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动物保护类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CNN动物保护类生态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语料,以生态场所观为理论基础,功能语言学经验意义范畴下的及物性系统为语言分析工具,分别对生态保护型、模糊型以及破坏型三类生态话语进行经验意义分析。研究发现,生态保护型话语对生态场所持积极热爱的情感态度,传达积极的生态意识;模糊型话语体现的生态场所观较为模糊;而破坏型话语则传达负面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生态话语分析 生态场所观 经验意义 及物性系统
  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自然环境却不断遭到破坏,生态状况日渐恶化。面对当前的生态问题,语言学出现了“生态转向”趋势,衍生出了生态语言学。当前生态语言学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即“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豪根模式”关注的是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韩礼德模式”将语言囊括进整个生态系统中,关注的是语言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黄国文, 2016)。
  新闻语篇是传递生态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够通过语言形式来影响受众的生态意识,在唤醒人们生态保护意识上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关于生态保护的新闻报道也随之不断增加。这些新闻报道旨在向读者传达生态环境破坏现状,敲响生态保护警钟,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CNN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之一,其受众读者遍布国内外,对受众意识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CNN对于生态保护的报道从未间断。因此本文以CNN动物保护类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在生态场所观的指导下,运用经验意义下的及物性系统来具体分析此类报道中蕴含的深层生态意义,判断其及物性过程所表达的经验意义是否与生态场所观一致。
  一.生态场所观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与其他所有生命体以及生态场所要素息息相关。当前的生态破坏与人的生态场所意识缺失有关,因此人类必须要重新认清自身与生态场所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何伟和张瑞杰(2017:56-64)从生态角度对Scannell(2010)的场所观进行扩展,提出了生态场所观这一概念。并根据人类对生态场所持有的情感态度,进一步将其细分为生态保护型、模糊型和破坏性场所观。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同样也在生态系统保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生态场所观的分类,相对应地又可将话语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模糊型和生态破坏型。
  二.经验意义与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是经验意义下的一个重要语义系统,通过语言的形式将人们对现实世界及内心世界的经验表达为若干个过程,包括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以及存在过程。及物性系统通过各种过程来揭示语言背后蕴含的经验意义。随着生态日渐恶化,何伟等人(2017)对及物性系统进行生态化延伸,探究语言背后的生态取向,即探究其深层生态意义。并且提出及物性系统在分析语言的生态取向时可分为两步,一是先识别小句的过程类型,分析其经验意义。二是结合参与者角色和其他评价性成分判断小句的生态取向,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义。比如在“鸟儿在歌唱”这一例句中,其物质过程为歌唱,经验意义描述的是鸟儿们鸣叫这一动作过程。生态话语分析就是要对话语进行生态化延伸,此句中用歌唱来描述鸟叫这一动作,把鸟儿们这一非人类生物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充分显示了此句生态万物平等的生态取向,传达着对生态场所热爱的情感态度。
  三.动物保护类新闻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
  (一)语料统计
  本文选取的研究语料来自CNN2020年3月至9月份关于动物保护类的6篇新闻报道。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进一步提倡动物保护,在这一阶段CNN关于动物保护的新闻相对集中,因此本文所选取语料时间段主要集中于2020年3月至9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及物性过程的分类,对所选新闻语料进行标注以及核对后得出,该语料共有271个过程小句。其中包括180个物质小句,31个心理小句,27个关系小句,25个言语小句,存在小句和行为小句各为4个。
  (二)生态保护型
  当及物性过程所表达的经验意义符合生态场所观,即人们对生态场所持积极热爱的情感态度时,则为生态保护型场所观。相对应话语类型为生态保护型,传达积极的生态意识,并由此产生保护生态的积极意動行为。
  例1:For years we’ve been warning that human destruction of wild ecosystems is upsetting nature’s delicate balance and putting wildlife and humans at risk. (CNN 2020.7.31)
  例1为物质过程小句,描述的是人们一直警告人类破坏野生生态系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甚至会危害到野生动物乃至人类自身。该小句的物质过程为“warn”,“warn”一词的中文释义为警告告诫,一来可以凸显出自然生态在人类行为的影响下变得岌岌可危,保护生态刻不容缓。二来告诫人类对自然生态所做的种种行为最终将会自食恶果,向读者传达生态场所与人类息息相关,生态遭到破坏人类难辞其咎。人类只有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建设中,约束自身行为,才能还生态场所一片宁静,同时也能够造福我们人类自身。此动作过程小句表达的经验意义与生态场所观一致,对生态场所持积极保护的情感态度,体现了人与生态场所应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属于生态保护型话语。
  例2:Those animals are permanent residents of the center and beloved educational ambassadors to the public. (CNN 2020.3.17)
