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散文教学探微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性散文是近几年来中考出题入选率很高的文学体裁,这种体裁以叙事为主,其特点是:叙事情节不要求完整但很集中,写人形象不要求丰满但要鲜明。取材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变,行文的跳跃性大,学生学起来难度很大,往往一下子捉摸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也不易领会它的艺术特色,从中概括出它的思想意义,所以要学好也是不容易的。
  但是,叙事性散文不管它运用怎样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总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寻的,而这规律正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南宋岳飞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门,开箱子,到处找东西。”那么在叙事性散文的解读中,学生怎样才能找到开门、开箱子的金钥匙呢?我的做法是:“三抓”’“两结合”。
  1.抓点体现在“导”上
  1.1 抓文眼,明中心。“文眼”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只言片语,即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眼”多为议论抒情或象征比喻的语句。
  大凡优秀的散文都设有“文眼”,只是所设位置不一而作用而别而已,叶圣陶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这便告诉我们“文眼”是我们把握作品思路,理解全篇思想内涵和篇章结构的“路标”。“文眼”在篇首,领起全文举纲张目;在篇末,收束全文,卒章显志;在篇中则承上起下贯神通络。
  例如:杨绛的散文《老王》篇末:“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文眼”揭示深刻,发人深思。回忆性叙事散文《背影》中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一句点破了“背影”的题旨,又为全文设了悬念。“文眼”在文章中均起到了聚神、构篇、创造意境、抒情言志、明理的作用。
  所以,阅读散文要找“文眼”,只要找到了文章的文眼,就把握了文章的“钥匙”
  1.2 知情节,理线索。知情节指的是文章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哪儿是祥写,哪儿是略写,哪儿是细节描写。其中的细节描写有许多不可言喻的作用,虽然它不能把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连同某个人物性格的几个方面或作品中整个故事结构的全部功效完全负担起来,但是,许多有力的细节描写能够保证一篇作品的完美,这正如许多健康的细胞可以保证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一样。高明的作家往往只用一二个简洁的细节描写,就能描写出时代的气息、人物的性格、同时也能够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取得“一石双鸟”的艺术效果。例如:《背影》中作者抓住了父亲平时走路“蹒跚”、身体“肥胖”的特征,买橘子过铁道时“探身”“缩”“爬下”“微倾”等这些细微动作突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从而突出了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
  “理线索”就是理清课文主线,明确课文架构。理线时要注意抓住扣题的关键词语句,例如《背影》一文,开篇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篇中说: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篇末说:“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一词贯穿全文,紧扣文章主题。
  理清线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持破题的疑点追寻主线;抓起结构作用的语段或句子;抓照应前后语段的词语。
  1.3 品语言知特色。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作品的思想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感悟,能否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我在教《背影》时,有个同学就说:我只要读到作者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时,就想起父亲扛着行李送我上学的情景。的确学生从作品中品悟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味,悟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之情,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所盼望的最佳效果。还有品语言能使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风格,如《背影》一文语言简洁、朴素,送别儿子时所说的四句话,粗看似乎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句句话中都有丰富的“潜台词”。父亲默默的不善言语的性格,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的心理,以及对前途隐含的忧虑,对儿子深深的爱意,都渗透在字里行间。有如《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质朴而典雅,精辟而又畅达……这些不但要品,精彩的语言还要背下来,模仿着写。
  2.抓面体现在“读”上
  古人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之”。……明理人不难看出,不管是“义自现”还是“笔有神”都离不开一个“读”字,可见“读”在“读写听说”中当然是重中之重了。
  所以叙事性散文的教学要在“导”上做文章,读中下功夫,读出情、读出势、读出味,再现作品所营造的环境与氛围,同作品产生共鸣,在课堂上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集体朗读或独立阅读一些精彩语段。朗读的方法如:解疑法、分组法、齐读法、独读法、计时法、联想法、模仿法、表演法、交替法等等。
  3.抓用体现在“写”上
  语文教学的归宿是作文,读是为写,写需要读,读写之间在训练的“细水长流”互相联系,互为驱动,以达到学生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读是写的准备,写是读的再现和升华,二者结合才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巴金说:“写吧,只有写才会写”。鲁迅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注明着应该怎样写”。
  当然“读写结合”的关键是寻找最佳结合点,据具体篇目而定,例如:我在教《父亲的地图册》这篇散文时,在“拓展延伸”的板块中布置这样一道题: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亲肯定也给予了你许多的关爱,想一想,其中的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写出来与大家交流。课后作业将其扩写为一篇五百字的大作文。
  综上所述,我们在叙事性散文的教学中抓点、抓面,导学结合,读写结合,实践证明,这是学好散文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当今的教育界也正流行着“为迁移而教”这一极有吸引力的口号,我们只有科学的运用学法指导,才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本体,才符合母语教学的规律,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像这样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再让他们用自己把握的钥匙去开启未知的锁,是课堂教学“满堂灌”不可替代的,难于获得的。我所采取的解读叙事性散文的金钥匙仅是第一步,有待于再进一步实践、开拓、进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以此自勉。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能力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有重大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起于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的不合主流的东西也充斥了社会。有不少的不健康,甚至是污秽的意识、思想、文化产品等严重地影响着、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净化育人环境,成就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校应倡导“构建中学德育教育体系,立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素质”的德育教育目标。  1.开展“五爱”教育,引导学生行为  为把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
期刊
【摘要】  在职本科教育的质量问题是每个高校在对在职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就这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在职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在职教育是在职人员以公司员工的身份或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高校的学习,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方式。目前的在职本科教育出现: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过程形式化、培养方式单一、评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就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探索。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生物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把握好课堂导入,开启兴趣的大门  1.1 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生物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的第一节生物课,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重头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口
期刊
【摘要】  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因此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学高 师 德 范  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因此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孔子曾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也是教师检查和诊断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精心设计提问,是构成整体教学设想的重要内容。提问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质量和注意提问的覆盖面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不可分割的,思对学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提问的方式,注意问题的质量和数量。教师不宜满堂问,也
期刊
“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提问,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带入一种预欲研究未知问题的情境中,造成一个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