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关怀”一词脱胎于欧洲人文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也称作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含义在历史各个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在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文关怀等方面是相同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实施,今天的人文关怀,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它的涵盖面更广,表现为个人、群体、自然之间的健康互动,彼此理解。在广播节目中,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充分考虑到广播的各个环节。那么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才能实现人文关怀呢?
  首先,人文关怀体现在倾听心声,表达善意和关爱上。这是主持人表达对受众的人文关怀最基本的行为,也是节目实现人文关怀的第一个层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需要关怀的,倾听受访者的心声,并鼓励其说出真实的有意义的故事,这已经成为一个传媒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曾经有很多主持人忽略了听的重要性而总以滔滔不绝的讲述者形象出现,当时的受众也似乎习惯了这种被动的传播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考型取代了接受型,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互动。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不仅会说,更要会听。
  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在20年主持中独占鳌头。她的外表其实很普通,只是一个40多岁的黑人妇女,中等身材,相貌平平。那么,她的成功凭借的是什么呢?正如传记作者迈尔所指出的:“一般说来,广播电视的访谈者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听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者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帕拉仔细倾听嘉宾们的谈话,并利用谈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这就是她的风格。对于嘉宾和观众的生活充满关切,而且能同他们交流,所以她这种风格大获成功。”
  只有“听”得好才能“说”得好。在倾听中科学地驾驭整个谈话现场,对于主持人来说是听的基础上的一种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话语一方面来自节目前的准备,另一方面来自现场嘉宾的语言、行为以及细节的刺激。在现场的交流中“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听”不好肯定“说”不好,想要“说”好就必须“听”好。光有事先准备的材料是不够的,只有善于捕捉现场的信息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节目主持人在谈话现场因为不会听而显得僵硬,感觉像是一个提问机器;有的主持人不善于引导嘉宾谈话,甚至让很好的信息流失;有的则生硬地打断嘉宾的谈话,显得死板而没有礼貌,最终导致节目缺乏生动和逻辑,更缺少谈话带给人的智慧。因此想要主持好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做好事前的功课外,更为重要的是主持现场在“听”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保证谈话节目的质量。
  其次,人文关怀体现在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中。广播谈话节目的定义是:“由主持人邀请嘉宾(含听众),围绕公众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在平等、真诚、和谐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所以谈话节目要营造的就是一种民主的氛围和平等的话语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主人的主持人才能春风化雨,作为客人的嘉宾才能感到宾至如归。有了这样的环境,大家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敞开心扉,充分交流思想。我们所熟知的《鲁豫有约》受到大家多年好评的主要原因和主持人在节目中渗透的人文精神有密切关联。这档节目在相对狭小的谈话空间中尽量为被访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场”,让被访者感到舒服,愿意和主持人沟通,愿意把心底最深处的话讲给观众听。正如鲁豫所说:“我要给被访者一个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这正充分体现了节目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这种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的营造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情景的营造。交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善于运用情境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提高交谈的效果。我们所说的情境包括现实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现实的环境是对限定的场所进行精心的布置,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空间。心理环境主要指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心理状态。这种环境的营造方法之一就是嘉宾与受众的互动,让嘉宾和受众通过沟通感动彼此,节目的人文精神也会在温馨的氛围中表现出来。
  主持人真诚的态度。毕一鸣在《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中指出:“一般说来,要使访谈对象自愿说出心里话,还需要访谈者坦诚相见,以心换心。对方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只要你能用真诚打消他的顾虑,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向你倾诉衷肠。”所以真诚是谈话节目的灵魂,缺乏真诚的沟通,就不可能获得真诚的共鸣。有些谈话节目,主持人采访普通人时常常表现得盛气凌人,结果使没有接受过采访的嘉宾更加紧张;采访一些重要人物时却采取仰视的态度,整个节目下来,像嘉宾的个人演讲,主持人却成了一个传声筒。其实不管是星光闪耀的社会名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焦点人物,主持人都不必用煽情、赚眼泪来追求轰动效果,也不必用咄咄逼人的态度去追问被访者的隐私,而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语境中轻松愉快、亲切真诚地与嘉宾交流。主持人可以通过这些细节传递出节目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体现在理性的提问和思考中。理性的思考对于主持人非常重要,否则节目所选的题材就会归于苍白和单薄。比如在一些关注弱势群体的题材中,往往在挖掘真情的同时,会不自觉地肯定感性的做法而忽略对一些事情从伦理法律方面做冷静的思考和判断。主持人应该能跳出事外,不被主人公曲折伤痛的人生经历所牵引。其实这种理性的思考对广大社会和受众来说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体现。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现场倾听的同时要不偏不倚,客观理性。因为需要人文关怀的不仅仅是被访者,广大的受众更是人文关怀的受益者。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逐渐成为一种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并被广泛应用于广播节目的定位,而作为这一理念实施者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体会到这一定位,并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在节目当中,对于做出一档高质量的谈话节目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单位:河南电台信息广播)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到任以来,对河南的新闻宣传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特别的关心、支持。他不止一次地讲到,新闻宣传要破解四个难题,即: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他还热情鼓励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卢展工同志关于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论述,基于他对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总体战略和方针、原则的准确把握,也源于他对媒体和舆论、社情现状的深刻