  经验意义下的关系过程可分为两类,即识别类和归属类。此句属于归属类,指的是载体(动物)具有何种属性。根据人们对动物的属性归类,可以进一步探究人类对动物持何种情感态度。在此句中人们把动物看作是该中心的居民和教育大使。把动物和人类放在同等地位,都是这一区域的居民,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将动物比喻为大使,大使本来是人类所享有的头衔,在这里却用于动物身上,并且承担着教育功能,赋予动物人的职能,以此充分说明了动物和人类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享有平等地位。该句充分体现了生态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属于生态保护型。除上述两个例子外,还有不少类似的生态保护型新闻话语,比如“we believe that through our work with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the wildlife populations will recover.”此句为心理过程小句,传达着积极热爱和保护生态的情感态度,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给予我们信心,只要我们付诸行动,生态环境一定会好转起来。诸如此类的新闻话语在CNN生态新闻报道均有体现,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三)生态模糊型
  当及物性过程所表达的经验意义表明人们对生态场所持中立的情感态度时,则为生态模糊型场所观。相对应话语类型为生态模糊型,传达的生态意识较为模糊。
  例3:Poaching is the main cause of depleted tiger numbers, where the animals are hunted and killed to fuel the demand for the multi-billion dollar illegal wildlife trade. (CNN 2020.7.28)
  例3用关系过程来揭示人类随意偷猎这一行为是造成老虎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猎杀动物以进行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通过这一关系过程小句让人类意识到了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打破了自然界的宁静和生态平衡。但在此句中“poaching”是“poach”的名词形式,由此就将“猎杀”这一动态过程转变为静态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类猎杀行为的残忍性和罪恶性。参与者角色是及物性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分为施事主体和受事主体。通过探究施事主体与受事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分析话语所传递的深层生态意义。在此句中被动语态隐藏了施事主体也就是人类,有些许逃避在生态破坏中应承担的责任意味。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动物只能是人类行为的承受者并没有主动权,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通过这一关系过程让读者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对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需重新审视自身与生态场所之间的关系。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类对生态造成的破坏行为,未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属于生态模糊型话语。除上述例子外,还有不少类似语句在CNN生态报道中也有体现,比如在“Those animals are so cute to attract tourists” 此句中“attract”这一物质过程传达出的经验意义说明了动物在人类眼中具有可爱的特征,具有吸引游客的价值。但若对此句话进行生态化延伸,则表达出的是动物的可爱特征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观赏体验感,把动物自身的特征变成了迎合人类的附庸品。可爱不再是人类对动物的褒奖词,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工具。诸如此类的新闻表述例句,都是CNN新闻语篇的生态模糊型话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生态破坏型
  当及物性过程所表达的经验意义与生态保护思想相违背,人们对生态场所持负面的情感态度时,则为生态破坏型生态场所观,相对应地该话语类型则为生态破坏型。
  例4:“The longer the wildlife stay in supply chains with other humans and people,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spillover of a wildlife disease to humans. We are playing Russian Roulette with threat of pandemics and in the end we will lose big. And Covid-19 is only the beginning.” She said. (CNN 2020.9.9)
  此句为言语过程小句,“said”为该句的言语过程,通过该小句告知读者野生动物与人类接触时间越长,人类疾病爆发的风险就越大。Covid-19 只是个开始。在这一言语过程小句中把Covid-19疫情的爆发和野生动物直接挂钩,并且直接用“wildlife disease”来指明人类某些疾病爆发的源头确是野生动物无疑。此外该小句用直接引语来表达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但运用在此处却误导读者相信野生动物与covid-19爆发脱不了干系,但当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covid-19的爆发源头是野生动物。这样只会让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呈负面趋势,重则仇视野生动物,对野生动物嗤之以鼻。此句对生态场所持消极态度,与生态场所观相违背,不利于引导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属于生态破坏型。虽然生态保护类新闻旨在倡导生态保护,但仍避免不了存在些许破坏型话语,比如在“pangolins are highly valued in Asia for their meat and scales”这一物质过程小句中描述的是穿山甲这一类野生动物在亚洲因其鳞片的药用价值受到关注,将野生动物置于人类需求之下,抹除了动物自身存在的价值,此句话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场所观相违背。诸如此类的新闻表述例句,都是CNN新闻语篇的生态破坏型話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文基于生态场所观,并结合经验意义中的及物性系统为分析框架,对动物保护类新闻报道相关语料进行具体分析后发现,CNN关于动物保护类新闻旨在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因此以生态保护型的生态话语居多,但由于新闻编撰者并不能完全摆脱人类中心意识,因此并非所有的新闻语篇所蕴含的生态意识都与生态场所观相一致,生态模糊型和生态破坏型这两类话语在新闻报道中也有少量体现。生态保护型话语传达积极正面的生态意义,有利于生态意识的培养,树立生态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模糊型话语虽蕴含一定的生态保护意义,但却未能摆脱人类中心意识,传达的生态意识较为模糊;而破坏型话语则与生态场所观相违背,对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起负面作用。作为受众读者,要学会甄别这三类生态话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语言构建意识,作为新闻编撰者要重视语言在影响受众意识上所起的作用,为了传达积极的生态意义,要做好文字编撰工作。大力倡导保护型话语,改进模糊型话语以及抵制破坏型话语,为构建积极的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Scannell, L. and Gifford, R.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 (1): 1-10.
