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教学刍议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q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直接地、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指导学生日常行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势在必行。
  一、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纵观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上,认识不深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已成为学校的基本任务。然而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改革的脚步虽然已经迈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过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促使一些学校在办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忽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有意无意地将思想品德课看成是“副课”,家长也很少注意孩子书包里还有这么一本思想品德书,他们动不动只是要求孩子考双百分。长此以往,孩子的品德教育就难免被忽视。
  2、教师队伍方面,专业性不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的贫困落后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每年考上师范政教系的学生人数不多,他们毕业后要么从政,要么到中学担任政治教师,很少人直接去小学从事政治教育工作,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一般由学校行政领导兼任。诚然,学校领导有丰富的政治理论水平,也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但许多人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要将思品课讲活、讲透,恐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领导公务繁忙,将思想品德课改为自习课是常有的事。有些学校照顾年老的教师,不管他们专业是否对口,让他们教思想品德课,学校对他们未提出具体的任务,一般只是让他们管好纪律,教师也乐得逍遥自在。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倘若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何能传道授业解惑?
  3、教学方法方面,创造性不强。调查了部分城镇、农村小学,我们发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创造性不强。有的教师让学生在书上画杠子,考试时点“重点”,死记硬背几个题目;有的教师一节课讲一个故事,将思想品德课上为故事课;有的教师从头到尾让学生读,美其名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些传统的教法虽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不流畅,学生学得死板,不生动、不活泼,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评价、教育督导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二、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
  针对当前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
  1、求真务实,以人为本——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上上下下都要转变过去那种轻视思想品德课的旧观念,将德育放在与智育同等的地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方面,学校要培养专任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加强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使教师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职责。学校要关心专任教师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协同班主任、科任教师指导学生把思想品德课与语文数学课等量、客观的对待,爱学思想品德课,学好思想品德课。只有这样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关注学生们健康成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才有可能绽放出它夺目的光彩。
  2、培养兴趣,因材施教——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策略。怎样让学生爱学思想品德课呢?教师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兴趣,因材施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求知欲强,他们渴望走出大山,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中大多数人内心较为封闭,缺乏自信心,有害羞的心理,不善于交际。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要吃透教材,选择适宜学生的教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人勤于思考,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真理,他也就会以巨大的积极性和强烈的兴趣去感知和识记。”思想品德课的整套教材是以“五讲四美”、“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去发现德育园地中的真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传授知识,启迪心灵——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内容。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启示我们的那样:“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思想品德的教学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必须将传授知识与启迪心灵相结合。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判断是非的能力本来就不强,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常常把哥们义气看作是友谊,把铺张浪费当成是慷慨大方,把逞强好斗标榜为勇敢……思想品德的教学,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真善美,辨别假丑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日积月累,形成素养——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思想品德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日常的点滴积累,指导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学生的“知”转化为“意”、“行”,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在学会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自己教育自己的同时,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地域民情的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从而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效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学生具备的学习方法、本领、技巧、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才能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师才能由知识技能的占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上才能出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  【关键词】教法 学法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期刊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特点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悲惨的命运伴随了她的一生,最后又在悲惨中死去。作者为了突出她的“悲”,把她置身在周边的人、景、物、事之中,通过反衬来实现。  标题“祝福”的反衬。小说的内容是叙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即使将小说标题改为“祥林嫂”,也符合小说的内容。“祝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为:“我国某些地区的旧俗,除夕祭祀天地,祈求
期刊
新课程评价改革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能在一个相当宽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新课程评价改革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业批改,面对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不再用“正确”、“错误”作为定论,而是关注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如何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有效地发挥评价功能呢?  一、主体的多元  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和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情感投入、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三方面来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意识 任务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
期刊
从初中到职高,是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从一个学习阶段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学习阶段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上量的变化,也有掌握知识方法上质的飞跃。开始,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新奇、兴奋、情绪高涨,继而感到困扰、无所适从,兴趣剧减。这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和教学,会出现一些困难。如何从掌握知识的方法上、技能上加以引导、辅助,是能否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技校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知识量上
期刊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是从生活中产生并且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百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多的抽象性,而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传授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
期刊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中,沉淀了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美德故事,传承至今,已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思想的原动力。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上,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精神空虚、表现堕落。例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者越来越多,社会冷漠,缺少良知,因精神空虚吸毒贩毒的越来越多,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科学,不少学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感到学习的困难,这就更加突出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的重要性。下面,就浅谈我对物理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认识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初中阶段,必须重视物理现象的教学,学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对物理事实、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产生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
期刊
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倾向。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语言是交际工具,将“学以致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做出重要的改进,优化45分钟课堂教学,多考虑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  一、通
期刊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必须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制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纪行创造、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施新的教学计划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为了升学,任意加课时,该删的内容不删,到处填充高考题。完全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进行教学,这是必须克服的问题。能否实施好新的课时计划,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可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