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党恩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生命是川流不息的江水,每时每刻都向着大海奔流;有人说,生命是激情高昂的旋律,每个人都可以轻歌曼舞。对于我,一个残疾人的人生命运,生命则是一段不确定的旅程。
  四岁,难忘的四岁,给我的人生烙下深深印记,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小儿麻痹症毫不留情地使我成了残疾人。从此,我不能再像正常人那样站立、行走。村上人替我惋惜,父母亲为我抹泪。我懂事时,曾伤心地埋怨:老天啊老天,你为什么予我不公?糟蹋我的体形?毁坏我的前程?我拖着一条残腿,今后的路怎么走啊!
  记得那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几个同学在一起穷侃。有个同学惋惜地说:“我们几个人中,陈文最帅,脑子也灵光,只可惜那只脚……”
  夜阑人静,难以言语的苦衷常常侵袭心头。独自躺在床上,看着明月,数着星星发奇想:“我要能飞就好了。”然而,有的同学进工厂去了,有的同学参军走了,有的同学上大学飞了,唯独我“飞”不起来。难道我就是从电影镜头里走出来的瘸子?这辈子就像作家描述的那样:颠簸流离,餐风饮露,熬姜呷醋,孑然一身。不,不,我绝不能向命运低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白天,拖着残腿到生产队下地劳作,晚上,沉浸在茫茫的书海之中。首先帮我树立信心的是钢铁一样坚强的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接着,常胜军师孙膑,数学大师华罗庚,自学成才的张海迪……一个个与命运抗争的残疾名人来到我身边。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曙光,鼓起了勇气,扬起了向不幸挑战的风帆。
  梅花香自苦寒来,1976年8月的一天,当我从大队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被录用为民办教师的通知时,两行喜悦的泪水悄然落下。我至今没有忘却那是一个风淡云轻阳光暖暖的上午,精神抖擞地到乡教办室报到培训,从此,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启了为师的崇高职业生涯。
  初为人师,心中的喜悦转化为内驱的硬核,一定要在讲台上站稳脚跟,做一个好老师,对得起党组织的信任,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教给学生半桶水,先生得有一桶水。为了补知识短板,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我花两年时间学完了中等师范的全部课程,获得中师文凭,随后我又报名参加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
  函授学习全凭自觉,刻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每逢寒暑假,我更是如饥似渴,常常足不出户,闭门读书,在知识的海洋中貪婪地吮吸。农村常常停电,我就买了一捆蜡烛,烛光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殿堂,我也像烛光那样点燃了知识的火花,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几番努力,几番奋斗,经过组织的考验,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至此,我的教育人生有了新视野、新格局、新情怀,惟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方能不辜负党的培养。
  心存党恩报春晖,披肝沥胆担己任。这是我对入党誓言的一种诠释。教育犹如太阳的光辉,照耀着社会和时代的文明发展,照亮着民众扬善向上的精神世界,沐浴着每个人有尊严地健康成长,惠泽着每个人的幸福人生。
  四年少先队总辅导员操练,滋润了我奋发向上的品格;十年班主任训练,培养了我争先创优的勇气;十四年教导主任修炼,锻造了我教学改革创新的意志;三年校长的磨炼,铸就了学校快速发展的辉煌;十一年市教研室副主任历练,开创了区域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飘扬的队旗,引领少年儿童爱国爱党爱家乡,一项项竞赛活动,增添了我对红领巾事业的信心,使全镇的星星火炬燃起了霞光一片。先后从全国夺得了“创造杯”、“勤巧小队”和“红读”诸多奖项,金坛市“十佳新人”、常州市少儿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纷至杳来,我还有幸出席了江苏省第九次团代会。
  从村小到中心小学,我做了十年班主任,学生来源于几十个村庄。为了建设好崇善、友爱、乐学、阳光的班集体,我利用节假日和晚上,走遍了每个村庄,走访了每个学生家庭,架起了家校沟通的心灵之桥,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尊重,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
  记得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加上蒙蒙细雨,我打着手电筒去家访。半路上不慎左脚踩空跌了一跤。是继续朝前走,还是返回家?“今日事今日毕”不禁萦绕脑际,搓掉衣服上的污泥,仍旧按计划走访了三位学生家长。学生看我任劳任怨,家长见我风尘仆仆,都很受感动。一位姓庄的家长倒了一杯白开水递给我说:“陈老师,我家那讨债鬼不是念书的料,你就不要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不,”我打断老农的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就这样,一个辍学的少年被请回了学校。
  课堂教学,我倡导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做到“五会”:会听、会想、会说、会问、会记。我认为,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民主教学是基础,伙伴教学是关键,合作教学是根本。
  作文教学,我采用鼓励竞赛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困境。我先从内容入手,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去听去看去感受。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在秀丽的长荡湖畔尽情地跳舞、唱歌、嬉水,还给他们摄影留念,讲长荡湖的传说。回校后,出了命题作文——《春游长荡湖》。这下学生们感到有话说了,有东西写了。有个学生问我:“陈老师,你为什么不事先布置作文?”
