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少数民族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狭隘化
我所从教的地方属西部偏远山区,哈尼族占全乡人口(18870人)的88.03%,教育质量低下一直是哈尼族地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仍然处于放任式管理,或者对孩子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学生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学校8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缺少第一监护人的关爱教育,由于祖辈们自身文化程度的束缚,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几乎没有。部分家长虽然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参与意识却严重缺乏,单纯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教书育人全部是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隔代)监护人参与意识不高现象比比皆是,不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导致学生问题频出,给学校和家庭带来极大困扰。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相当缺乏,全乡94名小学教职员工中,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1名,教师或兼职心理辅导老师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专业知识的专门培训。对农村少数民族小学寄宿生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无法及时准确的察觉出学生的心理异常。当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变化,多数教师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授,更不会通过开展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由于学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的缺乏,学校教育考核量化内容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仅限于组织几场心理学讲座,出几次心理学知识板报,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到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中。
二、农村少数民族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加强家校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家长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认为教育是老师的责任,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都应该由老师来负责。很多家长只会关注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教育问题却视而不见,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交流机会,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避免依旧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使孩子惧怕家长,避免依旧采用放任式管理,让其真正认识到孩子身心的共同健康发展才是孩子成人、成才、成功的基础。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同时,定期做好家访工作,将学生的而表现情况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多沟通交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平时需要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积极做好每一位学生“心理档案”。另外,完善“爱心公用电话”的使用管理,使学生在学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与家长通话,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责任。
(二)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身素质对开展心理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非师范类教师多,加上经济和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的知识和信息有限,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很难现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和专业知识欠缺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此,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和有效开展心理讲课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通过专家培训和学校培训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和兼职教师(任课老师)相结合、讲座和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开展心理教育的专业素养,形成班主任为核心,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这一问题,通过量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引起学校重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具有操作性强的活动课。农村寄宿制学生多,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机会,尤其是儿童的“家庭社会化”机会减少。由此一来,小学生难免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娇气、任性、寂寞、孤独,这样就防碍了儿童社会性的习得进程。寄宿制小学生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通过“尝试错误”或“正向强化”,了解哪些行为是受人欢迎的,哪些是不受人喜欢的,从而学到了必要的社交经验和社交技巧,提高了宽容和理解能力,为将来走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教师可以用“找优点”的游戏,通过讲故事,让他们知道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如何运用自己的长处很是关键,组织学生找找自己的优点,找找别人优点的活动,进一步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有优点,别人也有优点,大家的优点是不一样的,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提高同学之间交往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恢复信心,树立全新的集体观、荣辱观,并不断地在“一帮一”的活动中关爱周围的人和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同时,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观察能力,使教师能够结合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将心理疏导相关内容与德育有机整合,有效的利用少队课,班队会引导学生将内心的苦闷及时诉说,进而使得孩子负担过重的心理得到调节。
(四)拓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寄宿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中,与社会严重脱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定的压抑心理。针对学生此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的力度,如与村(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学校、社会联动的教育机制,使学生能够对外面的世界进行充分的认知,排解学生的压抑心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同时,在学校软件和硬件达不到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时,学会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与公益性心理咨询机构联系,为学生提供个别交谈、电话咨询,设立“悄悄话信箱”等,使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互动及时解决情绪困扰、行为偏差等各种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狭隘化
我所从教的地方属西部偏远山区,哈尼族占全乡人口(18870人)的88.03%,教育质量低下一直是哈尼族地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仍然处于放任式管理,或者对孩子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学生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学校8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缺少第一监护人的关爱教育,由于祖辈们自身文化程度的束缚,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几乎没有。部分家长虽然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参与意识却严重缺乏,单纯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教书育人全部是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隔代)监护人参与意识不高现象比比皆是,不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导致学生问题频出,给学校和家庭带来极大困扰。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相当缺乏,全乡94名小学教职员工中,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1名,教师或兼职心理辅导老师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专业知识的专门培训。对农村少数民族小学寄宿生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无法及时准确的察觉出学生的心理异常。当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变化,多数教师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授,更不会通过开展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由于学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的缺乏,学校教育考核量化内容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仅限于组织几场心理学讲座,出几次心理学知识板报,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到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中。
二、农村少数民族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加强家校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家长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认为教育是老师的责任,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都应该由老师来负责。很多家长只会关注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教育问题却视而不见,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交流机会,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避免依旧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使孩子惧怕家长,避免依旧采用放任式管理,让其真正认识到孩子身心的共同健康发展才是孩子成人、成才、成功的基础。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同时,定期做好家访工作,将学生的而表现情况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多沟通交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平时需要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积极做好每一位学生“心理档案”。另外,完善“爱心公用电话”的使用管理,使学生在学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与家长通话,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责任。
(二)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身素质对开展心理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非师范类教师多,加上经济和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的知识和信息有限,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很难现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和专业知识欠缺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此,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和有效开展心理讲课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通过专家培训和学校培训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和兼职教师(任课老师)相结合、讲座和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开展心理教育的专业素养,形成班主任为核心,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这一问题,通过量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引起学校重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具有操作性强的活动课。农村寄宿制学生多,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机会,尤其是儿童的“家庭社会化”机会减少。由此一来,小学生难免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娇气、任性、寂寞、孤独,这样就防碍了儿童社会性的习得进程。寄宿制小学生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通过“尝试错误”或“正向强化”,了解哪些行为是受人欢迎的,哪些是不受人喜欢的,从而学到了必要的社交经验和社交技巧,提高了宽容和理解能力,为将来走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教师可以用“找优点”的游戏,通过讲故事,让他们知道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如何运用自己的长处很是关键,组织学生找找自己的优点,找找别人优点的活动,进一步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有优点,别人也有优点,大家的优点是不一样的,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提高同学之间交往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恢复信心,树立全新的集体观、荣辱观,并不断地在“一帮一”的活动中关爱周围的人和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同时,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观察能力,使教师能够结合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将心理疏导相关内容与德育有机整合,有效的利用少队课,班队会引导学生将内心的苦闷及时诉说,进而使得孩子负担过重的心理得到调节。
(四)拓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寄宿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中,与社会严重脱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定的压抑心理。针对学生此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的力度,如与村(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学校、社会联动的教育机制,使学生能够对外面的世界进行充分的认知,排解学生的压抑心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同时,在学校软件和硬件达不到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时,学会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与公益性心理咨询机构联系,为学生提供个别交谈、电话咨询,设立“悄悄话信箱”等,使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互动及时解决情绪困扰、行为偏差等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