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创设家校合作新气象 推动薄弱校改造升级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针对办学困境,以家校合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有效整合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助力,推动学校由薄弱校向优质校转变。一是通过架设家校沟通桥梁,宣传学校办学成果,让家长成为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二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三是通过创造深度参与机会,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和敏感事务的监督管理,推动家长成为学校事务的共同决策者。
  关键词 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薄弱校改造;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10-0050-03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各地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薄弱学校。如何找准突破口帮助这些薄弱校走出办学困境,提升教育质量,是推动教育均衡、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原名长春市第七十四中学,以下简称“净月第一实验学校”),作为一所区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曾经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典型薄弱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受到区域内民办学校的冲击,学校的师资结构和生源均不理想,办学质量为社会和家长诟病。2016年,全校九个年级在校生只有500多人,尽管每年学区内待入学新生大约有1200多人,但最后真正入学的占比不到1/10。面对现实困境,学校以家校合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有效整合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注入能量,推动了学校由薄弱校向优质校的转变。2021年,学校班级总数增至51个,在校生达到2100多人,逐渐成为区域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架设家校沟通桥梁,让家长成为学校的义务宣传员




  学校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有力支持。要想获得家长的支持,首先就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2016年8月,笔者被任命为净月第一实验学校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笔者就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在校内开展广泛调研,并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了解学校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尽管学校在硬件、生源、师资等方面存在不足,但现有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尚可,他们普遍比较淳朴且具有教育情怀,其中不乏优秀教师;从长远来看,区域将引入吉林新教育集团对学校开展委托管理,还将招聘大量合同制教师,弥补师资结构的缺陷,这些利好政策使学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将这些利好消息让广大家长知晓,从而赢得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心呢?我们采取了各种办法。
  1. 对内依托微信互动消除家长内心疑虑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要想让家长发自内心地宣传学校,首先得让他们深入了解学校和认可学校。如今微信群已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为此,笔者上任伊始就督促各班主任在一周内主持完善班级家长群的建设,并亲自带队进入我校初中部学区内的其他小学,在开展宣传的同时建立初中部准新生家长群,同时将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拉进这两类微信群中。微信群的建立,让家长有了深入了解学校的机会,很多家长还与校领导互加微信。如笔者的微信好友在一学期内就激增了1000多人,其中80%左右都是学生家长。借助微信群,学校与家长建立经常性互动,及时解答家长关心的学校师资配备、课程建设、德育管理、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也就家长提出的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如学生食堂饭菜口味不佳、教师接待家长态度生硬等进行有效整改。虽然这一过程很辛苦,但却能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变化和诚意,他们也逐渐对学校产生了信任,建立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对外借助媒体平台宣传学校办学成果
  学校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对外宣传。在开展家校沟通过程中,我校适应时代特点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将学校的各种改革举措,尤其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课程建设、师资配备等内容进行宣传。如2016年12月,我校公众号上的一篇关于学校接受委托管理的文章一经发布,就在长春教育界和家长群内被迅速转发,短短几天内文章浏览量就超过一万。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学校领导和教师还多次参加由吉林教育广播电台和长春市电视台组织的访谈节目,借此传播学校的教育理念,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学校还与省内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邀請他们定期报道学校的办学成果,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良好沟通关系,在2018-2020年间,学校虽然历经异地借址办学、全员启用校车上学、两次使用新建校舍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但在推进过程中都平稳顺利,没有发生任何群体性事件。

二、提供高质量专业培训,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校,家长学历层次差距比较大,孩子隔代抚养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家长缺乏教育常识,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体罚,家庭教育状况堪忧。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结合家校共育的课题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以此提升家长素质,使其更好地胜任家庭教育工作。
  1. 用好线上线下双平台,开展家庭教育理论指导
  学校在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都会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线下培训,对家长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专项辅导。此外,学校还选派有经验的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定期对家长进行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培训。除了线下指导,学校还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子课题“家校共育促进中小衔接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组织全校家长收看相关培训讲座,每期35分钟左右,内容涵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相应指导策略。如通过讲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需要”,引导家长在了解并遵循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教育对策;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巧用记忆规律进行科学复习,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等。   2. 让家长“培训”家长,树立校内的家教榜样
  让家长培训家长,这样的方式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让家长产生信赖感。为此,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品学兼优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参与到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中,通过现身说法讲授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出示范。例如:我校初中部2019届毕业生中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母亲虽然是一位普通农民,平时从事保洁工作,但在子女教育方面却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在母亲的教导下,两兄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非常好,并且成绩优异。在2019年中考中,他们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一人还拿到了当年净月高新区中考最高分。为此,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特意请来两兄弟的母亲,为新生家长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虽然内容朴实无华,却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誉。

