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危机的自我救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前赤壁赋》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尽管教师可以理性地分析此文的诸多艺术特色,如: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情感经历乐——悲——乐的转变;语言优美、流转如珠,等等。这些要素固然是《前赤壁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恐怕也是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的必备要素。《前赤壁赋》的个性在哪里,其实还在于苏轼在其中流露的对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和其创作《前赤壁赋》时痛苦而深挚的情感能够打动人。可是,难点在于,要学生从情感认同的角度来认同这一散文佳作往往会很困难,也就是说,学生很难从情感上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苏轼的心境和心情。
  造成学生与该文情感沟通障碍的原因在于:作者在文章当中并无一处真实的文字描写他当时的处境,也无一字袒露他的真实情感,相反采用一种近似闲笔的怀古伤今、吟风弄月的文字,在貌似空泛的人生短暂、历史无情的情感抒发中结构篇章。正是这种“微言大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尽察其核心。
  苏轼这样写当然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乌台诗案”骤然而来,一下把苏轼推向政治斗争的浪尖潮头。苏轼怀抱必死之心,却又绝处逢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侥幸捡回性命,被贬黄冈。名为团练副史、朝廷命官,实际就是囚徒、政治犯。在这样到处有耳目布控的情况下,刚刚领教祸从口出的苏轼,当然不敢再用丝毫锋利的文字表达自我。于是,《前赤壁赋》就只能以空泛的、甚至稍嫌有点刻板的文人情感示人。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无关痛痒的文字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暗流汹涌,苏轼当时的痛苦和绝望到底达到何种程度。这一切都要到苏轼的相关文字和《前赤壁赋》中去寻找答案。
  苏东坡在黄州时的生活状态,已在他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写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说“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以死矣”。可见苏轼当时是多么的韬光深藏,惊惧不安。
  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矛盾错综复杂,对仕宦的反思,对人生的悔悟,对岁月耗蚀、生命荒废的焦虑,特别是现实的压抑、折磨,自我尊严的沉重失落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创痛交织纠结在一起,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之中。由是看来,苏轼的《前赤壁赋》就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苏轼在信仰发生危机、心灵处于崩溃边缘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真可谓“字字看来都是血”。把苏轼的真实情感定位到这种层次,《前赤壁赋》对现代人来说就有了不能不读、甚至针对性极强的时代价值。
  现代社会,人的精神问题和疾病比苏轼那个朝代显得更为突出。焦虑、忧郁、萎靡、空虚等不健康情绪困扰着人们,“抑郁症”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和癌症一起成为人类的两大杀手。《前赤壁赋》恰恰是讲述“一次精神危机的自我干预和排解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学习《前赤壁赋》,既能体会苏轼精神灾难的深重,又能学习他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的方法。
  我们再从文中来求证苏轼情感的深刻危机。文学家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产生了文学作品,正所谓“文为心声”。《前赤壁赋》虽然行文非常曲折隐讳,但也能窥见一斑: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文中最集中说明“客人”悲从何来的文字。概括起来看,苏轼的痛苦大概来自:一、人和人相比。曹操、周瑜都曾驰骋疆场,建立过丰功伟绩,真是一代英雄,一代风流;而“我”此生此世恐怕只能出入江湖,默默无闻了。二、人和物相比。即使是英雄,都难以逃脱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何况你我这等平庸之辈。在浩渺无穷的宇宙、亘古常新的月亮和流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短暂和脆弱。
  我们应当深入体会作者潜藏期间的绝望情绪。作者的两个痛苦分别显示出他正在经受着两重虚无的考验:一是人生价值的虚无,一是生存的虚无。历来的哲学和宗教,无不是为了解决价值虚无和生存虚无的问题。苏轼在人生价值标准上,以儒家“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要求自己。短暂一生如果能够有利于江山社稷,有益于黎民百姓,也就不枉此生了。可惜的是,处在人生第一个重大政治灾难当中的苏轼认为此路几乎是行不通了。功业无望,年过不惑的苏轼在如此困顿之中自然想到了生命终结的一天,生存的虚无感油然而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诗文中表现的“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而是对整个人生,对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舍弃。……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感喟,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透露出来的”。①
  以上论述可以见出创作《前赤壁赋》时,苏轼处在人生信仰崩溃的边缘,只有积极自救,方能过此悬崖。苏轼的救赎之道分别是:以老庄的“不变”理论应对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以审美化的人生追求抵抗容易使人气馁的儒家价值信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东坡易传》中谓“所谓变化者,未尝不出于一(道)”。作者先沿水月的现象之变而溯源至不变之本体,水月都是道在形下层面的呈现,但天一生水,水上通于道、下达于物,出于有无之间故几于道。以老庄的理论看来,人和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外化,道的子民,他们以千差万别的殊相显现于世,究其结果,却不过殊途同归,同归于道和清静,这是他们根本所在。正因如此,物我的差别就是暂时的、表象的、非真实的,也自然用不着伤感了。儒家建构的价值信仰既然高不可攀,苏轼决定以审美化的人生作为自己的追求,也就是共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乐以忘忧。苏轼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心灵伤痕累累,却在自然山水中获得安慰、抚平创伤,这是中国文人惯用的救赎之道,苏轼把它运用得十分圆熟。
