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电视网络在我国起步晚,为适应广播电视网络的国际化要求,作为电视工作者来讲是一项难度极大挑战,与此同时更是一个机会,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会,随着三网融合的需求的升级,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络从深度到广度都需要合理的技术优化和创新,以此适应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国际化脚步。前面的分析仅仅是从基层网络建设和城市光纤网络发展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虽然没达到细致解析的高度,但是也为优化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8
1.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应用技术概况
首先,我国目前具备的广播电视网络主要采用的技术有SDH、DVB-C、HFC等技术形式。在骨干网络上应用的主要是以光缆通信为主要形式,构成了长距离的信号传输的网络,在光缆网络的基础上广播电视的SDH技术的了应用,为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的传输、网络节点间的相互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SDH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技术成熟应用的时间长;可以进行环形保护,为系统提供安全保证;可以应用的对外接口多种,利用多种接口优势可以顺利的完成业务拓展,可以为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多业务服务应用;传输的信号的质量相对稳定。但是其技术的劣势也在应用中体现出来,虽然适用于宽带需要且比较稳定,但是对于动态化的业务支持显示出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新兴的数据化互联网络业务和互动电视业务,不能很好的满足其动态化需求,主要是因为采用相对固定的速率接口完成业务传输局限性较大。
其次,DVB-C技术是以MPEG-2技术为基础,采用的是64QM的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因为技术成熟性好,开放性强,供应厂商多、应用范围广等因素,在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络上应用广泛。但是其标准在应用中制定的时间较长,同时其技术已经被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264技术和正在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国际AVS所逐步替代,因此其技术性能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
最后,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新兴的数字化调制技术已经进入到芯片时代,基于64QAM的系统将不再在电视网络中担任重要的技术基础,国际上开始将DVB-C2标准作为下一步推广的标准。同时对于HFC网络而言同时存在的1550/1310射频光传播技术已经稳定而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我国的单向的广播电视网络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也可以满足在IPQM及时支持下的双向网络发展需求,虽然不能满足未来的三网融合的技术性需求,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广播电视网络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的。
2.目前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2.1对射频信号的优化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见,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550/1310两种信号传输方式。其中1310具有网络构建简单的优势;1550则具有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率小的优势,广泛的应用在远距离网络上,因此在区域网络构建中往往会采用1550技术作为组网首选。但是其中的问题是在基层网络构建中却容易产生分歧。因为以往光缆的造价高,且1550所需的设备价格也相对昂贵;反而是1310组网的成本低且组网方便,所以多数基层网络采用的是1310技术。今天光缆的成本和1550设备的成本都大幅度降低,加上1550技术的衰减率低,基层的广播电视网络也趋于选择1550技术。这样就容易在实际的操作中就会遇到分歧,因此应利用优化的思路对其进行选择。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思路:
如果过去在基层利用1310进行组网则下一步还应当采用1310完善和优化,因此这样投入的技术和设备成本较低,方便快捷;如果已经具备了1550设备则可以继续投入按照1550技术来组网。其支持原理是:
1)原来是1310组网的基础,在优化的时候只需增加少量的光节点即完成了性能的提高,如强行改为1550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如已经具备1550组网和设备或者是新建的网络的可以选择1550方案对网络进行优化,其费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基层网络如果选用1310组网,而上一级网络是1550网络,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具备接收1550的设备,来接收信号完成数据转换,而一台1550设备相当于几台1310设备的价格,而且所带来的光节点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既然必须有一台1550发射机就不如以此为基础进行1550网络组建,费用也没有大幅度的提高。这里应注意的是一台1550的放大器可以负担40个光节点,但是采用信号分配的时,不要采用16路以上的光分路器,对于基层网络而言应进行等分,即一分四,在一分八等方式,这样方便连接、降低插入消耗、系统也可以稳定而可靠。
2.2传输容量和光节点技术发展
在广播电视网络的优化和创新中不能只讲成本,而是应当将眼光放得更远些,仅仅依靠系统容量的增加是不能解決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中遇到的根本问题的,如果仅仅是扩展容量而不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更多的资金投入是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的。应当看到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是应当立足于电视网络传输量的,就我国来看其数量不会超过500套,同时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后得到的赫兹数量降低,即使达到500套而其整体的赫兹数也不过大,因此不管所接收的数据量再大其传输的业务也不高于860MHz。同时从市场上看,860与750MHz的设备投入成本相差无几,因此在网络优化中应将采用860MHz设备作为组网基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出现落后的情况的,也可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按照现行的标准,一个光节点可以负担3-5百户的信息传输,但是光缆的价格要大大地域电缆的价格,而光接收机的成本要高出放大器两倍,而对未来网的需求是光节点多且小则网络效率就越高,成本也就低。但是从实际应用看,要实现纯粹的光纤网络投入较大,如果在城市中组建光纤网络就应当合理的分配资源已获得较好的经济和实用性。如: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按照一栋建筑为一个光节点服务对象,或者一个光节点负担12-15个单元这样来确定一个光节点;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区域按照最大两级放大来设定光节点,这样就可以节省基本投资;建设设备的级联数量。这样的方案就可让集中区域没有放大器,就对信号指标进行了大幅度改善,网络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相对提高,同时对网络维护的工作量也就相对降低,可以极大的降低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在这样的优化思路下,适当的增加了光节点数量,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储备对将来的网络升级和改造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快速进步,广播电视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来改进工作。未来网络技术与电视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结果,因此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优化和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发展的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春雪.浅论广播电视中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李彦.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音响技术,2011(1).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8
