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

来源 :教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需要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以及青春期的转变,学校与家庭都要十分重视。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归属感,指的是一个个体对于一个群体之间的依赖感,是一种内在之间的联系,一个个体对于一个群体的认同感,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社会心理学强调“归属感”是个体最基本的属性。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么是爱以及归属感。进行校园归属感探究时,著名心理学家古德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的成员,他就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归属感。
  二、为何要提高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小学生的年纪是六岁到13岁中,这也是即将步入青春期的时候,这是塞尔曼的角色采择技能表明,小学时期的孩子这个时候是从角色采择逐渐慢慢向社会进行角色改变的一个阶段,这时的孩子会变得更加独立,自己的成人意识也在慢慢被激发。这个时候身边的环境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2016年在北京发生了一个出名的欺凌事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常州有小学生被关进了学校的厕所,并且同学殴打他敲诈他。这些校园事假的发生能够体现出很多孩子对于学校这个团体在心理就是不认同的,才会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甚至有的孩子出现自杀的情况,这些时间说明了归属感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一)学校环境
  1.熟悉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指的是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也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教师要带领给孩子们了解自己平时学习生活的环境,给孩子们介绍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玩耍时的环境,让孩子们对学校首先是喜欢,之后变为依赖和归属,日久生情同样适用于校园环境。
  2.融入班级环境
  进行家庭与学校两者亲密度的调查以及对比会发现,班干部认为在班级中自己更加有归属感,并且高于其他的孩子。所以担任班干部的孩子会更加认同学校,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一点积极的引导孩子共同加入到班级的管理之中,让孩子学会包容以及成长,让孩子对校园能够产生家庭一般的归属感。
  (二)人际关系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也就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通常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能够分成四种类型,有溺爱,专制,放任以及民主。通过调查能够发现,父母孩子间的孩子和孩子对于学校的适应程度形成了正比,并且更加民主的关系能够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有的家长会很民主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多高年级的孩子比低年级的孩子会有很多的自我判断,对父母不再是百依百顺。所以此时要信任孩子,对孩子进行民主教育。
  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也就是老师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国教育家王耘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分成了三种,有着亲密,冲突以及冷漠三种。这三种之中,亲密类型的关系是最和谐的一种。在心理学上,老师对于孩子的希望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效应人被自己敬佩的人影响。老师积极的夸奖孩子,孩子也就会不自觉的朝着老师的夸奖方面进行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让自己在班级中变得更加有价值,增强对于学校中的归属感。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信任,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著名教育学家塞尔曼曾经说过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孩子,友谊关系是从亲密的共享阶段向友谊的最高阶段转化的过程。同时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在同伴关系中的“核心朋友圈”通常是孩子们的心理以及自我教育。他们选择的朋友也常常是跟自己的兴趣相同,成长环境类似的朋友。与他们交流能够有着心理认同,同时相同年级的孩子往往会更加乐于交流彼此中的心理话。同时学习时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相互取长补短。校园中,帮助任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属于他们的核心朋友圈,提升孩子的校园归属感受。
  (三)学习适应
  学习适应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先自我调节,与学习环境能够进行融合。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学习适应能够让孩子与学校更加具有归属感。在高年级的孩子即将走向初中生活,也会让孩子感受到无形之中的一些压力,学校与家长应当互相配合,帮助孩子面对困难,了解孩子的心里动向,让孩子能够尽快与学校适应,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四)健全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们要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用乐观去面对困难,用幸福感受生活。很多孩子要进去青春期,此时的孩子心理以及身体都会不自觉的发生一些专变。为了自己能够给自己归属感,需要孩子强大的内心,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心理素质强的孩子更加能够对自己客观评价,孩子要用向上的心态看待生活。英国的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结束语:学校归属感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心理都十分重要。小升初的孩子要更加关注重视,重视学校归属感,能够提升孩子的成绩,影响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丽英.提高高段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000(010):222.
  [2]李文和.小学生同学关系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
  [3]王慧.浅谈如何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000(006):39-39.
  紹兴市培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促进学生高效获取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兴趣的培养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小学数学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以后,枯燥的数学知识会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随之升高,在高效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数学思维和能力也随之发展,为
期刊
摘要:提到英语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学生词汇量少,若想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得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记忆,于是就会在词汇讲解、指导上下大功夫。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只凭词汇积累进行阅读教学,难免会有失偏颇。因为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英语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在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下,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述,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本的背景、文化内涵,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在本文当中我们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初中语文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展开了分析和探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活动设计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采用娱乐性的方式组织活动,是幼儿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创新素质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幼儿教育中,需要考虑不同幼儿的身心特征,合理设置游戏,让幼儿能够在游戏当中,收获满足,提高幼儿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区域活动  前言: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是很重要的内容。幼儿通过区域活动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材料与自然。亲身体验的过程能够带给幼儿扎实
期刊
摘要:在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学科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教学的领航标。高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复杂性与抽象性等特征,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均有一定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仅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目标,一定程度制约生物学科发展,因而需要生物教师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优化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不但应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且也应该提升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的能力,做到这些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有很多内容写而且有十分鲜明的风格。所以,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方法做好深入思考与探究,希望能够广大读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  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在积极改革与创新,小学教学逐渐
期刊
摘要:教师只有实现专业化发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尤其是在网络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并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同时,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还应不断总结经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最终形成班级建设管理和智育、德育齐头并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网络;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班主任只有
期刊
摘要:从阅读课来看,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从目前小学课堂阅读教学来看,教师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难以获得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现阶段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语文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对此,本文对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创新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上相对丰裕的新时期。温饱问题全面解决、小康社会的基本实现,孩子们已经无须再像老一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常常为衣食饱暖而犯愁。既然如此,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需要接受劳动教育?进行劳动锻炼呢?  关键词:幼儿 劳动技能 有效途径  劳动培养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可以让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磨练心智、增强毅力;孩子天生就有劳动的意愿,劳动也是他们的权利。他们在
期刊
摘要:科学学科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涵盖了很多日常生活常识,因此新课程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探究知识。小学生的的知识结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框架,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切合点,整合了新旧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思维导图”,其也被广泛的运用到科学教学中。“思维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