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德育应在幼儿游戏中进行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幼儿园德育的任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又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探索幼儿德育的途径,促使幼儿良好品德从小班养成并保持下去。
  我们知道,“好动”是幼儿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孩子们的一切活动,无不在“动”中进行。而游戏恰是满足“好动”心理特征的一种最佳活动形式。只要是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玩游戏的。游戏在幼儿园中已成为孩子们的基本活动——特别是在小班。我们应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游戏环境中的德育
  
  幼儿游戏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幼儿游戏创造必要的条件——时间、玩具和材料是幼儿愉快地进入游戏不可缺少的。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应充分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特别是自选游戏的时间,建立游戏常规,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玩具应放在一定的地方,整洁、美观、有顺序。游戏材料应无毒,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具体形象、可感知的半成品等,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想象。总之,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环境,让孩子们处在一个整洁、富有情趣和表现力的环境之中,便能使之产生愉悦,展现同情心,愿意分享、共享,喜欢帮助同伴,与朋友友好相处,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德育意识、良好品德的形成直接受榜样的熏陶、感染和影响。在游戏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如待人接物、一举一动、语言表述等,无不随时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应文明大方、自然亲切,不要以师长自居,而是和幼儿交朋友,以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做幼儿的表率、楷模,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幼儿良好品德逐渐形成。
  
  二、游戏过程中的德育
  
  1、养成良好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享用不尽它的利息,坏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是一种与完成该动作的需要或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动作。就其心理机制看,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例如:幼儿把玩具归类放在固定的玩具架上,下次玩时又从玩具架不同位置上取出各类玩具,结束后再归类放回原处。如果反复多次练习,就会在幼儿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即建立了“动型”。这种“动型”就是把玩具放在一定地方的良好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扩展到其他活动之中,将使幼儿受益终生。
  为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示、反复练习等活动,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爱护桌椅、爱护玩具、不争抢玩具的习惯,看图书的习惯,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朋友的习惯等。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养成好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2、调节失控行为
  在幼儿游戏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孩子手里拿着玩具,却要去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这里玩一会儿,那里玩一会儿,极不稳定:更有的孩子为了一把椅子竟大打出手。由此可见,幼儿控制自己的能力是很差的。这是意志薄弱阶段,同时表现出不良品德行为。游戏,特别是幼儿园中的角色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获得经验,还能锻炼和培养幼儿的意志,从而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进行某种“角色”的体验,这就要求幼儿必须有克制自己的能力。要遵守游戏规则,要懂得交往,要懂得尊重别人、不妨碍别人,要懂得未经许可不能拿走别人的玩具,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孩子在“角色”的体验中能够自觉调节自己的失控行为,使良好的品德随之形成。
  
  三、游戏评价中的德育
  
  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初步发展阶段,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必须从道德认识着手,而幼儿的道德认识规律常常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之中。
  幼儿(尤其是太中班的幼儿),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愿望,并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评价。可见,他们生理的发展已为道德评价能力提供了条件。
  幼儿游戏结束后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评价,它既是游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幼儿道德认识不可缺少的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在游戏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辨别、认识、区分、判断(如谁遵守规则、谁破坏了规则、谁表现好、谁表现不好等等),在评判的过程中明辨是与非,区分好与坏,辨别对与错,知道善与恶。这种道德评价贯穿游戏评价始终,是很重要的一种道德教育,也是一种道德认识活动。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活动,适时适地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达到提高他们道德水平的目的。
  “评价”活动应注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幼儿年龄小,“评价”时常常带有具体性、情绪性和容易接受暗示性等特点。为此,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具体的、形象的、生活在幼儿中的人和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去感染幼儿,用成人的优秀榜样去影响幼儿,用生动、鲜明的启发式语言去引导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培养。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师普遍感觉课讲起来单调、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少了,怕学生听不懂:教师讲得多了,很可能变成“一言堂”,变成空洞的说教。要改变这一窘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讲述法”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如何让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思维,避免单凭教师“独自”的
期刊
王浩宇是一位该上九年级的学生,因为升学无望,留级至我班(七年级)。之前,我听他以前的老师告诉我,这个学生我行我素之风甚浓,桀骜不驯,纪律意识淡薄,是个班霸式的人物。  果然,开学没几周,这个王浩宇的狐狸尾巴就露了出来:E课经常迟到、课堂和同学说话、不大服班干部管理、常和同学们发生矛盾,更有甚者,他居然公然在寝室打牌,几位同学也尝试了他的拳头……正当我琢磨着怎样狠狠给他一个颜色看的时候,一天早上,学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而班主任是这一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能否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直接关系到整个班集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几年时间,我觉得面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这部分学生,特别要讲求攻“心”为上、以理服人、以情感服人的说服教育。    一、树立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对自己有信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下面,我结合十几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期刊
表扬是教育管理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从内心渴望着被人认可,“向善”的心态强于“向恶”的心态,只不过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性格特征,使他们有了种种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积极表扬,适当引导,激发自信、善良心态的活力;反之,一味地批评其不足,反而会使不足得到强化,逐渐成长,这就悖逆了教育的初衷,成为失败的教育。  在工作实践中,我巧妙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施用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
期刊
一、写作教学    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要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灵魂。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与文中所写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哭同悲、同忧同哀,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宜泄自己的情感——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批要批得尖锐、深刻。写记叙文不能不记事。记事时,不仅要描写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要写出此种事情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得到的启示
期刊
在写作文时,有的学生有时象卡了壳的枪,怎么都扣不响;有时却像开了闸的流水,浪花飞溅。出现这两种不同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发挥灵感思维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一道作文题布置下来,学生要在限定的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产生灵感就不能快速进入写作的自由境界,难以成篇;反之,则思如泉涌。神魂摇曳,收到笔下生花、机杼天成的效果。写作先要展开灵感思维的翅膀,先要点燃灵感的火花,因为写作需要灵感。  何谓
期刊
阅读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往往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当前,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
期刊
对每个人来说,小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怎样使小学生更快地学好语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这就更加要求每位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能否产生兴趣,决定了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这就是说,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