  “这样做,你们脑子里上了弦,心中有负担,就玩不好,也写不好了!”
  对此,《常州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时的编者按中有这样一段评价:“……陈文就是如此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在语文教学中走出了先‘生活’后出题的路子。这路子也就成了一位语文老师熠熠生辉的特色……”
  指导学生作文,我不仅讲写作要领和技巧,还勤于示范写下水文,激发和调动了学生作文兴趣。多年来正是因为我能以儿童的视角去研究儿童,服务儿童,我的习作教学成绩斐然,先后有多家报刊介绍了我的创新式做法,出版了《童心雕文》《主题生态作文新视野》等教学专著,成为《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封面人物。
  1991年10月29日,有幸参加了《江苏教育》杂志社在宜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教海探航”征文演讲比赛。休会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和我在一起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1992年,我的“成长之路”征文荣获江苏省一等奖第1名,并被邀请到盐城市第一实验小学作报告。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激情、激趣、激活,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先后被评为常州市教改积极分子、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1998年7月,我出任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校长,开启了新的征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存正”办学理念,力图让校园更加美丽,让家长更加放心,让学生更加快乐。
  我以为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一上任就成立了教科室,研究儿童的心理、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手和口,放飞心灵,滋润童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基于儿童的研究如火如荼,教科研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風景。
  每天清晨,只要不外出,我总要早早来到学校,先在美丽的校园徜徉转悠一圈,而后便站在校门口迎候陆续进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了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无论是学校硬件发展,还是软件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学校以常州市最高分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评估,得到评估组专家一致好评:“理念新,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兑现了当校长时的承诺,我尽管没有朱熹“命为志存”的远大抱负,却有共产党人的信念,求实求真求创新,把一个崭新的学校带入新世纪。自己荣获江苏省“红杉树”金奖,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被金坛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到教研室任职后,我不厌其烦地指导学校和教师选题,论证,撰写研究方案,全市中小学课题研究覆盖率达到100%。在我的呼吁下,2003年,教育局创办了《金坛教育》报、《金坛教育研究》,本人担任一报一刊主编,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从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从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到特级教师的选拔推荐,我担纲了常州市10多年的评审,奉献的是公正、公平和智慧。
  从教以来,应邀到市内外作专题讲学150余场,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对教育的理想与情怀,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广大教师分享,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工作者、金坛市人民政府“金沙英才奖”。
  42年的风雨兼程,我走出了一条不幸——不屈——不凡的人生之路。名入《中国残疾名人辞典》,先后出版了9本专著,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教育论文。我时常想:如果没有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没有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没有同志们的帮助和鼓励,那路的坎坷,那路的曲折、那路的荆棘,我一个残疾人要走过来是多么艰难呵!
  我,还是我,一个小小的我。我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成不了名做不了家,只是想不枉来到这个世界,尽其微力在地球上划一道浅浅的痕迹。我是沧海一粟,有生命的绿色,只有拥抱太阳才有春之歌!
