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2011年版)下思想品德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思想品德新课标(2011年版),笔者认为新课标在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优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彰显出新的特点。面对这样的课程改革,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对教师有着巨大的挑战。在新课标和教育学原理的指导下,笔者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新课标特点的认识
  1 课程目标的构建突出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的某项技能是否形成。
  2 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 体现了评价标准多元性的要求。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1 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表演”。比如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或举行辩论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一堂课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地得以完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认真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新教材中讨论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教授中一定要认真组织。我的做法是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论题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对各小组进行理论指导,不断引导他们得出观点,并尊重和支持他们具有个性的观点,最后让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结论或观点。这样做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种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更能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3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疱,而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会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促使他们个性成长和完善,从而锻炼其全面的素质能力。
  4 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新课程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我的做法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引入综合性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比以往单一以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大块为总评依据的做法合理些,在原有的考核项目中加了课堂纪律情况、课堂主动参与能力、作业完成情况、品行表现、环保意识等新因素。这与新课标提倡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原则更加贴近,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才能符合新形势下人才观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以上是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希望每一位站在一线的教师都能拿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共同探讨,为新课标更好实施提供有力的建议和指导。
其他文献
幼儿园时期所开展的教育工作,对于幼儿整个成长阶段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的启蒙作用,如果做好幼儿园的教育,将会对幼儿从幼儿园过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更新思想观念,
没有激情的历史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但激情毕竟是感性的东西。学生学习历史如果只有激情而缺乏理性,就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化倾向,对史实的认识和评价也容易偏激、失真,甚至行动上会出现盲目冲动、不够理智的倾向。缺乏理性的爱国主义容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够理性的共产主义理想容易转化成脱离实际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丧失理性的敬仰偉人容易蔓延为个人崇拜……这样的社会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其产生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正> “南陈北李”一说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涵意是指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的后期,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红旗,发起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首领是南方的陈独秀和北方的李大钊。
小组讨论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它有助于肩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现实教学中,课堂上存在着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却昏昏欲睡的现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而中学历史课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反思历史教学,教师到底如何才能上好历史课?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华丽转身
新课改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思想、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找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中,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导着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培养自己认识世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能力。因
<正> 今年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九十周年。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群众集会和罢工,将巴黎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关于五一节的决议付诸
因为特有的年龄特点,初中生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尤其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所姒,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面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挑战,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把政治课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现结合教学实际,就政治课课堂活力的激发问题提出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