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出了一纸“禁拍令”,要求拍卖企业不得将未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象牙、犀角、虎骨等制品作为拍卖标的,无论该制品形成于何时。禁令一出,曾经风风火火、在拍卖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的象牙制品就似乎销声匿迹了,整个2012年,关于象牙拍品的消息鲜有耳闻。
牙雕制品始终被视为文化、历史、艺术的珍贵载体,如今虽然限制拍卖,但还是有不少藏家对其市场动向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意向。那么,禁拍前后象牙制品的市场状况究竟有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对近几年出现在国内外知名拍卖公司大型拍卖会上的象牙制品进行了数据统计,以便读者窥知一二。
数量
减少近九成
“禁拍令”发出之前的2010年、2011年,正是象牙制品在拍卖市场上表现最为活跃的年份,故本文对禁拍前数据的采集就集中于这两年。由于截至本文完稿时,今年的拍卖大幕还没有全面张开,可资参考的数据有限,故禁拍后的数据主要集中在2012年。本文数据来源包括嘉德、保利、翰海、匡时、荣宝、东正、古天一、西泠、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以及伦敦、纽约两地的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大型拍卖会。
2010年,本文统计范围内共有879件象牙制品上拍,其中内地拍卖公司上拍773件,香港20件,伦敦和纽约有86件,总共成交757件,成交率达到了86.12%。
2011年,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数量达到了一个顶峰,全年共出现了1430件拍品,其中内地占据了1405件,香港5件,伦敦、纽约两地有20件,总共成交1086件,成交率75.94%。
“禁拍令”一出,2012年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数量则来了个垂直急降,总共仅有189件上拍,相比去年减少了将近九成。这其中,内地市场上拍78件,香港23件,伦敦、纽约则是88件,总共成交110件,成交率也降到了58.2%。
象牙制品的上拍数量在禁拍前后实在是天壤之别,可见“禁拍令”确实对市场整体氛围带来了大强度的影响。同时,象牙制品在不同地域的占有份额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2011年,内地拍卖公司对象牙制品有着垄断性优势,几乎占到了全部数量的98%,而禁拍后的2012年,香港、伦敦、纽约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一转劣势,占据了全部数量的58.73%,内地禁拍使得海外市场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这种局面或许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内地市场上拍的78件象牙制品中,古天一春秋两季拍卖会就占据了71件,几乎靠一己之力撑起了禁拍后内地象牙制品拍卖市场。当然,“禁拍令”并不是要彻底禁绝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据了解,那些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象牙制品还是可以进行拍卖流通的。但在拍卖之前的准备材料、申请、审核以及成交后需要缴纳的管理费用等一系列复杂手续的制约下,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卖家都会感到种种不便,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除了类似古天一这样以象牙、犀角类制品为主要经营特色的拍卖公司外,其他拍卖公司不得已只能选择放弃,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他门类。
价格
天价难再续
2011年拍卖市场上象牙制品数量的激增与2010年拍出的几件高价拍品的带动不无关系。2010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18世纪象牙雕刻山水楼阁人物纹碗拍出了84.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6万元)的高价;同年12月,伦敦苏富比秋拍中,一对清18世纪象牙雕刻庭院人物纹碗更是创下了约合人民币2449.83万元的目前最高成交记录;紧接着,北京古天一秋拍中,一件明代象牙雕观音也以1792万元高价成交,创下内地象牙制品拍卖的最高记录。
2010年,拍卖成交的757件象牙制品中,成交价格在500万元以上的包括上述3件,100-500万元区间的有10件,50-100万元的20件,10-50万元的139件,5-10万元的131件,5万元以下的454件。
2011年,虽然没有再创记录的天价拍品出现,但象牙制品的整体成交价格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在拍卖成交的1086件拍品中,成交价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件,100-500万元区间的37件,50-100万元的59件,10-50万元的250件,5-10万元的170件,5万元以下的568件。
禁拍后的2012年,象牙制品成交价格整体感觉有所回落。在所有成交的110件拍品中,价格最高的两件就是伦敦佳士得春拍中以约合人民币172.13万元成交的清18世纪象牙雕如意,以及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约合人民币154.66万元成交的清乾隆象牙雕群仙贺寿图挂屏,这样的行情与禁拍前同样是天壤之别。其他50-100万元区间成交的有5件,10-50万元的30件,5-10万元的29件,5万元以下的44件。
综述
冷中待转机
虽然本文统计的数据没有涵盖禁拍前后所有拍卖公司的象牙制品,但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拍卖公司的数据罗列,还是可以明显看出“禁拍令”对象牙制品拍卖市场行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上拍数量上,虽然没有此前所说“绝迹”那般极端,但禁拍前后的数字的巨大悬殊还是令不少人感到咋舌。受此影响,通过整个2012年的市场状况也可看出卖家、买家、拍卖公司三方的信心不足和所保持的观望态度,精品数量较以往大幅减少,买家热情也并非高涨,纵使海外拍卖市场上象牙制品的份额有所提升,也难以让整体的成交价格维持此前的水准。
2013年拍卖大幕还没有完全打开,但从目前已经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和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也并没有得到市场状况趋佳的信号。在这两场拍卖会中,上拍的象牙制品仅有6件,成交4件,成交价最高的也不过约合人民币74.73万元,禁拍后市场状况的低迷还在延续,而且似乎更不尽如人意。
