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托潮州市体育专业学生在潮州部分地区实行体育指导工作,提出对高校体育义工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专业 体育义工 建设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丰富的物质条件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同样也带来人体身体结构和机能的退化,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现代文明病。人们身体和心理疾病呈现蔓延趋势和低龄化的态势。即使是居民的健身意识也有所加强,人们的亚健康上升趋势幅度还是有所提高。本文以潮州市为例,潮州市处于粤东,其地理环境优越,以园林城市为著称。相比于广东其它城市,潮州市的空气、水质等质量良好。同样潮州市居民的体质指数、潮州、肥胖以及高血压的都发生率都低于其他地区[1],提供公共服务本应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介入,但随着居民需求多元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已不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将体育义工组织纳入纳入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促进其成为体育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者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潮州市体育义工的“零”状态
近年来,义工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义工的服务范围不应仅仅限制于校园、街道清洁、垃圾回收、种树、收集废品电池等传统的义工服务,我们应与时俱进,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在加大物质硬件体育设备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科学的锻炼手段——“软”服务的配备。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广州恒大球迷追棒的热潮以及当地“恒大城”房地产开发商以体育健全的配备体验方式等活动对潮州市民的健身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当地为了呼应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内容明确指出:“全面开展曾是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质,把建设管理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任务和领会并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潮州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对城市社区的的体育设施,但并未能引起政府对体育义工的建设,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唯一所本科高校,目前体育义工的社团或组织是处于“零”状态。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潮州市社区的体育义工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三、政策建议
(一)以课程引领体育义工建设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辅,提高体育学生的服务思想觉悟
通过建立四年制义工的培养机制,借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义工的运行机制,有效迁移到体育义工建设中,本学院通过制定相关条例文件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理念、内容、成绩评定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根据韩山师范学院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大一为见习阶段,大一新生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观摩义工在社会组织实践操作为主;大二根据自愿原则注册为体育义工,课程内容以校园实践为主,以服务学校健身房、普院学生等为主;大三大四以社会服务实践为主,例如居民住宅区、健身俱乐部甚至可以与其它城市社区或俱乐部建立良好的关系基地进行实习。
(二)激发大学生自愿服务的动机,加强体育义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与满意程度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的义工群体,思想正处于启蒙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动机、个性、态度、价值观作为作为一种隐性、潜在的思想资源,是驱使大学生义工的参与体育义工服务行为的内在动力。第一,对体育大学生从事义工工作动机的激发,动机激发是促使体育大学生义工自觉、自愿奉献的行动的首要任务。从事义工动机的强烈和保持与个人愿望的表达值、人际交往、职业取向、个人成长、外部奖励、社会身份等因素都有关。第二,可以通过给高质量服务队伍的体育义工团体或者个别优秀的体育义工颁发奖章相关证书和个性的学术服务奖。
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加倾向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丰富,它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密切联系。义工的服务行为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奉献服务精神,同时给自身带来心灵上满足与愉悦感。体育大学生对所从事的义工信任或从工作获取愉悦,在一定程度推动体育义工的建设进程加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进行思想熏陶,塑造积极的人观、生社会价值观,提升其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第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对他们良好的服务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认可。第三,营造互助、友爱、亲切、团结的大家庭氛围。
(三)将体育义工建设纳入教学社会实践规划
第一,可以通过建立体育学专业的“体育义工”实践基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者通过对“体育义工服务”与专业的符合程度和对该专业的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提高体育义工的服务质量;第二,例如,给每位义工的学生发放“体育义工服务卡”主要记载义工的时间、事件、地点、社区群众的对该次服务质量,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记入档案;第三,通过组织或协助大型赛事的举办、“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体育义工的实践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体育大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的重要途径。第四,体育义工明星与大型赛事所获名次、奖学金、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中获得相等的待遇,学院应优先推荐就业,通过提升学生就业率,鼓励学生参加到体育义工建设中。
(四)与居民委员会或健身俱乐部建立并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大学生担任城乡居委会主任的“社区助理”或者通过每学期的实践课程在健身俱乐部担任义工健身指导员,使大学生的义工在社区或俱乐部的服务更加常规化、定期化、全面化、制度化。社区作为体育义工服务主要平台,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基地,具体包括体育服务的需求大小、信息交流以及服务反馈等。信息的流通,体育义工实践途径拓展与落实程度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能否保持与社会组织保持高效、友好的合作关系。
(五)建立体育义工服务站,完善体育义工管理系统
建立体育义工服务站的目的是把学校、社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的系统,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多方协调系统,有助于培养体育义工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监督工作机制,保证体育义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制度保障
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关于体育义工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建设滞后,体育义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首先,我们应加强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宏观上给予指导,但避免过多的干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可以通过市场、企业等组织公益资金的引入,全面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增加体育义工的数量以满足社区需求;其次,政府对于体育义工的界定、服务范围与对象以及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最后,体育义工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体育义工活动的开展经费来源单薄,政府需要给予经费的支持和购买体育义工的服务,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解决个人基本生活问题才能保障体育义工建设的可持续性。学校、事业单位、政府等相关社会组织不仅要满足基本物质保障,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社会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认可。每一名义工都期待从事的事业是得到社会的认同的。大力借助媒体舆论的多渠道、多场合、多媒介,如微信、QQ、微博等手段进行宣传,提高义工的声望和地位,积极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建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社区、政府等社会组织应加大力度宣传对体育义工的认可并协调好社会、政府、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杜晓兵.城市老年人闲暇体育行为动机调查与分析——以潮州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22(4):24-26.