  当然,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等问题作形而上的思考,不是一次就能想清楚,想透彻的,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就像伴你终身的恋人或魔鬼。②正因如此,《前赤壁赋》中流露的困惑和痛苦,在同时期其他作品中仍然存在,在苏轼后来诗文中也有。但是正是一次次的积极自救,苏轼在晚年遭遇到更大的政治打击时,已经能够泰然处之,风雨不动。也就是说,苏轼在半生颠沛流离的经历中历练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苏轼哲学”,这种哲学往往被学者概括为:苏轼儒、道、佛兼收并蓄,失意时每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状态。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几近完美的知识分子人格”③。■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②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精选》,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③林语堂《苏东坡传》,山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其他文献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串讲法一直占据讲坛,叶圣陶先生早就批评过的那种逐字逐句翻译讲解的私塾式的教法依然盛行。这种教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极为不利。笔者近年来在教法改革上作了一些尝试,设计了如下三种课型:    一、自读引导课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学生,就是要在“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由于文言文产生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聋校同普通学校一样,而且更迫切需要充分给学生学习有声语言的机会,这对教师的范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由于观念上的偏差,聋校的教师范读得太少了。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听不好,精彩的范读一点也不起作用,讲读课
期刊
相思是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而以相思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或许正应了韩愈那一句话: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闺怨相思,离愁别绪的诗词往往被诗人抒发得淋漓尽致。但诗人在抒发相思情感时所采用的写法却各有迥异。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表现相思时所采用的“揉直使曲”的手法,以飨读者。  清代的文论家袁枚在《续诗品·取径》中云:“揉直使曲,叠单使复,山爱武夷,为游不足……一
期刊
长期以来,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的认识“盲区”,不知语感为何物,认为语感这一概念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培养学生语感是专家学者的事儿,与自己无关。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被摆在了一个重要高度。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其实语感并不神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
期刊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化的技术为阅读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阅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方式,更多地运用超文本阅读方式,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当今超文本的制作强调了一种大众文化意志,大众的感官取悦性已经超过了客观性的维度。  当今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对高高在上的知识阶层的不屑,不可避免地受到由大众媒体造成的文学世俗化、直观化和感性化
期刊
很多人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仅限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认为格调明快清朗,无论怎么品,也难以品出物境的幽雅、蒙眬、幽静之美。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应在了解作者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爱好和际遇的基础上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去伪存真。下面,根据我在教学中的理解,浅要谈一谈《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先说说“政治附会说”和“曲高和寡论”。功利主义和极“左”思想的长期影响,使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流失殆尽。人们把文
期刊
鸿雁群居水边,飞时一般排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它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代书信。鸿雁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意蕴丰富。诗词作者常常借它抒情言志,折射出美好的人性光辉。在此仅就苏轼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析。    一、托鸿雁传书,抒发苏轼深切浓烈的思亲怀乡之情。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苏武传》,古典诗词常用这个典故。苏轼词
期刊
良好的写作状态,是指写作主体不仅有强烈的写作欲望,有许多东西要表达,而且打开了表达的思路,知道如何表达。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文章就会水到渠成,“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而不是被动地“挤”出来的。但学生一般不能自发地进入这样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引导,这种过程实际上正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师生间生命互动的过程。  互动之一:情感体验与交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
期刊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体的运动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艺术。通过诗的描写来表现飘逸的体态、轻盈的舞姿,这是相当困难的。乌兰诺娃的舞蹈是极高超的艺术创造,人们在观赏了她的表演之后,往往只能感受其身轻如燕的灵巧动作,却难以言传其艺术真谛。艾青的《给乌兰诺娃》一诗却以传神妙笔写出乌兰诺娃表演艺术的美。  作者一起笔就连用两个比喻,把人的舞蹈身段的柔软程度比喻为“云”,而把其轻盈姿态比喻为“风”。云是淡淡的白云,漂
期刊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