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的工作目标,便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现阶段,各行各业在发展时,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都在不断地做着行业上的创新。为此,企业便呈现出了多人才的极度需求。为满足社会需要,高等院校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学的知识结构,以及概念与案例的完善。本文,以社会人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现代会计学有关课程教学方法与原理。以期通过本文,能够指出当前国内会计学人才培养问题,找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国内的会计业发展,做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多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 会计学 教学改进
一、多层次会计类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学者以不同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定义社会的走向规律,会计学者是这样定义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由知识传输体,为学生构建丰富、充沛的知识结构,之后面向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灌输。期望用这种方式,实现本质定义上的人才培养。这是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
在传统会计学培养上,教师多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方向。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那么高校便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那么高校便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社会需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众多要素影响,随着各类生活领域中的建设变化而变化。因此,许多时候,当学生步入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中,学生便会被社会所淘汰。如果学生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无法融入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本质初衷。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知识、技能的人才。同时在环境变化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复合型及时代型的建设需要。可见,多层次人才所具备的特质,往往需要多层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三创意识与能力。借助系统化的培养方式,完成两个甚至是多个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国内现阶段会计类人才需求状况
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信息类技术,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互联网+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会计行业的进步,是会计行业新兴技术的重要支持,能够为会计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方向,必须建立在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必须学习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加强信息化融入,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多层次的会计类人才,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数据挖掘、云计算都是会计处理工作中,常用的处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预测的精准程度,以及分析能力。为适应这种需求,高校必须在授课中,将大数据、财务共享、云计算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全部纳入会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
三、当前国内会计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一)目标过于同质化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其中多类型、多元化与多层次高校成为了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教学特色。不过,深入来看,会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与目标上,却呈现出了明显的同质特性,并没有将教育特点、层次类型、社会需求,作为各自的培养特色。现阶段,国内会计类教学机构可以分为专、本、硕、博等层次。此外,同一层次当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如本科中,便存在着重点、普本、二级本科、三级本科及成人本科等层次。不同层次级别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候的目标本应该不同。不过事实上,这些学校在培养会计类人才的时候,却并没有明确培养目标的差异。虽说,专科类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其培养的需求与方向,注重应用类型的会计类人才培养。但事实上,在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上,专科与本科类的会计人才培养在内容上,却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和差异。
(二)培养方向非常笼统
现阶段,国内会计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大多数为培育出符合现阶段,国内市场经济在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会计类人才应德才兼备,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够熟知国内会计法规的同时,还要具备问题的分析、解决与决策能力。不难看出,笼统,片面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机构的培养困扰。虽然在一些具体描述长,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从其本质目标上来看。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是将专才设置为教育培养的目标,忽视了通才的培养价值。这种适应范围较小的培养结果,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此外,笼统的培养方向,同时也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所掌握的技能过于片面。学校培养方向太过笼统,也不能提现各个高校的不同教学特征。当然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专科与本科中,硕博同样也存在着这种教学问题。
四、当前国内会计学所应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一)用需求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会计类人才
1.围绕国际需求建立培养需求。会计国际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呈现出不可逆转趋势,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正在积极地抢占中国市场。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在我国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当然,并非所有阶段与层次的会计人才,都应将目标定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来源,应从本科以上的阶段开始。此外,这类大学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教学基础,在国内外,具备很高的知名度才行。在国际化会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同时注重跨文化交流、理论知识、实践技巧的教学。
2.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会计人才。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专科及地方本科应面向于中小企业的需求,积极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培养目标定位至,中小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在会计课程中,增设地方特色课程,提高课程容量。此外,还要增设如税务会计、纳税申报等课程。以便学生在中小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用未來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会计类人才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将现成类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和培养方向。也就是说,上岗就能工作的人才,在我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过,这对环境相对闭塞,缺少实践机会的高校而言,是难以顺利完成的。高校应将未来型人才,作为高校人才素质建设的重要方向。学校开展会计教育的本质目的,并非是将学生训练成,毕业后,第一时间就可以就业的专业类会计人才。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用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向与目的,同样的,培养目标也应是人才的最终培养结果。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会计类课程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课程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国内会计专业招生数量非常多,大量的在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潜在生力军。学校应当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划分正确的培养方向,这既是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点,同时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
