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Ⅳ期压力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267例压力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0例),均采用常规清创。治疗组使用中药组方撒敷疮面,对照组根据疮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以疼痛度级数、肿胀度级数、压力性溃疡面积、皮肤温差等作为具体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后指标的改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度级数差值分别为2.1±0.9和1.2±0.7,肿胀度级数差值分别为1.3±0.6和0.7±0.5,压力性溃疡面积差值分别为4.7±3.1和2.4±2.5,皮肤温差差值分别为0.12±0.05和0.22±0.1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和65.4%,分别治愈86例和33例(P<0.05)。

其他文献
左上腹的解剖结构与右上腹不同,发生急腹症相对较少,但也有多种疾病可能影响该部位,一旦漏诊可造成严重后果。多数情况下左上腹痛的病因在该处脏器,但有时也可来自腹腔外器官。熟悉左上腹痛的鉴别诊断,特别是各类常见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有助于提高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水平。
继发性脑室出血发病急骤,极易发生脑疝,其中脑中心疝病情隐蔽,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一旦脑中心疝形成将大大增加死残率。所以脑中心疝的早期判定及尽早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对5例临床诊断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患者行激素冲击治疗,其中3例10 d复查MRI显示病变明显缩小,其后垂体病变变化不大;1例病情出现反复;所有受损的垂体功能恢复均较慢,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瘤病2A型(MEN–2A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3例MEN–2A型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为嗜铬细胞瘤伴甲状腺髓样癌,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中8例甲状腺髓样癌发病早于嗜铬细胞瘤,5例同时伴发嗜铬细胞瘤。均行嗜铬细胞瘤切除,其中9例行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4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行甲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不同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亚型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根据本院特点制定ACI临床路径,将1036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 d内的ACI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组472例(非路径组)与临床路径组564例(临床路径组)不同TOAST亚型ACI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总费用、平均药费、平均检查费和预后良好率,预后良好率以出院90 d时
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5例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1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61岁。左侧肾脏受累3例,右侧6例,双侧6例。发热14例,腰痛11例,尿路刺激征11例,肾区叩击痛10例。血白细胞总数升高11例,C反应蛋白升高13例,尿培养阳性6例,B超可见肾脏增大和(或)异常回声占位,CT显示肾脏增大和(或)楔形低密度影。经抗感
期刊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α、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对283例T2DM患者(病程≤1年者40例,>1年~≤5年者85例,>5年~≤10年者90例,>10年者68例)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胰高糖素释放试验,比较各组间胰高糖素、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等的变化,对胰高糖素行相关及回归性分析。结果①糖尿病组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糖素、胰高糖素/胰岛素比
对我院收治的3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婴幼儿;抽搐多发生于病程的第1~3天,多为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多不超过5 min,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 h)内连续发作多次,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随访24~36个月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高敏CRP(hsCRP)水平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30例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hsCRP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组根据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评分分为血管无病变组(26
目的探讨在绝经早期妇女中使用激素补充治疗(HRT)对心血管结局的长期影响。研究设计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地点与开始时间丹麦,1990–1993。试验对象1006名健康妇女,年龄45~58岁,绝经早期或有围绝经期症状并且记录绝经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经随机分配,其中502例为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组,504例为不接受治疗的对照组。曾行子宫切除术的年龄45~52岁且记录绝经期后血清FSH值的妇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