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也能让孩子的思维飞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是广大数学教师公认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有一个事实是,我国学生在数学观上具有片面性。据多个关于学生数学观的调查报告(包括中外学生数学观的比较)反映,中国学生一般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而且是解比较纯粹的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求得一个结果”,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学生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较大不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也充分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实践教育是不是只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而不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呢?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因为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又指导于实践的,实践能力培养不仅不会阻滞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还可以全面推动理论性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具体的数学理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但缺乏感性认识,仅仅进行了抽象思维的内部活动,而动手操作中是将抽象思维进行物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统一,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认识高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生活经验组织实践活动,使儿童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真正领会用手“说话”的作用。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动手实践目的性不够,课堂上经常出现“为动而动”的形式化现象;不能准确处理好动手与表达的关系,把动手演变为无思维的“操作”;不能准确把握动手实践的时机,丧失动手实践的功能和作用等。因而“动手实践、用手说话”这一教与学的方式,在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上还有待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向思维的素材和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但是动手实践也存在多样性,需注意所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学会用手“说话”,针对以上情况我总结了如下策略:
  策略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生活问题”互动的情景。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拟人化的动物对象,儿童化的呈现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际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由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当然教师也要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陶醉于动手的快乐。
  如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材创设了一个买玩具的情境,若在多媒体上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仅仅是观看,动手实践机会也不多,于是我就把这情境布置到整个教室,学生在走进教室后就高兴的不得了,在明确活动要求后,每一个都积极踊跃,快快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迫不及待想算出总价。本课目标之一是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重点在算法的探索过程。因此留了大量时间给学生对例题的算法进行动手探索。有用圆片尝试、有用小棒摆或在百数图上圈圈画画,在位置板上圈圈画画计算价格的,实践后交流了好几种算法,有些算法教师在备课时都没想到。巩固环节仍根据玩具店的情境安排2个开拓练习进行动手操练。在交流时,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尝试后归纳。课后发现在学其他算法时,学生的速度快多了,且每人都能想出2种以上算法。
  策略二:合理化的动手操作,理性的积极思维,加以流畅简练的语言表达。
  课堂中学生动手的形式多种多样。自己做自己说、自己做伙伴说、自己做小组说、别人做我来说、小组做我来说、老师做我来说等。动手的方法又各有千秋,如:只需动手不要动口,寻找新的思维途径拓展思维的开放性;边说边做,边尝试边总结;做了再说,通过比较反思表达最佳结论;说了再做,探索性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比呆板的想、机械地做要生动得多,总之,在动手中,学生能感受、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在动手期间,各人有不同感悟,产生不同见解,大家可以分享,也可以疑惑,讨论后再进行思考或实践、验证等活动,这样把数学抽象性强的概念变为可直观感知的内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刚才实践的过程或得到的结果,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用手“说话”的理想效果。
  在教学《认识方向》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多种形式动手活动的教学环节使之串联。
  1.找方向,指方向
  孩子们左手指东,右手指南,再双手击掌,我提问道:“你们两手刚刚经过的地方是什么方向呢?”孩子们立刻说出了方向。
  我接着问:“那老师直接报出一个方向,你能很快指出来吗?”结果状况百出,孩子一下子辨别不清东南西北了,笑声不断。经过老师与孩子间的“指向”互动,孩子们用手制造了状况又解除状况,也制造了快乐。
  2.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
  师:我们动动灵巧的小手,试着做一个方向板。
  课堂上指导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斜对折,在折好的“米”字格上填上各个方向,最后利用折好的方向板对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位置,在教室中观察并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在你的什么方向?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说的这个方向的好朋友是谁?
