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试教了《爱如茉莉》这一课。首先是解读文本。它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用质朴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其中作者着力描写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挚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的心灵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文章事小而情深,感人至深。
其次是确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除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外,重点就是品味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无奇的亲情。教学难点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抓住细节,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实际学情是什么?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付出的爱少,索取的爱多,在他们的眼里很少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细节——爸爸对妈妈、妈妈对爸爸、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
第一次尝试:遍插茱萸少“一人”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和学情,第一次教学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上课伊始,从朗读重点词“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开始。
师:这三个词都是描写茉
莉花的,茉莉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没有牡丹那样华丽,它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可是妈妈却认为爱如茉莉,当映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
生:这也叫爱。
师:如果给这句话加个标
点应该加什么?
生:问号。
师:意思是说——
生:这不叫爱。
师: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映儿却说“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是什么让映儿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此刻相信每一个学生心中都会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的预案是:《爱如茉莉》的真正价值在于揭示了爱的本真:平平淡淡才是真。轰轰烈烈的爱是美的,但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爱,如果你用心感受爱,也懂得付出爱,那么你的人生常伴温馨。也正基于此,才有了映儿的从“这也是爱”到“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精神成长。
这时,我抓住时机出示了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
是什么让映儿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变化?真爱和茉莉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用心品读课文的第6~16自然段,画出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并在画出的句子旁边写出感悟。
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我的追求是“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后小组汇报,全班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抓住文中的细节。例如课文的第7自然段,一生说:“从这段文字我读出了妈妈对爸爸的爱,我抓住了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当学生说出这样的感受时我有些惊讶了,类似这种回答还有许多,都需要教师一次次追问。这样,课堂问题多而碎,学生理解肤浅,教师苦不堪言,当时我也不知接下来应该怎样处理。抓住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父母与映儿之间平淡无奇却深厚的亲情是本课的重点。通过第一次的教学,我意识到学生对于感受亲情大体只能理解到“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课后便开始思索,为什么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这些大而化之的语言上,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感受不到更读不出更深刻的东西呢?左思右想之后,答案终于出来了——学生没有抓住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第二次尝试:小荷才露尖尖角
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次教学设计做了以下调整:切入不变,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找到的第一处细节——课文的第7自然段。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你呆会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
师:同学们找到没?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师:在妈妈心里,生病和吃饺子哪个更重要?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强调的是哪些词语?
生:“记住”“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他会吃不下的”这几处。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妈妈对爸爸怎么样?
生:我读出了妈妈很关心
爸爸。住院了也不让爸爸知道,想等爸爸吃完饺子再告诉他。
生:我还读出了妈妈对爸
爸的体贴。妈妈怕爸爸知道了吃不下饭。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到位。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绘声绘色地读)
师:此刻你们抓住了文章
的细节。
(师出示关于“细节”的介绍: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可以是一段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会意的眼神……)
这样做不单是给细节的一个简单的定义,还有对文章中細节的暗示,也可以说在这埋下了一个品读课文的伏笔。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先给学生一个拐杖,先扶着他们走一段,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一过程由扶到放,虽然学生接下来找细节找得很准,读得也很到位,结果下课铃打响了,课还没上完。课后笔者又在思索: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课会上不完?深入思考之后,笔者有了答案:教学第一处找细节部分,学生还是和第一次一样,回答得没有逻辑性,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三次尝试:千凿万锤出深山
上课伊始,在默写重点字词“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后,我这样过渡:
师: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
这三个词语?
(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师及时表扬总结。)
师:读得真好。这位同学读出了词语饱含的感情,突出了细节。读词语我们要关注细节,读文章也一样。什么是细节呢?
此时便把细节的介绍出示给学生,在研读课文内容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有利于学生找到细节。这样学生心里更敞亮,目的更明确。再加上我之前提出的统领课文的大问题“是什么让映儿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变化……感悟”后,在小组交流时,为了学生表达更有序,更加节省时间,我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
我会说:我发现了文章的细节是第______自然段,读出来这段,它是________(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从中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给了学生这个框架之后,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了,发言更准确,说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例如一位学生找到第9自然段时是这样说的:
我发现了文章的细节是第9自然段,(学生抑扬顿挫地读出环境描写部分)它是环境描写,从中我感悟到父母之间那种静谧美好的画面,就连初升的阳光也不忍心打扰他们。我还从“悄悄”“探”两个词中读出此处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阳光的小心翼翼、蹑手蹑脚、想进又怕打扰的那种矛盾的情景。
学生此言一出,师生为之惊叹,备课时我也没有想到如此深刻的一层。框架给予了学生清晰的思路,给予了学生灵感,给予了学生如此深刻的体会……这样设计,省下了时间,表达也更加清楚了。整节课也清爽了许多。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不仅很容易抓住细节,而且体会到了什么是真爱。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一环节却在“反复修改处”。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次是确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除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外,重点就是品味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无奇的亲情。教学难点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抓住细节,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实际学情是什么?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付出的爱少,索取的爱多,在他们的眼里很少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细节——爸爸对妈妈、妈妈对爸爸、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
第一次尝试:遍插茱萸少“一人”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和学情,第一次教学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上课伊始,从朗读重点词“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开始。
师:这三个词都是描写茉
莉花的,茉莉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没有牡丹那样华丽,它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可是妈妈却认为爱如茉莉,当映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
生:这也叫爱。
师:如果给这句话加个标
点应该加什么?
