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有声胜无声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聋校同普通学校一样,而且更迫切需要充分给学生学习有声语言的机会,这对教师的范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由于观念上的偏差,聋校的教师范读得太少了。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听不好,精彩的范读一点也不起作用,讲读课文时敷衍了事。这样的语文教学压抑了聋生的朗读的兴趣,剥夺了他们对美的感悟,又何谈语文教学的效益!因此,聋校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范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一、教师范读有助于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
  
  聋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是“依文学语,文语并进”。他们在读书谈话的方面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动口、运用发音器官的表现欲,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感受教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便于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聋生大多数是喜欢听(看)教师读书的。因为教师的范读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到如画如诗的意境中,而且可以给学生展示标准的口型,让聋生模仿发音,得到口语矫正的机会。
  指导聋生学习语文有许多方法,教师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他们同样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矫正和感染的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生动,学生听(看)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会提高。教师如果能经常动之以情地范读,就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使学生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
  
  二、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聋生的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包括对口型的正确记忆和发音器官的合理运用,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内容感悟。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去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范读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很好的阅读语感的训练。
  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看(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可以说,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眼),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聋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有助于聋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三、教师范读要有选择性
  
  教学生读课文,一要让他们读正确,二要让他们读好。在聋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聋生矫正发音、正确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为此,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吃透教材和熟悉学生的发音状况、阅读心理等,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和文章特色,充分了解阅读水平与教材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作好范读准备,包括要选好范读的内容和把握范读的时机。
  当聋生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内容,加上一些生字、新词,要很好地读下来会有一定困难。有些课文虽然能读下来,但对中心段落或重点部分还读不好,因此,要具体了解哪些课文学生容易读,哪些课文学生读起来困难,确定好指导的重点,作好范读的准备。教师通过课文朗读示范,应能够化解学生的发音困难和学习疑点,帮助学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在范读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包括发音技巧,矫正发音习惯,注意词句连贯,把握对话语气和读书姿势等。老师要认真备课,自己先要把课文学好,并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
  对聋生的朗读要求,通常分正确的读、流畅的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几种。其中要求聋生读正确和读出感情,困难相当大,尤其少不了教师的范读矫正。特别是低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范读更为重要。像一些童话和寓言故事,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范读,老师通过准确朗读、不厌其烦的范读,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重音、停顿、节奏、表情等知识;另外,一些情感浓郁的散文,同样也需要教师范读的指导。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技巧,把课文读正确,读出感情。
  
  四、避免教师范读的误区
  
  教师的范读是为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作铺垫的,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示范,纠正学生的发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动口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以自己的情感代替学生的感受,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学生的领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代言人。这样的范读,就成了教师一味煽情的过场表现,这样的教学,就成了教师作秀、学生观看的演出了。
  总之,语文教学仅仅靠泛泛的讲解,是无法达到高效目的的。为了让聋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我们多一些范读的尝试吧!我们深信,通过正确的、优美的示范,一定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说话)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水平和能力,不折不扣地完成教材的要求。
其他文献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一    友情,正如亲情、爱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可贵、最纯粹的情感之一。拥有知己,相伴友情,是我们芸芸众生在漫漫人生和寻常生活中的美好愿望和孜孜追求。  事实上,在从以“诗经”、“楚辞”为开端的奔流不息的中国古典诗词长河里,对友情的吟
期刊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早期作品。多年来,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作家不是从正面描写生活的洪波巨澜,而是采撷时代激流中的一朵浪花,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去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云,以及人民解放战争必胜的内在动因。  作品三个片段,互相映衬,环环相扣,情节发展自然,剪裁紧凑严密,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全篇柔美、清新、俊逸,仿佛一支悠扬的小夜曲,给读者以审美的情趣。    一、赶
期刊
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下面是全校组织的一次听课比赛中一位老师的授课教学。    一、游戏导入,激趣激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叫做“闯三关”。通过这次活动,比一比,哪组同学头脑灵活,思维反应
期刊
人禀七情,往往因物兴感。而一代一代的文人,其观察力、判断力、感悟力也往往更加敏锐,他们借助诗文,将自己心底的顿悟表现出来,使读者产生共鸣。读着古人尽态极妍的诗文,我们仿佛在倾听古人深情脉脉的诉说,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古人内心情感的脉动,领略到了古人久炼思想的锋芒……  一代一代文人的咏叹,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现象,“乡土文化”便是其中最耀眼最动人最长久的一种。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与陶方宣的散文《鱼鳞
期刊
一、课文简析    广东版必修二《渐》一文由浅入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寓言故事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即借“渐”这一现象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做一个“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课文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易懂。  (二)通过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
期刊
在一次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愁眉紧锁,表情迷茫,时而托腮凝思,时而低头写画,百无聊赖地翻几页书,然后长叹一口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为何气氛如此沉闷?为何学生如此为难?了解语文教学的人一定猜到了,这是在上作文课。作文历来是老师和学生最头疼的,有的学生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翻出《优秀作文大全》、《作文宝库》等来临时抱佛脚。究其原因,无非是缺少素材,缺少热情和体验。而现如今,要想激起
期刊
我曾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杜十娘去意已决,投江前还要刻意妆扮?”“刘兰芝自遣前妆扮得‘精妙世无双’时是什么心情?”等问题,却很少学生能较清晰地阐释其中的审美意义,既对宝黛木石前盟以泪报恩无动于衷,也无法理解李甲既已痛悔大哭,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年左右的语文教育,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薄弱。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素养
期刊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语言,而古典诗歌更以其表达的陌生化给今天的中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隔膜。因此,读懂古代诗歌,首先有一个扫除文本障碍的问题,这是走进文本的基础;同时,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主要依托于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赏析,离不开对古人遣词造句、匠心独运的体会。因此,古诗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切入点和依托点。可是当前
期刊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篇幅短小,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值得探讨的问题也非常丰富,虽系文言文,语言却较通俗,学生借助工具书可以很快扫除文字障碍,非常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尝试。    【教学理念】    与现在流行的以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感悟或评价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课堂相比,这个案例可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我们这里
期刊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串讲法一直占据讲坛,叶圣陶先生早就批评过的那种逐字逐句翻译讲解的私塾式的教法依然盛行。这种教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极为不利。笔者近年来在教法改革上作了一些尝试,设计了如下三种课型:    一、自读引导课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学生,就是要在“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由于文言文产生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