五、多层次会计类人培养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更新会计教学理念,加强会计人才的目标培育
会计类专业,在开展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时,首先要做的便是,严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当然,保持自身教育特色也是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学校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学习,作为学生成才的基本动力,同时还要将更大范围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纳入和引到会计的课程当中。既学生必须具备经济管理、计算机、机电、光电等知识,增强会计类人才的管理职能,加强会计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业务绩效。为此,学校首先要确立培养目标,围绕会计学科,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光电技术整合而成,现代会计人才的必须基础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在满足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掌握计算机、财经法律、税务能力、审计能力及会计基础知识等。同时,还要确保会计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专业知识和掌握国际化会计准则制度[5]。了解各类会计软件的应用,具备较强的英文对话交流水平,且在实务工作中,能够发挥会计人才的最大价值。兼具社会责任及职业道德。
(二)重整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于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案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高校在培养会计类复合型人才时,还要对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案予以优化、重整。这既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难点工作,以便为企业输送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类型。
高校会计学课程,在教学方案中所注重的,更多的是专业知识输送,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明确理论与方法。当然,法律、税务、金融、经济与管理的知识,同样是学生的技能基本需求。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高校应侧重于信息化的教学,融合信息化教育,实现学生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技能的养成。此外,还要确保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的深度合作,把信息技术,作为会计课程的基础课程,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共同打造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这样,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够体现出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对于会计类人才的各项需求。这种方式,既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不同需要。
六、结束语
由传统人才培养的单一项转变为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用来加强会计类人才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且扎实的基础素养。同时也需要学校更新传统会计学教学理念,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当然,作为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工作,国家也应予以更多的支持,为会计类人才培养,提供一切必要条件。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敏.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100-101.
[2]曹伟.会计学科的发展瓶颈和发展建议[J/OL].财会月刊,2017,(01):3-9
[3]齐殿伟.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6,(06):114-119.
[4]谈仁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J].山西农经,2016,(03):88.
[5]范莹莹,宋梦岚.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2):222-224.
[6]景亚萍.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培养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7]郝雅琴.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姚美娟,马德林.中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學版),2014,23(04):77-80.
[9]唐杨五洲.优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3):38.
[10]张婧,邢维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差距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03):50-53.
【关键词】多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 会计学 教学改进
一、多层次会计类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学者以不同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定义社会的走向规律,会计学者是这样定义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由知识传输体,为学生构建丰富、充沛的知识结构,之后面向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灌输。期望用这种方式,实现本质定义上的人才培养。这是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
在传统会计学培养上,教师多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方向。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那么高校便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那么高校便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社会需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众多要素影响,随着各类生活领域中的建设变化而变化。因此,许多时候,当学生步入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中,学生便会被社会所淘汰。如果学生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无法融入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本质初衷。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知识、技能的人才。同时在环境变化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复合型及时代型的建设需要。可见,多层次人才所具备的特质,往往需要多层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三创意识与能力。借助系统化的培养方式,完成两个甚至是多个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国内现阶段会计类人才需求状况
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信息类技术,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互联网+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会计行业的进步,是会计行业新兴技术的重要支持,能够为会计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方向,必须建立在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必须学习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加强信息化融入,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多层次的会计类人才,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数据挖掘、云计算都是会计处理工作中,常用的处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预测的精准程度,以及分析能力。为适应这种需求,高校必须在授课中,将大数据、财务共享、云计算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全部纳入会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
三、当前国内会计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一)目标过于同质化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其中多类型、多元化与多层次高校成为了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教学特色。不过,深入来看,会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与目标上,却呈现出了明显的同质特性,并没有将教育特点、层次类型、社会需求,作为各自的培养特色。现阶段,国内会计类教学机构可以分为专、本、硕、博等层次。此外,同一层次当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如本科中,便存在着重点、普本、二级本科、三级本科及成人本科等层次。不同层次级别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候的目标本应该不同。不过事实上,这些学校在培养会计类人才的时候,却并没有明确培养目标的差异。虽说,专科类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其培养的需求与方向,注重应用类型的会计类人才培养。但事实上,在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上,专科与本科类的会计人才培养在内容上,却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和差异。
