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的情况。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中学生逃课情况的特点和逃课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
关键词 逃课;调查结果;分析思考
为了解中学生逃课状况,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分别占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
一、调查结果
对回收上来的90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统计。通过统计结果调查表明,中学期间从不逃课的学生占35%。很少逃课的占26%,有时逃课的占23%,经常逃课的占16%。
在9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仅有28%的人确定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常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这是典型隐性逃课。
据此次调查,由于不喜欢任课教师和某学科而逃课的学生占据榜首分别占15%和13%,由于学校管理不严、上网、老师不经常考勤、对上课无兴趣等原因而逃课的学生分别占11%、9%、11%、10%;其中选择其他原因的学生占5%。
二、分析思考
1,中学生逃课状况的特点分析
(1)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高一学生逃课率为10.6%,高二学生为13.3%,高三学生竟为16.9%。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当学生不堪重负时就会选择逃课。
(2)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逃课率明显低于其它学科
本次调查中,语、数、外三科逃课率为9.6%,其它学科为13.2%。
(3)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1%较低,而大专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达到15.6%;在年龄方面,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0.2%较低,而50岁以上教师的课逃课率最高,达到了18.3%。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教师最为他们所接受。
(4)班主任的课比其他任课教师的课逃课率低
班主任的课学生逃课率为9.3%,非班主任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2.3%,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往接触,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学生就会乐学、上进,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诲,这正是非班主任任课教师所要努力做的。
(5)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人在心不在”的情况不在少数。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隐性逃课”的责任主要在于教师讲课内容沉闷,授课方式落后。
2,中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方面
①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类逃课的学生一般是进人中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②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学科相差较远。③迷恋网络。自制力较弱,好奇心强,难以抵御诱惑,易沉迷于网络。④对任课教师不喜欢。这类逃课学生在学习上多表现为偏科。⑤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2)教师授课方面
①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无艺术性。②讲课方式落后。③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知之甚少。
(3)教学管理方面
①检查力度不够。学校对教学的检查通常只是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人数等很少去检查。②规章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学校对旷课学生的处理是较为严厉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
此外,通过与学生沟通,笔者还注意到其他一些影响逃课率的原因,比如学校课外活动不丰富。
三、解决策略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首先,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做到有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学生逃课及时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逃课多节应全校通报,对违背校规校纪的要坚决处理,做到有检查,有处理结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制度的威慑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培训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兴趣点。
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
逃课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態度问题,实际上是学生个体性格、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以此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逃课;调查结果;分析思考
为了解中学生逃课状况,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分别占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
一、调查结果
对回收上来的90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统计。通过统计结果调查表明,中学期间从不逃课的学生占35%。很少逃课的占26%,有时逃课的占23%,经常逃课的占16%。
在9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仅有28%的人确定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常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这是典型隐性逃课。
据此次调查,由于不喜欢任课教师和某学科而逃课的学生占据榜首分别占15%和13%,由于学校管理不严、上网、老师不经常考勤、对上课无兴趣等原因而逃课的学生分别占11%、9%、11%、10%;其中选择其他原因的学生占5%。
二、分析思考
1,中学生逃课状况的特点分析
(1)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高一学生逃课率为10.6%,高二学生为13.3%,高三学生竟为16.9%。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当学生不堪重负时就会选择逃课。
(2)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逃课率明显低于其它学科
本次调查中,语、数、外三科逃课率为9.6%,其它学科为13.2%。
(3)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1%较低,而大专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达到15.6%;在年龄方面,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0.2%较低,而50岁以上教师的课逃课率最高,达到了18.3%。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教师最为他们所接受。
(4)班主任的课比其他任课教师的课逃课率低
班主任的课学生逃课率为9.3%,非班主任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2.3%,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往接触,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学生就会乐学、上进,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诲,这正是非班主任任课教师所要努力做的。
(5)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人在心不在”的情况不在少数。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隐性逃课”的责任主要在于教师讲课内容沉闷,授课方式落后。
2,中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方面
①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类逃课的学生一般是进人中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②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学科相差较远。③迷恋网络。自制力较弱,好奇心强,难以抵御诱惑,易沉迷于网络。④对任课教师不喜欢。这类逃课学生在学习上多表现为偏科。⑤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2)教师授课方面
①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无艺术性。②讲课方式落后。③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知之甚少。
(3)教学管理方面
①检查力度不够。学校对教学的检查通常只是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人数等很少去检查。②规章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学校对旷课学生的处理是较为严厉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
此外,通过与学生沟通,笔者还注意到其他一些影响逃课率的原因,比如学校课外活动不丰富。
三、解决策略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首先,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做到有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学生逃课及时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逃课多节应全校通报,对违背校规校纪的要坚决处理,做到有检查,有处理结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制度的威慑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培训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兴趣点。
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
逃课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態度问题,实际上是学生个体性格、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以此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