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教学设备上的革命已经在中国的教室里迅猛地展开了,而语文课更以其丰富的信息及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多媒体的普及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第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做工具就不同了。如教学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不仅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意识是教师在管理活动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行为模式的一种专业认识,而教师的专业角色学习过程,是教师专业形象自我塑造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通过自身对专业角色的认识,了解专业角色的本质,体味专业角色的价值,才能成为自觉的创新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即是说,教师专业角色意识的养成是其专业形象塑造的基础,也是开展创新教学的基础,它首先要求教师应针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第
期刊
新课改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仅就在教学中应如何深入地贯彻新课标的特点和精神从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学习方式,强调感受、体验与合作,注重思考与探究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这是对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这一传统观
期刊
语文教学本是非常有趣且颇具艺术欣赏感受的一项工作,教者应该教的得心应手,学生应该学的兴趣盎然。可是在考试选优这根指挥棒下,受诸多功利因素的影响,不但教师教语文感到索然无味,学生学语文也感到荆棘丛生。如何找到一条出路,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 “六字渐进法”的教学方法,经过尝试,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此法重点抓住六个字:悟--省--探--钻--
期刊
【关键字】 教练式 点石成金 兴趣 基本功 小课堂 大课堂  【摘要】《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语文》这篇文章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乐于学习语文。文章从语文课堂教改 “教练式”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语文教学尤须“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紧密结合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教练式”,并非单纯的“教”与“练”,而是让语文教师在教与练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文中除了
期刊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要实现“能抓住特点写”,必须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确定不同的观察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种观察方法,供大家参考。  1.多层次观察法。如写《公园一角》时,我先挂出图,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然后指导写开头。首先要求学生说出图中所画的景物在公园中的位置。接着再让学生仔细看图中池边、水池、对岸三个部分,提示学生要抓住池边花的美、多的特点,抓住水池中仙鹤的高大、骄傲的特点,抓住对岸
期刊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对学生识字要求上作了区分,即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那么怎样把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瑰宝——汉字,让我们的学生从娃娃起就记得准确,用得熟练呢?我认为教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把好四个关口。   一、字音关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读音。识字教学首先从读准字音开始,汉字音近字、形近字及同音字很多,稍一疏忽就会出现错误甚至闹成笑话。如“己、已、巳”三个字,区别仅在于第三笔的起
期刊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
期刊
如何写作文,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有计划的进行指导,慢慢的提高作文成绩。那么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基本功  关于基本功,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书写。目前,学生的作文书写很潦草,卷面很乱。   每次考试完以后,我都会翻一下他们的作文,看一下书写,但每次都不理想,四分之一的学生书写较工整,其中有个别书写
期刊
【摘要】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使用的一种辅助性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恰当的批评能够鞭策犯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使全体学生特别是有类似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引以为戒,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当然,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方法,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亲其师,信其道 以情育人 温馨 和谐 宽松 和风细雨     俗活说
期刊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中学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中学生生活经历的日趋丰富复杂,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出现一些新的特点。认识并抓住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提高水平。    一、语文学习活动泛化    如果说,小学语文学习基本上是课堂的学习,学校和家庭的学习,那么,中学语文学习的范畴就已经大大地延  伸,逐渐趋社会化,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生所学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