(二)培养方向非常笼统
现阶段,国内会计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大多数为培育出符合现阶段,国内市场经济在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会计类人才应德才兼备,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够熟知国内会计法规的同时,还要具备问题的分析、解决与决策能力。不难看出,笼统,片面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机构的培养困扰。虽然在一些具体描述长,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从其本质目标上来看。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是将专才设置为教育培养的目标,忽视了通才的培养价值。这种适应范围较小的培养结果,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此外,笼统的培养方向,同时也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所掌握的技能过于片面。学校培养方向太过笼统,也不能提现各个高校的不同教学特征。当然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专科与本科中,硕博同样也存在着这种教学问题。
四、当前国内会计学所应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一)用需求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会计类人才
1.围绕国际需求建立培养需求。会计国际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呈现出不可逆转趋势,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正在积极地抢占中国市场。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在我国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当然,并非所有阶段与层次的会计人才,都应将目标定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来源,应从本科以上的阶段开始。此外,这类大学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教学基础,在国内外,具备很高的知名度才行。在国际化会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同时注重跨文化交流、理论知识、实践技巧的教学。
2.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会计人才。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专科及地方本科应面向于中小企业的需求,积极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培养目标定位至,中小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在会计课程中,增设地方特色课程,提高课程容量。此外,还要增设如税务会计、纳税申报等课程。以便学生在中小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用未來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会计类人才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将现成类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和培养方向。也就是说,上岗就能工作的人才,在我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过,这对环境相对闭塞,缺少实践机会的高校而言,是难以顺利完成的。高校应将未来型人才,作为高校人才素质建设的重要方向。学校开展会计教育的本质目的,并非是将学生训练成,毕业后,第一时间就可以就业的专业类会计人才。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用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向与目的,同样的,培养目标也应是人才的最终培养结果。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会计类课程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课程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国内会计专业招生数量非常多,大量的在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潜在生力军。学校应当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划分正确的培养方向,这既是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点,同时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
五、多层次会计类人培养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更新会计教学理念,加强会计人才的目标培育
会计类专业,在开展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时,首先要做的便是,严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当然,保持自身教育特色也是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学校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学习,作为学生成才的基本动力,同时还要将更大范围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纳入和引到会计的课程当中。既学生必须具备经济管理、计算机、机电、光电等知识,增强会计类人才的管理职能,加强会计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业务绩效。为此,学校首先要确立培养目标,围绕会计学科,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光电技术整合而成,现代会计人才的必须基础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在满足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掌握计算机、财经法律、税务能力、审计能力及会计基础知识等。同时,还要确保会计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专业知识和掌握国际化会计准则制度[5]。了解各类会计软件的应用,具备较强的英文对话交流水平,且在实务工作中,能够发挥会计人才的最大价值。兼具社会责任及职业道德。
(二)重整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于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案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高校在培养会计类复合型人才时,还要对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案予以优化、重整。这既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难点工作,以便为企业输送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类型。
高校会计学课程,在教学方案中所注重的,更多的是专业知识输送,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明确理论与方法。当然,法律、税务、金融、经济与管理的知识,同样是学生的技能基本需求。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高校应侧重于信息化的教学,融合信息化教育,实现学生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技能的养成。此外,还要确保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的深度合作,把信息技术,作为会计课程的基础课程,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共同打造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这样,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够体现出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对于会计类人才的各项需求。这种方式,既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不同需要。
六、结束语
由传统人才培养的单一项转变为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用来加强会计类人才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且扎实的基础素养。同时也需要学校更新传统会计学教学理念,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当然,作为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工作,国家也应予以更多的支持,为会计类人才培养,提供一切必要条件。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敏.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100-101.
[2]曹伟.会计学科的发展瓶颈和发展建议[J/OL].财会月刊,2017,(01):3-9
[3]齐殿伟.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6,(06):114-119.
[4]谈仁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J].山西农经,2016,(03):88.
[5]范莹莹,宋梦岚.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2):222-224.
[6]景亚萍.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培养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7]郝雅琴.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姚美娟,马德林.中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學版),2014,23(04):77-80.
[9]唐杨五洲.优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3):38.
[10]张婧,邢维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差距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