三、创造深度参与机会,让家长成为学校事务的共同决策者


  要想让家校之间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就要让家长深度参与各项管理工作,把学校的事变成他们自己的事。在改革伊始,我校就确定了“办净月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发展定位,把“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步成长”作为办学理念,并围绕这些目标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参与到各项重大事务中,以此培养他们对学校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完善机制,让家长参与重大敏感事务的管理
  2016年10月,我校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组织,并邀请具有一定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关心学校发展和班级工作的热心家长担任各项职务,负责家委会的日常工作。三级家委会的建立拓宽了家校之间交流对话的平台,家校合作变得规范有序。现实中,家校矛盾很多时候是由于彼此间缺乏了解和信任产生的,对于如食堂餐品和收费、校服品质和价格、外出研学的商家选择等涉及广大学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学校在管理中不公开不透明,没有让家长亲自参与,那么即使做得再好,也难免会让家长心存疑虑。为此,我校从2016年开始就让家长全面参与到学校重大敏感事务的决策中,如每年的校服招标和厂家选择、校服款式及面料确定,全部由家委会决定;餐饮服务公司的选择、菜品和价格的制定,家委会也有绝对主导权。2020年学校迁入新校舍后,在餐饮公司的招标工作中,学校分别推举50名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评委团用投票器现场选择,并将实况向全体家长直播。这种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打消了家长对学校管理决策的猜疑,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2. 广纳贤才,让家长成为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
  有效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可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匮乏。我校家长群体中藏龙卧虎,各行各业人才比比皆是。为此,学校在各种重大核心工作中都广泛吸纳家长智慧。例如:在学校章程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一些担任大学教授的学生家长就站在更高视角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又如:我校自2016年开始就广泛挖掘家长资源,动员有专长的家长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于是,在广播电台担任主持人、播音员的家长根据职业专长为学生开设小主持人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在大学里负责信息技术工作的家长主动承担校本课程抢课软件的设计开发,为学校解决了技术难题。2020年,学校八个年部开设的76门校本课程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排课完毕,2000多名孩子在家长指导下抢先预订自己喜爱的课程,其盛况不亚于每年“双11”的网购热潮。
  此外,学校也广泛吸纳家长参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如学校为所有班级制作了家长听课证,并做到教学全天候开放,每个班级每天最少有一名家长进校听课并观摩学校的日常管理。这样的制度安排加深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全面了解,使他们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也看到了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增进了家校间的了解和互信。
  几年来,通过家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9-2020年,学校中考最高分不仅超越区内公办学校,也力压长春市许多民办学校和传统公办学校,小学部两个年段在全区举办的质量抽测中由原来的倒数第一分别跃升至第二和第三。随着办学声誉的改善,送孩子到我校的家长络绎不绝,每年新生人数都成倍增长。2021年,我校在校生已达到2100多人,比2016年增加了三倍多。与此同时,学校也先后获得吉林省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实验基地、吉林省中小学美育特色校等多项荣誉,并于2019年被长春市政府评为长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实现了由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的转变。
  (编辑 王淑清)
  注释:①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子课题“家校共育促进中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HA480015-20345)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基于现实问题展开实践研究,构建了育人指向的新型作业体系,使学生减负在作业层面的实践成为可能。首先基于作业育人理念,提炼出优质作业的“四性三化”特质,具体包括启发性、开放性、综合性、迁移性,趣味化、情境化、生活化;其次从构建作业研制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实施指南等方面着力,探索构建区域新型作业设计与实施体系;最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了更综合、更平衡的作业评价机制。  关键词 “双
期刊
“双减”,是治理教育乱象的一剂良方、一记重拳。实践将不断证明,这一举措正当其时,是关键的,而且是有效的。往深处看,“双减”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规律的坚守,教育生态的重建;往远处看,“雙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让这一举措成为振兴中华的重要工程。  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引导人们向往美好、创造幸福。可是,教育中也存在着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不是教育本身所致,而是由人的错误认知和不正
期刊
对比中西方现代教育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下的东西方现代教育都在关注一个共同主题—“全人教育”,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相信,教育应该可以更美好。我们相信:“全人教育”已是东西方基础教育的共同走向  基础教育是每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规划人生发展的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拥有走向社会必备的共同价值观、基础知识、关键素
期刊
摘要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农村学校的自主创新与特色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益民实验中学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开展了“引人入胜”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塑造富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文化,促进农村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农村学校管理;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文华学校小学部以系统思维开展作业设计研究。首先是寻找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根问题”,确立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应设计满足学生发展基础需求和多维需求的作业。其次是通过搭建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设计多维度下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保障各类型作业设计的合理分层,形成作业改革的行动支架。跨学科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综合能力,但同时也给教师指导带来一定
期刊
摘要聚焦作业“减负”的真实困境,基于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探寻作业改革的可行路径。当前中小学作业改革面临科学的作业观尚未形成、完善的作业研究与支持体系亟待构建、高效有序的作业管理体系有待建立等突出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在作业改革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赋能自主、学科综合、分层设计、复盘巩固等方面,未来作业改革需从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视角,从聚焦“量”到关注“质”,从单独击破到系统改善。  关键词 “双减
期刊
期刊
摘要基于北京大学近两年承担的“国培计划”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集中项目实践,总结梳理提升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具体经验。一是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方法,深入挖掘学员有效信息,精准定位培训主题及目标;二是关照教育改革需要、学员自身需求与培训机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培训课程设计;三是尊重成人培训特点,构建融合开放的培训方式和师资团队;四是增强成果预设意识,通过产出高质量的成果突出培训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骨干教
期刊
摘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探索结合学校 “童心教育”理念,以“精准作业设计”为专题开展作业研究与实践。包括系统开展作业管理,引导教师研发作业设计工具,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内容,结合学习标准精准设计巩固提升“短作业”和素养提升“长作业”,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通过精心设计丰富多元的家庭“作业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作业育
期刊
摘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形成家校共同成长的健康生态。一是通过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和家长以学习促行动,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二是全面落实开门办学,通过发挥家长专业优势,汲取家长实践智慧,推动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管理;三是充分落实家校沟通,通过丰富沟通渠道,优化沟通内容,回应学生和家长的多元诉求。  关键词 家校共育;家校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