  ——选自《洮湖》2020年第5期
其他文献
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江南的斯,每一件事,都来得刚刚好。  喝茶,刚刚好。  生长在江南,喝茶是一种风雅的习惯。说起喝茶,江南的茶山是有特色的。山,总是长得有形有势,茶树依势偎形,这里一块,那里一片,一两行,两三排,层叠如梯,左右参差,紧靠在山体。  茶农们始终相信,造物主的恩赐就是最好的安排。茶农一点点采摘下来的春天的绿茶尖,泡在透明的茶具中,散漫着山野的朴实,叶在沸水中舒卷,那一种原始的风雅
期刊
立春过后,接连几场扎实的春雨,让这座被称作“世界茶源,天赐普洱”的全国文明城市的春天提前到来。城里城外,山野溪边;高的,矮的;大的,小的花儿,带着山野气息,随地而生,随地而开,渐渐绽满了枝头,芳香四溢。  每天下班吃过晚饭,天色已近黄昏,我或是独自一人,或是邀约上好友,都要到梅子湖栈道上散步,因为普洱山上那些花香一直牵引我前往。  才走上栈道,隐隐约约的香扑鼻而来。  此时,天空中的月亮足够亮,足
期刊
关于写作文,许多小朋友大朋友一提起就会头疼,或者说愁得要命。于是,好多同学都报了作文班,希望能够从作文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真的管用吗?  对此,我的感触复杂而无耐。很幸运,我有一个当民办教师的父亲。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而且作文往往定在周末。有了父亲的"帮助",我写作文当然不愁了,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能够作为范文在班上被老师朗读。  可是这样的美好时光持续
期刊
一  春节过后便一天天暖和起来,先是我上下班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上,挂了一串串褐色花纹毛毛虫似的杨花;又是星期天去公园,看到围墙上一丛丛一束束泼泼洒洒嫩黄色的迎春花照亮了行人的眼睛;又发现街上的白玉兰也一夜间绽开了笑脸,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鸟雀们叽叽、喳喳、吱吱、啾啾,在长出小小绿色孢芽的树枝间跳来跳去,时不时伸长脖子高吼:春来了,春来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如果不出去走走,似乎对不起这春光,春色,
期刊
我是通过微信认识刘成章老先生的。  那时我加入一个散文微信群,无意间看见“刘成章”在群里发信息。我试着加为好友,没想到通过了。我试问:“您写过《安塞腰鼓》吧。”“是的。”当时我好激动。没想到竟然与自己仰慕已久的刘成章老先生通过网络微信平台认识了。我在屏幕上迅速打出:我也是陕北人,现在鄂尔多斯工作。特别喜欢他的散文。同时也告诉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因编辑《西部散文选刊》,希望老先生能够赐稿。也希望能够读
期刊
一  河岸上一片寂静,植物们都停下来打量我。我也没什么事,手揣进兜里,一边走一边默默和它们对视。它们从我眼神里看到了善意,便继续各忙各的。  大部分花朵其实在发呆。蓝花丹像蓝色的蝴蝶,等距离隐于绿草中,略似精心排布。鬼针草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白。一朵五色梅盯久了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但一大片五色梅同时开放,就形成声势浩大的惊艳。马齿苋开黄色的小花,水分充足的茎紧贴着地皮,用手去抠,才能使其脱离地面。
期刊
祖母活了八十二岁,一生也没有与人吵过架,她贫穷善良的一生,让村里许多人怀念。她识过字读过书。因为地主家庭成分,才嫁给了贫农的爷爷,爷爷又因为肺病青年时就去世了。她带着八岁的父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贫穷善良的祖母,不仅把父亲养大,还把父亲培养成村子里有文化的人。她知道知识的重要性。那时,无论多么困难,她都把父亲送去读书,父亲读完了初小,后努力自学,成为了七十年代湾子里有文化的人—中学老师。那时的农
期刊
南山不是山,是山麓延伸至坝中的一列台地。人们习惯将高于平坝又低于山峰的台地,称作坪。被称作青杠坪,是因以前遍生青杠树。在坪上,回看,是墨色浓郁的的八面山。前看,是依江而立的城市。  二十年前的一个盎然春天,我在影友的引领下,第一次来到坪上。站在一处至高点,四周全是一台一台的茶园,漫天漫地。下面的止戈坝子,满坝金黄,有如美丽的地毯。隔岸的城市,高楼隐约,似近似远。突然发现,这里是打量城市的绝佳位置。
期刊
一、记得要幸福  我微笑不代表我快乐,但是你快乐,我就会很幸福。  小时候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啊?”妈妈说:“因为人渴望得到幸福。”这么多年长大后,我问自己,我幸福吗?我竟不知该如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答复。或许我是幸福的吧,只不过,这幸福充满泪水与苦涩。  我其实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曾经一度很悲伤,好像自己是一个被世界和快乐遗弃的孩子。考试没考好,我會哭泣;被老师冷落了,我会哭泣;和同学吵仗了,
期刊
重庆号称山城,黄葛树是重庆市的市树。  在渝中半岛,在两江四岸,在通往重庆周边城乡的驿站道旁、老街场口、渡口码头,到处都能够看到一棵棵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的黄葛树。  自古以来,黄葛树与重庆山城结下了不懈之缘。北魏《水经注》载“江水又东经黄葛峡”,“黄葛峡”即如今的朝天门以下唐家沱附近的铜锣峡。宋《图经》云“涂山之足,有黄葛树,其下有黄葛渡”,“黄葛渡”即今南滨路边上的黄葛渡,重庆至今还有黄葛垭、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