生:问号。
师:意思是说——
生:这不叫爱。
师: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映儿却说“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是什么让映儿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此刻相信每一个学生心中都会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的预案是:《爱如茉莉》的真正价值在于揭示了爱的本真:平平淡淡才是真。轰轰烈烈的爱是美的,但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爱,如果你用心感受爱,也懂得付出爱,那么你的人生常伴温馨。也正基于此,才有了映儿的从“这也是爱”到“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精神成长。
这时,我抓住时机出示了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
是什么让映儿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变化?真爱和茉莉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用心品读课文的第6~16自然段,画出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并在画出的句子旁边写出感悟。
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我的追求是“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后小组汇报,全班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抓住文中的细节。例如课文的第7自然段,一生说:“从这段文字我读出了妈妈对爸爸的爱,我抓住了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当学生说出这样的感受时我有些惊讶了,类似这种回答还有许多,都需要教师一次次追问。这样,课堂问题多而碎,学生理解肤浅,教师苦不堪言,当时我也不知接下来应该怎样处理。抓住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父母与映儿之间平淡无奇却深厚的亲情是本课的重点。通过第一次的教学,我意识到学生对于感受亲情大体只能理解到“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课后便开始思索,为什么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这些大而化之的语言上,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感受不到更读不出更深刻的东西呢?左思右想之后,答案终于出来了——学生没有抓住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第二次尝试:小荷才露尖尖角
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次教学设计做了以下调整:切入不变,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找到的第一处细节——课文的第7自然段。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你呆会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
师:同学们找到没?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师:在妈妈心里,生病和吃饺子哪个更重要?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强调的是哪些词语?
生:“记住”“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他会吃不下的”这几处。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妈妈对爸爸怎么样?
生:我读出了妈妈很关心
爸爸。住院了也不让爸爸知道,想等爸爸吃完饺子再告诉他。
生:我还读出了妈妈对爸
爸的体贴。妈妈怕爸爸知道了吃不下饭。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到位。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绘声绘色地读)
师:此刻你们抓住了文章
的细节。
(师出示关于“细节”的介绍: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可以是一段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会意的眼神……)
这样做不单是给细节的一个简单的定义,还有对文章中細节的暗示,也可以说在这埋下了一个品读课文的伏笔。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先给学生一个拐杖,先扶着他们走一段,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一过程由扶到放,虽然学生接下来找细节找得很准,读得也很到位,结果下课铃打响了,课还没上完。课后笔者又在思索: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课会上不完?深入思考之后,笔者有了答案:教学第一处找细节部分,学生还是和第一次一样,回答得没有逻辑性,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三次尝试:千凿万锤出深山
上课伊始,在默写重点字词“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后,我这样过渡:
师: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
这三个词语?
(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师及时表扬总结。)
师:读得真好。这位同学读出了词语饱含的感情,突出了细节。读词语我们要关注细节,读文章也一样。什么是细节呢?
此时便把细节的介绍出示给学生,在研读课文内容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有利于学生找到细节。这样学生心里更敞亮,目的更明确。再加上我之前提出的统领课文的大问题“是什么让映儿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变化……感悟”后,在小组交流时,为了学生表达更有序,更加节省时间,我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
我会说:我发现了文章的细节是第______自然段,读出来这段,它是________(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从中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给了学生这个框架之后,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了,发言更准确,说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例如一位学生找到第9自然段时是这样说的:
我发现了文章的细节是第9自然段,(学生抑扬顿挫地读出环境描写部分)它是环境描写,从中我感悟到父母之间那种静谧美好的画面,就连初升的阳光也不忍心打扰他们。我还从“悄悄”“探”两个词中读出此处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阳光的小心翼翼、蹑手蹑脚、想进又怕打扰的那种矛盾的情景。
学生此言一出,师生为之惊叹,备课时我也没有想到如此深刻的一层。框架给予了学生清晰的思路,给予了学生灵感,给予了学生如此深刻的体会……这样设计,省下了时间,表达也更加清楚了。整节课也清爽了许多。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不仅很容易抓住细节,而且体会到了什么是真爱。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一环节却在“反复修改处”。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