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来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还需要有较强的自我修养能力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是一种活的个体,他们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时发生着改变,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及程序,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比如曾经有一道高三化学知识背景的反应,又是高炉炼铁原理的实验室设计,它包括了气体的净化、检验、酒精灯点和熄的顺序等,有的学生可以设计很多问题,说明他对知识掌握得全面、考虑问题更缜密。如:(1)长颈漏斗中的水的作用是什么? (2)两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先点哪盏酒精灯?为什么? (4)第2盏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5)先熄灭哪盏酒精灯?
  这和书本上的“高炉煤气”含有哪些气体、为何称之为“煤气”是不谋而合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的应用不仅是学习教材内容要求做的实验,而且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化学①》(必修)P95实践活动——雨水pH的测定;《化学②》(必修)P68的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塑料袋口扎紧,密封好,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等等。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不难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得出如何催熟青香蕉或青橘子。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用知识、智慧、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光荣感。这样也能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如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会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长白毛”的现象。化学教学从表象上升到了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想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多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好奇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减弱或说不清有什么变化。因此在教师要求其提出问题时,多数学生对思考发现问题不感兴趣或根本不知道怎么发现问题,只会问一些作业上不会做的题,而不会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所以也只有少数学生在教师要求提问时能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为此:
  1.探究令人困惑的情境和问题能培养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得到反证。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机会少,机械重复的听、记和练过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导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约25%是减弱,约30%说不清。因此,要在平时教学的准备、理解(或建立表征)和应用三个阶段中,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挑战与技能之间要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或将某些活动加以修改,以便让学生提问。要提供机会使学生更多参与逼真的科学过程,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行动,沉浸于探究活动中,享受思考问题的机会,享受问题中的乐趣。
  2.偶尔给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内容的机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年幼儿童身上容易看到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会越来越少。在学校中,他们面对的是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内容、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方式、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时间。很多时候,这种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或仅因为有趣而提问题的观念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至少要偶尔给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内容或讨论他们提出的有趣问题的机会,有自由选择机会的学生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我做某事是因为我选择这么做,而不是别人要我做。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设计阶梯,深度适宜,提问要巧,恰到好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 设计阶梯 承前追踪 探求因果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了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
期刊
摘 要:小学一年级寄宿新生,从小很少跟家人长时间地分开,过度依靠家长,自理能力差,到一年级寄宿生活开始后,会面临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的不适,没有安全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逐渐独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爱心奉献、养成教育、思想教育及活动教育等方面谈了小学寄宿新生班主任工作策略,通过课题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 养成教育 思想教育 课外活动  一年级寄宿新生在适应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体育保健知识,不仅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而且容易产生意外伤害事故。正因为安全问题,迫使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放弃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背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为了让体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安全地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教学时要有安全意识,做到让学生安全地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在此,笔者
期刊
摘 要:青春期的高中生特别喜欢美的事物,但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肤浅而主观。笔者总结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会审美判断、进行正确的审美感受、学会较深层次的审美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体育美的创造和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审美场的策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出既健康又健美的学生,使高中生成为身心和谐统一的人。  关键词:高中生 体育审美能力 欣赏 判断 创造能力  体育,蕴含的美形式多样而独特。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小学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主。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谈了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创新 小学英语 兴趣 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目前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我们小学阶段的英
期刊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谈几点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课前预习和师生互动策略  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课前预习。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兴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材,研究学生的兴趣,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课内、课外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和媒体等等。但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充分利用
期刊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一切生活、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但是数学又是比较枯燥、单调的。从事幼教工作的我,对幼儿数学教学很有一些感慨:数学活动真不好组织,孩子们总是不感兴趣。在教育实践中,其中的数量、时间、空间等知识,是幼儿难以理解的。兴趣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幼儿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
期刊
好的教学应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即时消化,鲜明的教学个性必然能够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情智和价值认同。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同样体裁下,为提高教学质量,众多政治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政治教师在新课程面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对政治教师的要求。在此,我想就政治教学中老师的自我定位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平等交往是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定位。在我国
期刊
在翻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时,看到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其中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第二条学生为本中,提出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对这一点,我感触颇多,想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案例再现】  新接手的班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