA。DNA不但在物质世界决定物质的合成,在非物质世界也有决定性作用。当然,其中原理、细节还要花上几代人的努力可能才会有答案。
  
  2 经络运行与遗传表达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有输送气血、灌溉内脏的功能。内脏、机体要正常运行必须要从血中获得物质营养。还必须获得信息等非物质的营养、神经、激素可提供非物质营养。比如神经损伤后,尽管血液照常供应,但所支配的肌肉仍会萎缩。而经络之气是提供另一类信息营养。如果经络不畅通或者阻塞,就会使内脏或机体得病。经络不通,会在体表出现电学及组织学和机能学反应。利用这原理,我创立一种经络诊断法。根据此法,不但可以诊断出现有的病,还可以了解既往曾得过的病,甚至可以预报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病。很多患者觉得经络诊断法“神”得不可思议。其实说明白了一点不神秘。经络不但是一套灌溉系统,而且是一个记忆系统。曾经得过的病都会在经络上留下记痕。另外,经络不畅通也会产生痕迹,当经络线上出现经气不畅的痕迹后,说明脏腑得不到正常的“经络气”的营养,到一定时间肯定会出现病症。
  
  3 遗传病与经络缺陷
  
  上面谈过:经络是由DNA决定的,那么遗传病会在经络上表现出来。我曾做过一些粗略的调查。一些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子女,相应的经络已出现不畅通,并存在记痕。这种记痕,可以在很年幼时即带有,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记痕越来越明显,经络不畅通程度越来越高,而这种变化在有遗传倾向的人群中出现率越来越高。这现象证明了我的以上推论。既然遗传病的表达与经络缺陷有关,将来利用后天的方法例如针灸治疗,能否治疗经络的缺陷。从而治疗、预防遗传病本身,甚至影响有缺陷的DNA。
  针灸疗法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遗传相关性疾病。这里毫无疑问的。在发病前预防这样的病。目前尚无人研究,但是预计也是可行的。从而使人类克服这样的疾病。
  
  4 内环境与经络功能乃至遗传表达
  
  体内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4]。我曾阐述国内环境的构成既有物质性的,又有非物质性的。非物质性因素,长期来人们不重视,甚至否认其存在。近年来信息的概念被广泛重视,尤其是电脑的普及。电脑的物质部分与非物质部分(软件)的配合才能使其正常运行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内环境的恶化能损害健康,会不会同时影响经络功能?我认为应当是肯定的。
  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有很多经络理论工作者,对循经感传作了大量研究,所谓循经感传是刺激经络或穴位,使其产生酸胀等针感,其中有一部分敏感者这种针感会沿着经络传导。
  研究发现,经络感传易发生在病人及其有病脏腑的相关经络上,即张缙教授提出的“循经感传的趋病性”。[5]研究还发现那些没有发生循经感传的人和经络中,有部分实际上已产生了循经感传而自身没有感觉到。所以将这样的感传定名为“隐性感传”。
  我也对循经感传做了较长时间研究[6、7]。也证实了经络感传趋病性和隐性感传这些现象的存在。
  我研究还发现,不发生循经感传的人和经络,有2种情况,一种是经络完全阻塞,因此经络之气不能流动,因此不可能发生循经感传,这现象发生在不治之症的重病人身上。而另一种是发生在健康人身上,经络畅通经气在其中流动很顺畅,所以自身不察觉实际上已发生的循经感传。这正好像血流在平滑的血管内或通过没有缺陷的心脏时,听不到血流声音,而用血压计袖带施压,使所加压在收缩压、舒张压之间,血流随之时断时通,在此情况下,可以听到血压击拍声。或者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血流通过时产生涡流,这时可以听到心脏杂音。当血压计袖带压力超过收缩压,血流完全中断后,又不能听到血管击拍音。比照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循经感传现象病人多见,病经多见。因为在病人、病经、经络有缺陷或被阻塞。在没有完全被阻断时,刺激穴位或经络,促进经络气在其中流动,经气与经络会发生较强烈的反应,因此自身可察觉到循经感传。
  引起经络不畅通的原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先天性的原因是以上所述的遗传的原因,使经络结构产生缺陷,而使经气运行不畅通,最后产生疾病。后天的原因有病、伤等各种原因,中医将它们称之为“七情”、“六淫”。出生后得过较严重的病,可损伤经络,在经络上留下印记。后天的致病和损伤经络的原因,我仍将它们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因为经络是非物质性的,而阻塞经络的不良因素也常为非物质的。我在针灸治疗中,发现病人经络及体内常存在一种非物质的“病气”,体内“病气”存在越多,病越难治。而针刺时施加疏通经络和排“病气”手法[8]后,可使“病气”排出,令病人和周围人感觉到有“凉风”吹出。治疗一阶段以后,随着病气的排出,体内经络内存有量减少。原先的显性感传者会转为隐性感传,而经络完全阻塞没有感传的难治病人,会出现循经感传。经过这样的变化,病情会明显好转。这现象为上述论点提供证据。
  中医和祖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可分为阴阳两部分。我将“阳”界定为物质,“阴”界定为非物质。经络是非物质结构,一般来说阻塞或改变经络结构的因素可能也是非物质的,我认为可能是紊乱的信息或者是紊乱的时空顺序。但是按传统的阴阳伴随相生的概念。不良的物质因素必定会伴有不良的非物质因素。如DNA上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必定产生错误的血红蛋白而治病。同样我观察到经过化疗的癌症患者身上携带的“病气”要明显增多。
  最后要讨论:经络功能的改变会不会影响遗传性状?前面论述的是经络是DNA各种遗传基因表达的中介。那么,经络功能的改变也将改变基因的表达。我收集到很多证据。比如说:骨质增生,按理说生物体外形和器官形态、功能都由遗传性状严格规定,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很多人在颈椎、腰椎等处长出骨刺,改变了器官的形状。针刺相关经络穴位,可以从针上放出很多“病气”,而“病气”放完,不但症状消失,而且骨刺也可吸收。我认为这种“病气”不但壅积在相关经络上,还堆积在生长骨刺的位置。这样扰乱了那里时空框架结构,于是就按改变的框架结构生出骨刺。当通过针刺排出“病气”,清理了骨刺部位的生物场信息,现露出正确的框架结构,于是机体就按正确的图纸吸收骨刺,椎骨就恢复到正常形态了。
  顺便说一下,骨质虽坚硬,但是骨质的代谢很频繁。骨中不断新生出破骨细胞。它不断溶解破坏周围的成骨细胞及其他组织,从而长成成骨细胞,当它衰老后又被新的破骨细胞溶解破坏。
  用这样的方法治疗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也非常有效。特别是用“减法工程”疗法治愈神经纤维瘤病,甚至癌症。1999年拙作“减法工程疗法”[9]发表后,有些医务工作者用该法治疗癌症取得很好成绩。2003年张掖一名乡村医生找到我,告诉我用本法治疗了80多位晚期癌症,取得良效。其中不少已生存3年以上。这些例子说明经络功能恢复正常后,错误的结构形态也可恢复正常。[10]
  另外我治愈了一例晚期睾丸细胞癌,这名两性人切除了男性器官后,患有本病而且已扩散,当时血清睾丸激素超标了36倍,经用“减法工程”疗法治愈后,雄性激素降至原来的40分之一,至今三年来激素水平一直正常。这例子可以推想,经络功能正常后,细胞的分化甚至DNA基因也发生了改变。
  