[2] 徐从德.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义工组织管理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2-56.
关键词 体育专业 体育义工 建设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丰富的物质条件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同样也带来人体身体结构和机能的退化,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现代文明病。人们身体和心理疾病呈现蔓延趋势和低龄化的态势。即使是居民的健身意识也有所加强,人们的亚健康上升趋势幅度还是有所提高。本文以潮州市为例,潮州市处于粤东,其地理环境优越,以园林城市为著称。相比于广东其它城市,潮州市的空气、水质等质量良好。同样潮州市居民的体质指数、潮州、肥胖以及高血压的都发生率都低于其他地区[1],提供公共服务本应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介入,但随着居民需求多元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已不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将体育义工组织纳入纳入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促进其成为体育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者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潮州市体育义工的“零”状态
近年来,义工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义工的服务范围不应仅仅限制于校园、街道清洁、垃圾回收、种树、收集废品电池等传统的义工服务,我们应与时俱进,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在加大物质硬件体育设备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科学的锻炼手段——“软”服务的配备。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广州恒大球迷追棒的热潮以及当地“恒大城”房地产开发商以体育健全的配备体验方式等活动对潮州市民的健身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当地为了呼应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内容明确指出:“全面开展曾是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质,把建设管理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任务和领会并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潮州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对城市社区的的体育设施,但并未能引起政府对体育义工的建设,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唯一所本科高校,目前体育义工的社团或组织是处于“零”状态。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潮州市社区的体育义工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三、政策建议
(一)以课程引领体育义工建设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辅,提高体育学生的服务思想觉悟
通过建立四年制义工的培养机制,借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义工的运行机制,有效迁移到体育义工建设中,本学院通过制定相关条例文件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理念、内容、成绩评定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根据韩山师范学院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大一为见习阶段,大一新生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观摩义工在社会组织实践操作为主;大二根据自愿原则注册为体育义工,课程内容以校园实践为主,以服务学校健身房、普院学生等为主;大三大四以社会服务实践为主,例如居民住宅区、健身俱乐部甚至可以与其它城市社区或俱乐部建立良好的关系基地进行实习。
(二)激发大学生自愿服务的动机,加强体育义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与满意程度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的义工群体,思想正处于启蒙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动机、个性、态度、价值观作为作为一种隐性、潜在的思想资源,是驱使大学生义工的参与体育义工服务行为的内在动力。第一,对体育大学生从事义工工作动机的激发,动机激发是促使体育大学生义工自觉、自愿奉献的行动的首要任务。从事义工动机的强烈和保持与个人愿望的表达值、人际交往、职业取向、个人成长、外部奖励、社会身份等因素都有关。第二,可以通过给高质量服务队伍的体育义工团体或者个别优秀的体育义工颁发奖章相关证书和个性的学术服务奖。
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加倾向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丰富,它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密切联系。义工的服务行为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奉献服务精神,同时给自身带来心灵上满足与愉悦感。体育大学生对所从事的义工信任或从工作获取愉悦,在一定程度推动体育义工的建设进程加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进行思想熏陶,塑造积极的人观、生社会价值观,提升其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第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对他们良好的服务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认可。第三,营造互助、友爱、亲切、团结的大家庭氛围。
(三)将体育义工建设纳入教学社会实践规划
第一,可以通过建立体育学专业的“体育义工”实践基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者通过对“体育义工服务”与专业的符合程度和对该专业的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提高体育义工的服务质量;第二,例如,给每位义工的学生发放“体育义工服务卡”主要记载义工的时间、事件、地点、社区群众的对该次服务质量,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记入档案;第三,通过组织或协助大型赛事的举办、“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体育义工的实践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体育大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的重要途径。第四,体育义工明星与大型赛事所获名次、奖学金、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中获得相等的待遇,学院应优先推荐就业,通过提升学生就业率,鼓励学生参加到体育义工建设中。
(四)与居民委员会或健身俱乐部建立并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大学生担任城乡居委会主任的“社区助理”或者通过每学期的实践课程在健身俱乐部担任义工健身指导员,使大学生的义工在社区或俱乐部的服务更加常规化、定期化、全面化、制度化。社区作为体育义工服务主要平台,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基地,具体包括体育服务的需求大小、信息交流以及服务反馈等。信息的流通,体育义工实践途径拓展与落实程度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能否保持与社会组织保持高效、友好的合作关系。
(五)建立体育义工服务站,完善体育义工管理系统
建立体育义工服务站的目的是把学校、社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的系统,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多方协调系统,有助于培养体育义工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监督工作机制,保证体育义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制度保障
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关于体育义工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建设滞后,体育义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首先,我们应加强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宏观上给予指导,但避免过多的干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可以通过市场、企业等组织公益资金的引入,全面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增加体育义工的数量以满足社区需求;其次,政府对于体育义工的界定、服务范围与对象以及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最后,体育义工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体育义工活动的开展经费来源单薄,政府需要给予经费的支持和购买体育义工的服务,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解决个人基本生活问题才能保障体育义工建设的可持续性。学校、事业单位、政府等相关社会组织不仅要满足基本物质保障,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社会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认可。每一名义工都期待从事的事业是得到社会的认同的。大力借助媒体舆论的多渠道、多场合、多媒介,如微信、QQ、微博等手段进行宣传,提高义工的声望和地位,积极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建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社区、政府等社会组织应加大力度宣传对体育义工的认可并协调好社会、政府、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杜晓兵.城市老年人闲暇体育行为动机调查与分析——以潮州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22(4):24-26.
[2] 徐从德.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义工组织管理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