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一段时间了,收效甚微。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周四第六节课又组织进行了“红楼闻香”专题阅读活动课。这堂活动课围绕《红楼梦》第22~28回展开,内容多,内涵丰富,即使让老师处理,也有一定难度。学生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配置了《红楼梦 》相关音乐,给人视听享受;整个活动过程,就是一段优雅、感性的审美旅程。活动课从设计到顺利完成,除了目的和相关要求我事先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其他内容全部由他们独立完成。
惊喜之一,学生的出色表现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对小说七章内容的整合驾驭非常恰当,重点突出,详略适度,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他们通过以下环节完成对这七章内容的解读:“小探红楼”,初领红楼之美,分回概括;“灯谜——身世之谜”,揭示小说预示出的人物命运;“红楼诗词鉴赏”,解读《葬花词》,揭示林黛玉身世,初探林黛玉性格;“穿越”,通过现代版情景剧展示并解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性格;“管窥红楼文化”,以“茶文化”作为一个小切口窥察《红楼梦》作者文化、生活知识积累之丰厚,以及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以一当十的精湛功力与拨云见日的卓越识见,初识《红楼梦》作为一部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的超学科特点。几个环节,衔接自如,前钩后连,既扣住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内在的含义,同时展现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对学生阅读也起到极好的引领作用。
惊喜之二,主持人刘青山,沉稳大方,张弛有度,语言简洁,重点明确,像个老牌的教师,令人称奇;而他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在班里同学中再平常不过。
惊喜之三,学生对《红楼梦》解读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完全超出了小说描写的内容,更超出了学生自身的年龄和阅历。
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不可小觑;给他们一方舞台,他们会给你上演一部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的戏剧,每个人都可以当好导演和演员。
于是感慨万千,反观现状其实,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可我们总是在代替学生着急,代替学生体会领悟,把该属于学生的体验过程全部揽过来,只给予他们最终的结论,把压缩出来的时间用于无止境的做题训练上。长此以往,学生的潜能被忽视、思维被限制、情感被压抑,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致使有些同学厌学甚至仇视学习。
教育的美在于唤醒和体验,当我们把教学的生硬说教面孔替换成生动灵活的活动,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教学面貌也变了;当我们把讲台分了一席之地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气氛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变了;当我们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我们的学生多彩而灿烂了,我们自己,也更富有诗意和智慧了。
教育家怀特海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人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给你的东西。”作为教师,在学生生命的行程中,我们能让学生沉淀下什么?多少年以后,我们还敢保证学生会记住高中课堂学习中的哪些内容?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会记住这样的读书活动,将来再读起《红楼梦》,这些场景或许会历历在目,引起他们美好而深情的回忆;刘青山更会记得他主持的这次“红楼闻香”读书活动,而且这次成功的主持会影响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注入信心和力量,将会成为他高中生活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我还相信,在阅读和活动的双向结合中,学生的的阅读兴趣会慢慢被激发出来,他们会在对文字的理解、情节的把握的基础上,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小说所涉及到的各个内容和层面上,深入思考探究,而这样的深层阅读,恰恰是我们所一直希望达到的,这对于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又是单纯讲读课难以达到的。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地循规蹈矩,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变革,不断调整思路方法,完成对生命的影响和完美塑造;在这严肃、高尚的塑造中,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引领,至关重要。
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努力,唤醒孩子们灵动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有效良好的合作,学会与人和睦友好相处;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对人事的正确全面的判断;热爱文化,热爱千年传承的文明;敢于应对挑战,敢于担负责任,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将来,回忆起他们的高中生活,他们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给了他们无限快乐和情趣的语文课。
咦,为教者如此,夫复何求?
作者单位 山东泰安长城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惊喜之一,学生的出色表现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对小说七章内容的整合驾驭非常恰当,重点突出,详略适度,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他们通过以下环节完成对这七章内容的解读:“小探红楼”,初领红楼之美,分回概括;“灯谜——身世之谜”,揭示小说预示出的人物命运;“红楼诗词鉴赏”,解读《葬花词》,揭示林黛玉身世,初探林黛玉性格;“穿越”,通过现代版情景剧展示并解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性格;“管窥红楼文化”,以“茶文化”作为一个小切口窥察《红楼梦》作者文化、生活知识积累之丰厚,以及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以一当十的精湛功力与拨云见日的卓越识见,初识《红楼梦》作为一部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的超学科特点。几个环节,衔接自如,前钩后连,既扣住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内在的含义,同时展现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对学生阅读也起到极好的引领作用。
惊喜之二,主持人刘青山,沉稳大方,张弛有度,语言简洁,重点明确,像个老牌的教师,令人称奇;而他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在班里同学中再平常不过。
惊喜之三,学生对《红楼梦》解读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完全超出了小说描写的内容,更超出了学生自身的年龄和阅历。
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不可小觑;给他们一方舞台,他们会给你上演一部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的戏剧,每个人都可以当好导演和演员。
于是感慨万千,反观现状其实,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可我们总是在代替学生着急,代替学生体会领悟,把该属于学生的体验过程全部揽过来,只给予他们最终的结论,把压缩出来的时间用于无止境的做题训练上。长此以往,学生的潜能被忽视、思维被限制、情感被压抑,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致使有些同学厌学甚至仇视学习。
教育的美在于唤醒和体验,当我们把教学的生硬说教面孔替换成生动灵活的活动,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教学面貌也变了;当我们把讲台分了一席之地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气氛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变了;当我们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我们的学生多彩而灿烂了,我们自己,也更富有诗意和智慧了。
教育家怀特海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人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给你的东西。”作为教师,在学生生命的行程中,我们能让学生沉淀下什么?多少年以后,我们还敢保证学生会记住高中课堂学习中的哪些内容?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会记住这样的读书活动,将来再读起《红楼梦》,这些场景或许会历历在目,引起他们美好而深情的回忆;刘青山更会记得他主持的这次“红楼闻香”读书活动,而且这次成功的主持会影响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注入信心和力量,将会成为他高中生活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我还相信,在阅读和活动的双向结合中,学生的的阅读兴趣会慢慢被激发出来,他们会在对文字的理解、情节的把握的基础上,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小说所涉及到的各个内容和层面上,深入思考探究,而这样的深层阅读,恰恰是我们所一直希望达到的,这对于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又是单纯讲读课难以达到的。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地循规蹈矩,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变革,不断调整思路方法,完成对生命的影响和完美塑造;在这严肃、高尚的塑造中,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引领,至关重要。
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努力,唤醒孩子们灵动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有效良好的合作,学会与人和睦友好相处;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对人事的正确全面的判断;热爱文化,热爱千年传承的文明;敢于应对挑战,敢于担负责任,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将来,回忆起他们的高中生活,他们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给了他们无限快乐和情趣的语文课。
咦,为教者如此,夫复何求?
作者单位 山东泰安长城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