  整个活动在学生自主操作中进行,让其利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成果联系实际找朋友,让孩子感受到实践成果的价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寻宝大行动
  为奖励本节课综合表现前四名的小组,老师把奖品放在了教室的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同学班级的小组合作,共同寻找出属于自己小组的奖品。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方向”这样比较单一的知识,仅仅是看,是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于是我把这个情境布置到教室,学生知道后高兴的不得了,在明确活动要求后,每一组都积极踊跃,挖宝藏似的寻找自己期待的宝贝。不仅起到了鼓励表扬的作用,又引发孩子极大兴趣,让坐久的低年级小朋友活动起来,利用整节课学习的知识结伴寻找,用手给大家带来惊喜,用手探索,用手说话。
  策略三:适应教学过程的需要,开展有效的动手策略。
  动手活动不能表面化和形式化,要让动手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即使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当课堂上出现新的状况,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不能按部就班,要敢于放弃,随机灵活教学。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还缺几个”一课上,我设想的是列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双色片进行思考:如何求加数?(正好符合例2的思路)谁知大部分同学直接回答用数的分拆,根本不愿意用双色片摆,认为太慢。这时按预先所想一定要摆一摆,学生反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我把动手操作放在变式题时,让学生放圆片并说说理由,大家看各自摆的结果讨论对错,都兴致勃勃的。
  策略四:教师要挖掘教材,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学生实践评价标准,养成学生良好实践习惯。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活动要向孩子的生活世界回归。新教材图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不仅给老师很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特别是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多,改变学生是教育的被动者的传统观念。教师要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使教材成为学材。不必再依靠重复练习,反复强化来维持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是其乐融融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前提是要在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驾御新教材的瓶颈,指导学生不能盲目动手,确保实践活动有效,这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活动的设计水平了。而实践有效与否还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时刻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情况参与程度作为评价指标,让学生获取多重收益。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习惯。在日常的动手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交流,有条不紊的习惯对教师组织此类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有效动手,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都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看过才能明白做过才能理解,又由于学生个性能力等因素,不善于或羞于表达的孩子很多。因此应该通过挖掘新教材来开展有效的动手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脱离数学单一枯燥的想法,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愉快的事。同时在动手、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乐于探究。
  在教学中有效动手,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比呆板地想、机械地做要生动得多。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够多向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从不愿学到想学,从想学到爱学,从爱学到乐学。“动手说话”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搭建一座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可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请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积极用手“说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指前小学)
其他文献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诗歌因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艺术境界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璀璨明珠。诗词的语言凝练精辟,情感抒发的委婉含蓄,值得我们咀嚼回味。  但随着社会思考的变化,文化现象也不断更新,学生浮躁的学习心态以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等都导致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时刻,笔者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教师、师生互动环节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有利作用作一简单论述,以期对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奋进 教师努力 师生互动  英语是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从而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社会分工,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
吉尔哈德裴尔德在《课堂活力》里说:“班级里要充满了欢乐、友谊与合作”。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一个优势。下面我就合作学习的优势谈谈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恰当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组。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生思维辩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初中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对于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开展基于思维辩证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辩证能力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维辩证研究,促进学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TPR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学习英语口语,从而获得相关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TPR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TPR教学法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TPR教学法是受到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启发并随着英语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由于教学方法,在国外已有数年的教学实践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笔者进行过多次探索,将问题的铺垫归纳为三种,这就是“情景铺垫”、“内容铺垫”、“学生铺垫”,力图将课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达成高效课堂之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景铺垫 内容铺垫 学生铺垫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与提问,问题一旦被设计提出,便要施之于,促使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这里,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却又有诸多问题,比如,问题怎样提出?问
一、案例的背景  1.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打造  近几年,连云港市教育局继续贯彻“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从三年前提出了“三案六环节”课堂,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再到如今的“建构式生态课堂”,不断改进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生态课堂的灵魂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教学过程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音乐剧人贝多芬》这堂观摩研讨课也正是在大的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诞生以后,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便应运而生。根据选修教材编辑成册和课程标准精神所指可以看出,探究和积累是选修课的两个重要关键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两个主要内容。  一、积累——开启教材的宝库和钥匙  积累,就是逐渐聚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整合”、“收集”、“搜集”、“梳理”、“归纳”、“归类”、“整理”、“增加”等。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
【内容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良好的课堂导入往往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故事趣闻、情感熏陶、名言名句、问题情境、联想想象、多媒体、关注生活等导入方法,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达到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印象”。  【关键词】教学导入 导入
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所特有的心理水平开展教学和教育工作,是公认的优秀传统原则之一,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因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