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文本插图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听了两位年青教师的语文课。都讲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课中,一位教师提了许多问题,大多为借助原文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尽管学生说了许多,但大都不失对原文的翻译或对情节的翻版,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于几个有限的字眼上,学生思维的狭窄与语言的贫乏使人吃惊。而另一位教师则借助彩页上的插图进行点拨,他请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画。经过观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一学生答:从“孔子行吟图”分析,面容上可以看出他的清矍与智慧;举止上可以看出他的雍容与雅贵;服饰上可以看出他的朴素与端庄。另一学生答:一幅图,可以反映出两千年前一代儒师的风貌、着装与气质,借助这幅画图,我们可以揣度出他复杂而睿智的个性。他的踽踽独行,彬彬有礼,似乎在向人们陈述他的儒学思想,似乎扳着手指陈述他仁政、礼治、教化、廉耻的主张。对另一幅插图,学生也挖掘出许许多多的内容。同一节课,使用插图与不使用插图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说明插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确有独特的作用。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对插图置于脑后,尤其中学。
  语文教学中,人们明确“文以载道”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说明了语文对传承思想、学说、教化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样,画图有画图的作用,虽然比起“文以载道”,它的作用显得缈小甚微,但它穿插在文章中,就成了绿叶中的花朵,云雾中的彩虹,它会给读者以亮丽、醒目,它对文章内容的暗示、渲染、揭示或启迪,或许会起到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苏轼评王维的诗,认为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恰好说明了诗与画的默契与相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底是清新隽美的文字,还是色彩清明的画图?但是,就是这种图文转换的绝妙却被大多数教师忽略了,既就是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图片的转载,也大多失去了本来意义上的功能,它们被当作装饰品陪衬在文字的周围,或者为了追求视听效果,被安置在“链接”中,却很少有机会听到“请观察画面”等教师引导学生揭示画面内容的语句。
  插图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插图的文本是缺憾的文本,如同一个缺少鼻子或者耳朵甚至眼睛的人;插图不是画蛇添足,应该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如果文本有了插图却不善“点睛”,则又无异于一个肢体不健全者忌用拐杖、有美味佳肴而不善享用一样,都是令人惋惜的。
其他文献
摘要: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怎么能有先进的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应对,只有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才能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语文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如何才能实现语文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笔者以为;  一、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书能够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的晶位。  (1)要读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书,帮助自己提高学科教学能力。老一代教育家叶圣陶、张志公、吕淑相语文教学理论,我们要了
期刊
教育本来是多彩的,是在底色之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但是现在的教育,由于过分功利,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色彩,变得单调、平庸、沉闷,缺乏生命的活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找回教育的本色,使教育回归本色。  一、教育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是指良好的教育本来应有的色彩和品质,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就是使每一个未来的公民都能受到真善美的良好教育,快乐健康地成长,全面特
期刊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显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环节创新,画龙点睛  1.巧设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节课巧妙的导入设计能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思考状态,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设疑导入、谜语导入、诗歌导入、时政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师者首先要注重育人,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由育人功能体现出来的。  一、热爱本职工作是教师“育人”的前提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教师不再把这个职业当做崇高的理想,而把它仅仅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不热爱这个职业,甚至厌烦倦怠,只是硬着头皮在工作,可想而知,这样教书,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吗?  教师的工
期刊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应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它不仅困绕学生,也困绕着老师。对此笔者多方探索,认真实践,认为应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写片段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勤记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赞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要写”的热情;多读多思,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没有什
期刊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土地息息相连。走进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你会发现,描写土地、讴歌田园生活的诗歌——田园诗独占一隅,且清幽淡雅,使人赏心悦目。在这块土地上,先是陶渊明辛勤耕耘,首开奇葩;而后,孟浩然移花接木,悉心培养,遂使田园诗——这道独特的风景花海如潮,香飘千古。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少时贫孤,加上当时晋室衰微,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期刊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挖掘教材中真实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外语文化背景知识和
期刊
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已经成为与全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语言工具。初中英语教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入门迅速,基础牢固,对今后掌握好外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传授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习方法的教学却更重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期刊
这是一节高一年级语文课,课题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教师由学生初中学过的散文《背影》导入,之后播放一段有关荷塘荷花的风光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画面。学生的兴致刚刚激起,教师引导:同样观察荷塘与荷花,因为各人的经历与感受不同,所有观察到的现象就不同。接着学生听课文朗读,教师重点讲作者笔下的荷塘及塘中的月色。  单看教师运用的课件的确不错,但听了这节课,总觉得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像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