  [3]Stibbe, A. Ecolinguistics Language, 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4]黄国文.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 中国外语, 2016 (1): 1 9-12.
  [5]何伟,张瑞杰.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J]. 中国外语, 2017 (5): 56-64.
  [6]苗兴伟,雷蕾.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 (1): 13-22.
  [7]于晖,王丽萍. 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探究——以教育语篇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6): 43-54 120 14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语篇互文主体性认知研究”(项目批准号:19D024)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的关键时刻,廖道明走马上任保康县扶贫办主任。  从那一刻起,廖道明的工作状态就是马不停蹄、日拼夜战,时刻在与时间赛跑。  保康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省深度贫困县和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达53.6%。保康能不能如期脱贫,是摆在保康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扶贫办主任,廖道明深感压力重于泰山。  2016年春节前,县委主要领导明确告知廖道明,春节后上班
期刊
内容摘要:陈思诚导演在电影《唐人街探案3》中,延续了喜剧加探案的電影模式,同时又加入新的思想元素,首次以喜剧的模式将反战思想托出,并在其中穿插一系列有关人性抉择的问题,供电影主人公和观众选择。影片在情节构思、主题设置以及音乐的运用上,相比前两部《唐人街探案》都有新的发展和升华,尤其是将战争遗孤问题拉入观众视野,赋予了《唐人街探案3》新的主题内蕴。   关键词:《唐人街探案》 喜剧 悲剧 战争遗孤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纲领性文件,对新时代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施都提出了新要求。基于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探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继承、完善和发展,有助于了解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动态和方向,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课标中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版 2003版 继承与完善  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基本规范,是管理和评价各门课程的基础,
内容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经典著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关于嫉妒和诱惑,爱恨和毁灭的悲剧故事,其中所体现的悲剧内涵意蕴深刻,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真实、大放异彩的文学形象,尤其是奥赛罗性格特征的复杂性,为人物注入了深刻而饱满的灵魂,震撼拷问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从人物的冲突和矛盾抽丝剥茧地探寻奥赛罗性格的多层二重性,旨在深入认识人物和作品背后更为丰富的时代
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  在清明这个寄托哀思的节日里,我们在陈家老屋召开首届清明祭祖大会,隆重而庄严的祭奠我们的先祖,其目的就是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谋划家族的发展大计。在这里,让我再一次向今天前来参加祭祖大会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站在这里,我们要高兴地告慰先祖,天星陈姓已经枝繁叶茂,兴旺发达。从进山祖开基立业以来,历经十一代,
期刊
内容摘要:狄更斯对老舍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他们都有幽默夸张的语言风格,都重点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作品中都蕴含人道主义思想。但老舍在受到狄更斯影响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狄更斯 老舍 夸张幽默 底层人物 人道主义   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各项弊端也逐渐显露。狄更斯出
内容摘要:《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将包法利夫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主人公少女时代、婚姻时代以及成为情人时代三个阶段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该作品带来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解读爱玛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人物形象 现实意义 悲剧性命运  福楼拜于1856年完成《包法利夫人》,时隔一百六十多年,在今天仍然被人们谈论着。它之所以能够跨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应运而生,微课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微课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借助文献资料法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色科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实践,从运动教育构建核心素质出发,到项目化教学还原项目特点,再到翻转课堂激发学习动机,重构了具有项目特色的操舞类技术课堂,在构建优势下对其进行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支持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应用,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体系,以期为操舞类课程建设提供实践依据,推動“混合式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
内容摘要:方言是指没有成为标准语,只在某一区域流行的语言。在俄语文学作品中,方言表达十分常见,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方言的使用给译者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从方言的定义及特点展开阐述,结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表达及其译文,探討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的具体方法,并尝试归纳总结方言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方言 文学翻译 翻译策略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出现方言,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