1.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应用技术概况
首先,我国目前具备的广播电视网络主要采用的技术有SDH、DVB-C、HFC等技术形式。在骨干网络上应用的主要是以光缆通信为主要形式,构成了长距离的信号传输的网络,在光缆网络的基础上广播电视的SDH技术的了应用,为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的传输、网络节点间的相互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SDH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技术成熟应用的时间长;可以进行环形保护,为系统提供安全保证;可以应用的对外接口多种,利用多种接口优势可以顺利的完成业务拓展,可以为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多业务服务应用;传输的信号的质量相对稳定。但是其技术的劣势也在应用中体现出来,虽然适用于宽带需要且比较稳定,但是对于动态化的业务支持显示出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新兴的数据化互联网络业务和互动电视业务,不能很好的满足其动态化需求,主要是因为采用相对固定的速率接口完成业务传输局限性较大。
其次,DVB-C技术是以MPEG-2技术为基础,采用的是64QM的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因为技术成熟性好,开放性强,供应厂商多、应用范围广等因素,在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络上应用广泛。但是其标准在应用中制定的时间较长,同时其技术已经被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264技术和正在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国际AVS所逐步替代,因此其技术性能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
最后,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新兴的数字化调制技术已经进入到芯片时代,基于64QAM的系统将不再在电视网络中担任重要的技术基础,国际上开始将DVB-C2标准作为下一步推广的标准。同时对于HFC网络而言同时存在的1550/1310射频光传播技术已经稳定而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我国的单向的广播电视网络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也可以满足在IPQM及时支持下的双向网络发展需求,虽然不能满足未来的三网融合的技术性需求,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广播电视网络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的。
2.目前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2.1对射频信号的优化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见,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550/1310两种信号传输方式。其中1310具有网络构建简单的优势;1550则具有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率小的优势,广泛的应用在远距离网络上,因此在区域网络构建中往往会采用1550技术作为组网首选。但是其中的问题是在基层网络构建中却容易产生分歧。因为以往光缆的造价高,且1550所需的设备价格也相对昂贵;反而是1310组网的成本低且组网方便,所以多数基层网络采用的是1310技术。今天光缆的成本和1550设备的成本都大幅度降低,加上1550技术的衰减率低,基层的广播电视网络也趋于选择1550技术。这样就容易在实际的操作中就会遇到分歧,因此应利用优化的思路对其进行选择。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思路:
如果过去在基层利用1310进行组网则下一步还应当采用1310完善和优化,因此这样投入的技术和设备成本较低,方便快捷;如果已经具备了1550设备则可以继续投入按照1550技术来组网。其支持原理是:
1)原来是1310组网的基础,在优化的时候只需增加少量的光节点即完成了性能的提高,如强行改为1550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如已经具备1550组网和设备或者是新建的网络的可以选择1550方案对网络进行优化,其费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基层网络如果选用1310组网,而上一级网络是1550网络,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具备接收1550的设备,来接收信号完成数据转换,而一台1550设备相当于几台1310设备的价格,而且所带来的光节点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既然必须有一台1550发射机就不如以此为基础进行1550网络组建,费用也没有大幅度的提高。这里应注意的是一台1550的放大器可以负担40个光节点,但是采用信号分配的时,不要采用16路以上的光分路器,对于基层网络而言应进行等分,即一分四,在一分八等方式,这样方便连接、降低插入消耗、系统也可以稳定而可靠。
2.2传输容量和光节点技术发展
在广播电视网络的优化和创新中不能只讲成本,而是应当将眼光放得更远些,仅仅依靠系统容量的增加是不能解決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中遇到的根本问题的,如果仅仅是扩展容量而不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更多的资金投入是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的。应当看到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是应当立足于电视网络传输量的,就我国来看其数量不会超过500套,同时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后得到的赫兹数量降低,即使达到500套而其整体的赫兹数也不过大,因此不管所接收的数据量再大其传输的业务也不高于860MHz。同时从市场上看,860与750MHz的设备投入成本相差无几,因此在网络优化中应将采用860MHz设备作为组网基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出现落后的情况的,也可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按照现行的标准,一个光节点可以负担3-5百户的信息传输,但是光缆的价格要大大地域电缆的价格,而光接收机的成本要高出放大器两倍,而对未来网的需求是光节点多且小则网络效率就越高,成本也就低。但是从实际应用看,要实现纯粹的光纤网络投入较大,如果在城市中组建光纤网络就应当合理的分配资源已获得较好的经济和实用性。如: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按照一栋建筑为一个光节点服务对象,或者一个光节点负担12-15个单元这样来确定一个光节点;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区域按照最大两级放大来设定光节点,这样就可以节省基本投资;建设设备的级联数量。这样的方案就可让集中区域没有放大器,就对信号指标进行了大幅度改善,网络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相对提高,同时对网络维护的工作量也就相对降低,可以极大的降低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在这样的优化思路下,适当的增加了光节点数量,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储备对将来的网络升级和改造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快速进步,广播电视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来改进工作。未来网络技术与电视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结果,因此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优化和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发展的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春雪.浅论广播电视中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李彦.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音响技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