当然,在很多藏家看来,象牙制品本身固有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与目前的市场状况其实并不匹配。对他们来说,“禁拍令”的效应或许短期内让象牙制品的市场行情难有起色,但随着政策的完善,相信这种局面会出现转变,所以一旦出现精品还是值得出手的,特别是在大家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的时候,可能会有不错的收获。
牙雕制品始终被视为文化、历史、艺术的珍贵载体,如今虽然限制拍卖,但还是有不少藏家对其市场动向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意向。那么,禁拍前后象牙制品的市场状况究竟有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对近几年出现在国内外知名拍卖公司大型拍卖会上的象牙制品进行了数据统计,以便读者窥知一二。
数量
减少近九成
“禁拍令”发出之前的2010年、2011年,正是象牙制品在拍卖市场上表现最为活跃的年份,故本文对禁拍前数据的采集就集中于这两年。由于截至本文完稿时,今年的拍卖大幕还没有全面张开,可资参考的数据有限,故禁拍后的数据主要集中在2012年。本文数据来源包括嘉德、保利、翰海、匡时、荣宝、东正、古天一、西泠、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以及伦敦、纽约两地的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大型拍卖会。
2010年,本文统计范围内共有879件象牙制品上拍,其中内地拍卖公司上拍773件,香港20件,伦敦和纽约有86件,总共成交757件,成交率达到了86.12%。
2011年,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数量达到了一个顶峰,全年共出现了1430件拍品,其中内地占据了1405件,香港5件,伦敦、纽约两地有20件,总共成交1086件,成交率75.94%。
“禁拍令”一出,2012年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数量则来了个垂直急降,总共仅有189件上拍,相比去年减少了将近九成。这其中,内地市场上拍78件,香港23件,伦敦、纽约则是88件,总共成交110件,成交率也降到了58.2%。
象牙制品的上拍数量在禁拍前后实在是天壤之别,可见“禁拍令”确实对市场整体氛围带来了大强度的影响。同时,象牙制品在不同地域的占有份额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2011年,内地拍卖公司对象牙制品有着垄断性优势,几乎占到了全部数量的98%,而禁拍后的2012年,香港、伦敦、纽约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一转劣势,占据了全部数量的58.73%,内地禁拍使得海外市场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这种局面或许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内地市场上拍的78件象牙制品中,古天一春秋两季拍卖会就占据了71件,几乎靠一己之力撑起了禁拍后内地象牙制品拍卖市场。当然,“禁拍令”并不是要彻底禁绝拍卖市场上的象牙制品,据了解,那些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象牙制品还是可以进行拍卖流通的。但在拍卖之前的准备材料、申请、审核以及成交后需要缴纳的管理费用等一系列复杂手续的制约下,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卖家都会感到种种不便,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除了类似古天一这样以象牙、犀角类制品为主要经营特色的拍卖公司外,其他拍卖公司不得已只能选择放弃,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他门类。
价格
天价难再续
2011年拍卖市场上象牙制品数量的激增与2010年拍出的几件高价拍品的带动不无关系。2010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18世纪象牙雕刻山水楼阁人物纹碗拍出了84.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6万元)的高价;同年12月,伦敦苏富比秋拍中,一对清18世纪象牙雕刻庭院人物纹碗更是创下了约合人民币2449.83万元的目前最高成交记录;紧接着,北京古天一秋拍中,一件明代象牙雕观音也以1792万元高价成交,创下内地象牙制品拍卖的最高记录。
2010年,拍卖成交的757件象牙制品中,成交价格在500万元以上的包括上述3件,100-500万元区间的有10件,50-100万元的20件,10-50万元的139件,5-10万元的131件,5万元以下的454件。
2011年,虽然没有再创记录的天价拍品出现,但象牙制品的整体成交价格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在拍卖成交的1086件拍品中,成交价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件,100-500万元区间的37件,50-100万元的59件,10-50万元的250件,5-10万元的170件,5万元以下的568件。
禁拍后的2012年,象牙制品成交价格整体感觉有所回落。在所有成交的110件拍品中,价格最高的两件就是伦敦佳士得春拍中以约合人民币172.13万元成交的清18世纪象牙雕如意,以及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约合人民币154.66万元成交的清乾隆象牙雕群仙贺寿图挂屏,这样的行情与禁拍前同样是天壤之别。其他50-100万元区间成交的有5件,10-50万元的30件,5-10万元的29件,5万元以下的44件。
综述
冷中待转机
虽然本文统计的数据没有涵盖禁拍前后所有拍卖公司的象牙制品,但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拍卖公司的数据罗列,还是可以明显看出“禁拍令”对象牙制品拍卖市场行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上拍数量上,虽然没有此前所说“绝迹”那般极端,但禁拍前后的数字的巨大悬殊还是令不少人感到咋舌。受此影响,通过整个2012年的市场状况也可看出卖家、买家、拍卖公司三方的信心不足和所保持的观望态度,精品数量较以往大幅减少,买家热情也并非高涨,纵使海外拍卖市场上象牙制品的份额有所提升,也难以让整体的成交价格维持此前的水准。
2013年拍卖大幕还没有完全打开,但从目前已经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和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也并没有得到市场状况趋佳的信号。在这两场拍卖会中,上拍的象牙制品仅有6件,成交4件,成交价最高的也不过约合人民币74.73万元,禁拍后市场状况的低迷还在延续,而且似乎更不尽如人意。
当然,在很多藏家看来,象牙制品本身固有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与目前的市场状况其实并不匹配。对他们来说,“禁拍令”的效应或许短期内让象牙制品的市场行情难有起色,但随着政策的完善,相信这种局面会出现转变,所以一旦出现精品还是值得出手的,特别是在大家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的时候,可能会有不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