期刊
近年来,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对党和政府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进行监督,对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抨击,在帮助党委政府改进工作、推动社会风气好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舆论监督中,也确实面临着舆论监督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准确、客观、公正,有利于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上。  破解“舆论监督难”,一方面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在舆论监督的环境下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
期刊
2月1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对全省新闻媒体提出了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命题,即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思考,特别是通过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破解“四难”专题研讨班,对此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识  破解“四难”既是时代命题又是系统思想。新闻是不断创新的事业,破解“四难”命题,说到底是提高新闻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问题。在以互联网
期刊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特征,是我们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始终遵循的基本方针,是新闻宣传战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职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搞好正面报道,传递党中央的声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但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我们的正面报道也面临诸多难题。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到新闻宣传“四难”时首先
期刊
所谓正面报道,就是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反映时代进步、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明确肯定的报道。正面报道,大都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正面报道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期待、关注和喜爱。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正面报道受到了群众的冷遇,群众不愿看、不愿听。正面报道是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是引导舆论、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正面报道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必然会削弱
期刊
2010年2月11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省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指出:新闻宣传的效果好不好,要以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为标准,要做到让老百姓喜欢,关键是要破解“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要作有分量有影响有力度、能够激发人们向上精神的新闻报道。破解“四难”命题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河南省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省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也为全省新闻宣传工作的改革
期刊
摘要:新闻界具有公共性,但事实上在今天新闻界越来越偏离它的公共性,而转向商业性。这就引来了很多责问。在这些责问和讨论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是“社会责任论”和《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界》。笔者试图对《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界》进行梳理,从这部社会责任论的代表作探讨公共性和商业性夹缝中的新闻界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公共性 商业性 自由 责任    2008年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期刊
2010年8月22日,《梨园春》栏目迎来了她600期的特殊纪念日,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以河南省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为主题,通过发动社会各界为贫困大学生捐款这一慈善公益晚会的形式度过了这个难忘的生日,让第600期庆典凸显出了别样的情怀和境界,而这样的选择也使《梨园春》在当今电视娱乐流俗中显示出河南电视媒体的社会担当。  16年来,《梨园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经历了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栏目
期刊
摘要:《呵嗬》是一首生命长歌,叙述了一个民族苦难的历史。诗歌表现出诗人在独特的人文地理形态中形成的浑厚、古朴、旷达的内涵以及民族间的款款深情。  关键词:李发模 诗歌 仡佬人 文化精神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叙事诗《呵嗬》,是李发模先生的一部力作,是“一支歌,是仡佬人唱给山水,唱给天地,唱给古往今来的生命长歌”①。全诗分十章,五千余行,叙述了以竹为图腾的“古老族”在遭遇到战争的创痛后逃进
期刊
电视与民主  谈到媒介与民主,或许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现代的民主观念与印刷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①。印刷媒介的普及带来了公共教育的发展,于是,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被打破,社会中所有的阶层,尤其是中下阶层,都开始寻求自身的政治权利,民主程度得以显著提高。正是伴随着印刷术出现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罗马法复兴,才使欧洲社会真正走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号召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道路上去。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潘恩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