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对初中学生,只要有点新思想、新意图、新设计、新做法,就称得上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下面试结合本人这几年的实践加以阐述。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愉悦的心理是课堂创新的有机土壤。教师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不定框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质疑,鼓励“挑刺”和求异,从而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在学习比较线段大小时,教师提出:今天请你们一起来和老师比比身高,你们愿意吗?这一问题使教师很快与学生拉近距离,为心灵的交流打下基础。接着又提出:谁的身体要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有的说通过目测,有的说用测量的方法……这种知心式的交流,学生没有压力,可以放开思维的闸门。老师接着提出:你能总结一下方法吗?学生在这种愉快交流中总结出结论:一是通过目测;二是通过工具测量;三是利用参照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提示,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再提出:如果把你的身高用线段AB表示,教师的身高用线段CD表示,那么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吗?说给老师听听。——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学生表现为思维灵活,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作好了准备。
  二、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个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让学生去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创新动机,形成创新个性。
  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教师让学生先画一个圆,在圆上任意确定两个点,标出该段弧,作出该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心角,再量一量角的大小。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好了准备。这时教师提出:这两个角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从而得到圆周角定理。这个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我们善于动手、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等量关系?教师再提出:圆周角的两边与该弧所对的弦组成一个三角形与圆心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学生通过画图观察、交流,找到三种位置关系:一是圆心在三角形内,二是圆心在三角形外部,还有一种特殊的是圆心在三角形一边上,从而引入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寻找到已知规律,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为寻找未知规律打下基础。
  三、训练思维品质,实现创新
  在反复强化训练中,使学生具有良好思维品质,为数学创新思维提供精神支持。培养思维品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立性。
  1、在读题审题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指能够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数学训练中,隐含条件甚至设置陷阱,成为鉴别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读题审题时,特别在挖掘隐含条件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抓住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找出隐含条件,形成准确的数学图形,快速解答。这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必经之道。
  2、在开放性试题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试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明确,解法无限制的一类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不同知识点。它首先要求把试题情景与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以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以往所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其次还要横向地加强概念、定理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多方位地大胆思考。这类试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撰一些智力训练题,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品质的训练。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编题”,“命题”,“错题集”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方向去思考问题,呈现出更多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比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化,以达到灵活运用。
  3、 在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思考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从而深刻地认识有关内容;教师也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连串小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性,使学生通过抽象概括,认识本质规律,再运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4、在自主探索中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机会。新课标中提出自主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地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独特见解。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出示一题:请你在同一标系中画出:y=x 2、y=x-2、y=-x 2、y=-x-2四条直线,然后观察,你能发现什么?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画图基础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分两步进行:一是观察思考提出问题:①解析式的系数的正负性与函数图象通过象限的关系怎样?②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是什么?③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等等。二是让学生再观察、思考、操作,得出结论和探索的方法:①通过观察、列表等方法获得解析式的系数的正负性与函数图象通过象限的关系,②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得到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求得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面积。在这个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中,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与障碍,获取创新成果与方法。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好奇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以训练学生思维品质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广东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2]《中学数学教学》,郭思乐著
其他文献
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冲突以及其他引发危机的种种因素。在政府的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即危机管理中均需要考察自身的合法性问题。而对危机管理中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探寻有利于我们分析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并为建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撑。危机管理中政府必须以合法性来限制和规范权力的舒展,借此可以避免政府在危机管理中从一个危机走向另一个危机即自身的合法性危机,同时实现由危机到契机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校数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线索进行机械性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施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崇尚合作、完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我们将合作教学法的科学理念应用于特校数学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效果十分显著。  一、合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拓展,通过高一年级的新课程教学,我深有体会。现就我在教学中关于类比思维的一点做法整理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问题分类  (一)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类比  1、在平面几何中有“已知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与平面几何相类比,平面内的三角形对应空间的四面体,边对应面,就可以拓展得到:在立体几何中“正四面体内的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很多老师都能够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之中,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视导中,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三级分化现象严重。一是
期刊
期刊
纸笔测验,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临近期末,总要进行一些测验以查漏补缺。每次测验后,如何让学生主动消化吸收?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最佳路径,使学生主动投入,真正实现查漏补缺之效。  一、先思,启动对话的源头  每次测验完毕,教师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马上进行试卷讲评。讲评的方式往往是传统的讲解与灌输。教师一般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苦口婆心地把学生测验时出错的知识点以及注意点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讲解,唯恐学生记不住。
期刊
现阶段,自动化采矿、无人采矿是很多煤炭企业所追求的一个梦想.在数字化时代中,使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智能化矿山、数字化矿山是促进煤炭企业发展的一种方法,而且也体现出了
学生在学习数学特别是几何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能很好地把数和形联系起来,缺乏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画板》避免了抽象的说教,非常好地把数和形结合了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定理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一、树立"数与形"的观念  教授在谈数学时曾经说过"学数学学通了一定要把数和形都打通了。"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主意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上好小学数学课的几点体会作如下阐述: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