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能量巨大的待开发教育资源

来源 :人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居于生命线地位,强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对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具有先导作用.意识到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是一种潜在、待开发、能量巨大的资源后,我们系统思考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手段,逐步完善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数年来,我们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滋养着高尚的师德,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庄严宣告,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期刊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作业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作业与教学、评价息息相关,作业和课堂教学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业改革能否深度推进,首先在于教师是否拥有科学的作业观和育人观,即由追求分数走向关注全面育人、由单纯的教学反馈走向全面育人;其次在于教师是否拥有行之有效的推进策略和方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中学近年来致力于探索真实学习与主动作业相融合的教学改革,破解作业的分数至上、拿来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推行创意作业,在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作业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期刊
期刊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寄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重视和关怀,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也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期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担负着在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其独特的特质和构成要素,教师全面深刻认识这些课堂特质,并积极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rn一、基于德行:从内容选择到教学方式都应具有道德属性rn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内核、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期刊
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一次性预付费超过60课时或3个月、退费难等方面问题突出.虽然校外培训机构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校内不能满足的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家长盲目跟风的现象.建议推进家校深度合作,加快课后服务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
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优化,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视.当前学前教育水平虽然还不均衡,但在专业研究上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对幼儿各种基础能力的启迪与发展上,包括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和基本智力的开发.但幼儿阶段也是人的性格与人格形成的阶段,如何保护幼儿的独特个性与完整的人格,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一环.
期刊
学校是家长最放心、最安全的教育场所.当前,大多数学校的课后服务直接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困难的问题,但是如何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满足不同学生关于作业辅导、素养提升、个性成长等问题需求,把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拉回校内,是当前学校“升级”课后服务的必然要求.rn多年来,坚持课后服务已成为我校一项惠民举措.学校不止步于做好学生放学后“托管”,而是坚持“实践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将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当前,学校还将落实“五项管理”
期刊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1]向全世界和全体中国人民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期刊
201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亲切看望著名科学家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了抵御帝国主义核威胁,在独立自主完成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发射的伟大事业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伟大精神.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要科学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使之焕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