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锐意创新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对全省新闻媒体提出了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命题,即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思考,特别是通过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破解“四难”专题研讨班,对此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识
  破解“四难”既是时代命题又是系统思想。新闻是不断创新的事业,破解“四难”命题,说到底是提高新闻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问题。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下,如何在正面报道中体现出权威性,如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三贴近”结合起来,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以独特的视角发挥都市报的传播优势等,都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破解“四难”命题的提出,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种系统思想: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是与破解“新闻创新难”紧密联系的,破解报道上的三大难题,要紧紧围绕新闻创新来进行,遵循新闻规律是根本,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最终目的。
  破解“四难”是都市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从都市报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创业时期大多是舆论监督开道,社会新闻主打。但是,当都市报快速发展起来之后,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都市报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而都市报在作正面报道、典型报道上有着先天的不足,经验、队伍和知识储备都远远不够。在舆论监督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舆论监督与以往的舆论监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舆论氛围到监督相比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这就给都市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来自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正面报道、典型报道和监督报道的从容驾驭,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如何破解“四难”既是做好新时期宣传工作的要求,更是都市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措施
  “求活”:破解正面报道难与典型报道难的钥匙。正面报道难和典型报道难,难就难在做“活”,因此,“求活”就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在具体的新闻操作中,“求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有鲜活的题材和素材;其次要深入生活、扎实采访,能逮到活生生的“鱼”;再次要会讲故事,语言要生动,文风要活泼,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可亲可信。要“活”就要有创新,就要在做实、做细、做传神方面下工夫,只有在这几方面做扎实了,报道才能真正“活”起来,真正有活力,传播效果才会好。
  “求准”:破解舆论监督难的立身之本。“求准”是舆论监督的立身之本,是报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义。首先立意要准,要有好的出发点,富于理性和建设性,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为目的。要想全面落实“求准”,就要在角度准、时机准、分寸准上狠下工夫。所谓角度准,就是要在报道时选择党和政府关心、人民关注的结合点,要坚持有利于工作的改进,有利于增强群众的信心,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去进行舆论监督。所谓时机准,就是准确把握大的舆论环境与监督个案切入的有机结合点,大的舆论环境不适合的时候不做,监督个案的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做,党和政府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渴望解决的时候大做。所谓分寸准,就是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尤其是涉及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时,必须坚持主观动机与社会效果高度统一的原则,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不作负面炒作。
  建议
  党委政府要为媒体破解“四难”创造条件。破解“四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媒体本身的努力之外,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也要为破解“四难”创造有利条件。建议在安排正面报道和典型报道方面能够设置专项基金,给予承担采访任务的新闻单位一些财力支持。一个能够深入人心的正面报道或典型报道,需要记者深入采访,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认真提炼,往往需要耗时数十日甚至数月,以媒体现有的运营模式和考评机制很难做到这一点,设立专项基金,就多了一个物质保证。同时在选择典型人物的时候,要少而精,自下而上。
  党委、政府要为舆论监督创造环境。卢展工书记旗帜鲜明地表示:“党委、政府欢迎实事求是的舆论监督,我们也将创造条件努力支持舆论监督!”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便捷,人人都是记者。在受众逐渐碎片化的形势下,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就显得越发重要。党委政府要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实事求是的监督不是添乱、不是抹黑、不是负面,而是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在面对舆论监督的时候,才能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把欢迎、支持和接受舆论监督落到实处。
  (作者为大河报总编辑)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摘要:曲艺艺术改革的旗帜下有这样一种论点:“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曲艺不可登大雅之堂,因此造成了对于曲艺艺术的轻视,进而阻碍了曲艺艺术的发展。”而我却认为曲艺艺术本来就不应该是“大雅之堂”的艺术,本文基于这种观点给曲艺艺术的改革贡献一点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大雅之堂” “完善”与“成熟”“改革”与阉割    曲艺艺术这件千年瑰宝的荣枯兴衰,在这日益加剧的变革中,非常典型地显示了低谷的趋势,看一下
期刊
在新闻报道的前行中,我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不断摸索学习,充实自己。从事新闻工作5年来,自己从一个门外汉到逐步成熟起来,已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新闻文体。在业务修炼中,我感悟最深的,莫过于采访。我深深地感受到老新闻工作者常说的那句听起来很俗,感悟起来却颇深的话语——七分采三分写。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我想,采访越深,写出的新闻作品才越有高度和深度。我搞新闻采访,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真实就是生
期刊
“使用与满足”理论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相关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直到1959年,卡茨在《大众传播调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才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概念,它第一次将受众定位成传播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他们对媒介的使用被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推动,并且从媒介中得到满足。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传播学研究路
期刊
摘要:框架式灾难报道能够避免信息的碎片化,并且有条理、全方位、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传递大量信息。本文以《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为分析对象,指出它由“哀、悼、担、救、生、伤”6个框架构成,这6个框架借助丰富的表现手法、透过多维的视角来有效整合大量灾难报道,从而彰显以生命为本的人文关怀,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关键词:框架 灾难报道 建构 运用 意义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
期刊
摘要:微博客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它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也进一步印证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面对这一新媒体的出现,在大声疾呼其传播优势、为社会发展进程作出贡献的同时,对其生存状况展开思考也极有必要。  关键词:微博客 自媒体 生存状况    在互联网由Web1.0发展至Web2.0、并向Web3.0过渡的变更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开始逐步凸显出来,并
期刊
摘要:《东方杂志》作为旧中国最重要的大型综合杂志之一,创刊之初即意在推动中国的西学传播,不过传播的乃是立宪政治主张的西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东方杂志》的西学观显示出了其陈旧的一面,张元济将杂志交给了年轻的杜亚泉,由此杜亚泉开始塑造过渡时期的《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方针,为1918年与《新青年》的中西大论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东方杂志》 西学传播 杜亚泉 动静说 接续主义    《东
期刊
本期评论  运用好大众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 郭兰英(1.1)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胡雪勤(2.1)  提高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杜少华(3.1)  坚持新闻宣传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何少华(4.1)  论新闻精神的塑造与实现途径 张伟佳(5.1)  新闻报道应在“实”上下工夫 王秉龙(6.1)  新傳播时代 党报赢在创新 朱捷文(7.1)  正确把握导向是开展舆论监督的保证刘玉丁(8.1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更加剧了竞争。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多出精品、快出人才”成为各家媒体的最高诉求。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目前已出版的几本新闻学辞典中,都找不到答案。笔者参考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关于新闻精品的一些解释,结合一些大家公认的新闻名篇和已评选出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实际事例,认为作为新闻精品,应具备下
期刊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到任以来,对河南的新闻宣传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特别的关心、支持。他不止一次地讲到,新闻宣传要破解四个难题,即: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他还热情鼓励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卢展工同志关于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论述,基于他对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总体战略和方针、原则的准确把握,也源于他对媒体和舆论、社情现状的深刻
期刊
近年来,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对党和政府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进行监督,对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抨击,在帮助党委政府改进工作、推动社会风气好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舆论监督中,也确实面临着舆论监督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准确、客观、公正,有利于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上。  破解“舆论监督难”,一方面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在舆论监督的环境下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