  5 小 结
  
  本论文论述了三个问题
  5.1经络作为DNA遗传基因表达的中介,基因的变化也会引起经络结构的变化。
  5.2后天环境因素也可作用于经络,改变其功能甚至结构从而影响遗传表达。
  5.3人为的治疗干预可修正经络的功能与结构从而使遗传表达朝良性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从经络与非物质的角度讨论。事实上还有很多因素参与,限于篇幅将另文讨论。
  
  参考文献
  1彭印高.经络研究新进展中的观控相对论现象.中华医学创新杂志.2003,(4)8
  2彭印高.感知生理与观控相对论.中华医学荟翠.2003,8
  3彭印高.经络时空与生物相对论.中国人体科学.1992,3
  4彭印高.经络的非物质属性.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2001,(2)1
  5彭印高.减法工程疗法与清理内环境待发表
  6彭印高.经络与外周神经的关系.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讨论及论文摘要集.1987,北京
  7彭印高.氟砷中毒地区居民中的手针感传率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9,2
  8彭印高.针刺泻法新论.国际针灸讨论会及论文集.1994,哈尔滨
  9彭印高.减法工程疗法.中国人体科学.1999,2
  10彭印高.王雪苔老师对我针灸专业的影响.庆祝王雪苔教授八十寿辰论文集.2005
  
  作者单位:830054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施行阑尾手术5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阑尾炎误诊19例。结论:急性阑尾炎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一经诊断宜尽早手术。  【关键词】阑尾炎 误诊 手术治疗  Appendicitis misdiagnosis 19 clinical analysis  Qin Wei  【Abstract】Objective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宣传,市民对无偿献血工作认识不断提高,每次400mL献血量被越来越多的献血者所接受,这对保障临床用血、减少和杜绝经输血传播相关性疾病、促进输血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每次献血400mL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六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两次
期刊
(附284例临床分析)    【摘要】我院自1997年至2004年采用骶管大剂量液体冲击疗法共治2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优182例占64.8%,显效70例占24.6%,有效29例,占10.2%。结论: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冲击疗法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of sacral canal with sign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脑血管病则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就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糖尿病 脑血管病    1 临床资料    1.1对象: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116例,男65例,女51例,平均年龄65±0.8岁,病程5.9±0.6年。对照1组:老年2型糖尿病无脑血管病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8
期刊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过去我们一直将“功血”定义为非器质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妇科内分泌的发展,对月经功能的调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正常的月经周期的多种调节属于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无规律或有规律的量或多或少,时间或长或短的子宫出血,绝大多数是一种无排卵型的功血。这种疾病自古至今有多种治疗方法。于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对50例功血患者应用妈富隆治疗作为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回顾1996-08~2006-05胆囊息肉样变21例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经B超诊断后手术,病检未发现恶变。结论: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B超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胆囊疾病 息肉 腺瘤 腺癌  PLG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21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20株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产生状况。方法:对20株KPN菌进行了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CTX-M-1群、CTX-M-2群、CTX-M-9群、OXA-1群、OXA-2群、OXA-10群、PER、GES、VEB、CARB、DHA、ACT-1)检测。结果:20株KPN菌检出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群、DHA等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探讨。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66例异位妊娠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率为80.3%(53/66例)。结论:此法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尤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中药 联合应用    MTX Consociation TCD treatment ectopic pregnancy6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衰1号方治疗慢性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方法:选用心衰1号方为治疗组60例与地高辛60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对照。结果:两组心功能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变化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心衰1号方 慢性心收缩功能不全    Heart failure the 1st Ps.treatment chronic heart constringen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在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POF)中的表达。方法:分别用猪卵透明带(PZP)抗原和PBS缓冲液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2W免疫1次,经过3次免疫后,观察各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并测定各组IL-2和IFN-γ水平。结果:PZP免疫小鼠卵巢组织形态明显改变,且Th1性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身免疫性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