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庭坚,字山谷,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宋代著名诗人。他是江西修水人,这则故事就出自修水县志。黄庭坚自幼聪慧,诗词文章,都在众人之上。所以年纪很轻就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主政官——知州。其年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来到一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门外的供案前,口中喃喃呼喊着某人的姓名。黄庭坚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飘溢,黄庭坚平常就最爱吃芹菜面,所以这时不自觉地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又走回了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十分清晰,尤为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也并不以为意,只觉得这不过是做了一场梦而已。
等到次日午睡时,梦境又和昨日相似,而且醒来后齿颊间依然还留有芹香味。他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十分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和两边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庭坚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庭坚问她,这两天是否曾有在门外喊人来吃芹菜面的事情。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的忌日,我都会做一碗芹菜面,呼喊她回来食用!”
黄庭坚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答:“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庭坚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世时的事情。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生前非常喜欢读书,写得很好的诗词文章,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便亡去了。当死之时,告诉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老婆婆说着,又将黄庭坚引到一间书房,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和所写文章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想了一下,蓦然像是记起了什么,就伸手到一处被枕下,取出了钥匙。老婆婆见此,也一时惊呆在那里。黄庭坚打开书柜,看到许多书籍文稿。他翻看书籍,内心中出现依稀的记忆,知道这些书确实都是自己看过的。又看那些文稿,发现他每次所写诗词文章,竟然这里都有底稿,自己好像只是默记了出来而已。
黄庭坚当此已经明白,他已回到了前世的家中。面前的老婆婆,便是他前世的母亲。而今家中却仅剩她孤独一人了,于是黄庭坚跪拜在地,说明自己就是她前世的女儿转世。老婆婆本来半信半疑,但亲眼看到黄庭坚刚才取出秘藏钥匙的情景,也就不能不信世间确有这样的奇事。于是,母女隔世重逢相认,抱首唏嘘了半天。然后,黄庭坚将老婆婆迎到府中,奉养终身。
这个故事一经流露,便在朝野传为佳话。后来黄庭坚在州衙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题的碑刻:“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朝的才子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后大为感慨,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的文学大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用功的啊,前世已经读了很多很多书了。今世的锦绣文章,诗词画卷,也都是他前世已经写就底稿的呢。
这样的奇异传说,唯物主义者一定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是,当我们换个方式来思考问题时,这个故事对我们揭示人与人之间智商和天赋的巨大差异秘密,是否会有些启迪作用呢。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来到一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门外的供案前,口中喃喃呼喊着某人的姓名。黄庭坚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飘溢,黄庭坚平常就最爱吃芹菜面,所以这时不自觉地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又走回了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十分清晰,尤为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也并不以为意,只觉得这不过是做了一场梦而已。
等到次日午睡时,梦境又和昨日相似,而且醒来后齿颊间依然还留有芹香味。他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十分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和两边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庭坚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庭坚问她,这两天是否曾有在门外喊人来吃芹菜面的事情。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的忌日,我都会做一碗芹菜面,呼喊她回来食用!”
黄庭坚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答:“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庭坚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世时的事情。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生前非常喜欢读书,写得很好的诗词文章,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便亡去了。当死之时,告诉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老婆婆说着,又将黄庭坚引到一间书房,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和所写文章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想了一下,蓦然像是记起了什么,就伸手到一处被枕下,取出了钥匙。老婆婆见此,也一时惊呆在那里。黄庭坚打开书柜,看到许多书籍文稿。他翻看书籍,内心中出现依稀的记忆,知道这些书确实都是自己看过的。又看那些文稿,发现他每次所写诗词文章,竟然这里都有底稿,自己好像只是默记了出来而已。
黄庭坚当此已经明白,他已回到了前世的家中。面前的老婆婆,便是他前世的母亲。而今家中却仅剩她孤独一人了,于是黄庭坚跪拜在地,说明自己就是她前世的女儿转世。老婆婆本来半信半疑,但亲眼看到黄庭坚刚才取出秘藏钥匙的情景,也就不能不信世间确有这样的奇事。于是,母女隔世重逢相认,抱首唏嘘了半天。然后,黄庭坚将老婆婆迎到府中,奉养终身。
这个故事一经流露,便在朝野传为佳话。后来黄庭坚在州衙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题的碑刻:“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朝的才子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后大为感慨,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的文学大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用功的啊,前世已经读了很多很多书了。今世的锦绣文章,诗词画卷,也都是他前世已经写就底稿的呢。
这样的奇异传说,唯物主义者一定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是,当我们换个方式来思考问题时,这个故事对我们揭示人与人之间智商和天赋的巨大差异秘密,是否会有些启迪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