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试题(第15题):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至此,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调控手段一致的有:
  ①国家提高家电产品收购价;②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③央行下调准备金率;④某省破获全国制售假药大案,涉案金额上千万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此题考查考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理解,考生很容易就能判断出③、④,但①、②却把不少考生难住了,因为两个选项都涉及到“价格”,到底哪个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呢?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面理解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那么,它们到底有何区别呢?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制定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引起经济活动主体利益关系的变动来实现的。经济计划在我国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年度计划等。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后,便可选择相应的经济参数来实施具体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具体形式为宏观调控主体机构颁布的有关条例和规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主体机构往往通过调整价格、税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参数来影响市场的供求,以实现国家的调控目标。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它的实施主要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及行政区域中的一些主管单位及其所属职能部门进行调节的,这种调节是通过逐级下达实现的。
  二、两者的地位不同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法律手段相对稳定,但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都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了。尤其当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例如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运用行政手段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的局面,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三、两者的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制约和引导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和汇率等经济杠杆,不同的经济杠杆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灵活运用。经济手段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而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调节是一种间接调节。行政手段的运用一般不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而是由国家掌握和控制,体现国家的统一意志和行为,与经济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直接性和快速性的特点。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行政手段侧重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而经济手段侧重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这道高考题就显得简单多了。在宏观调控手段中涉及到价格问题时,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资源配置,则是经济手段;如果调整价格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则属于行政手段。据此,不难看出该题的答案为①和③,即A。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中出现了设计新颖的整式加减试题。为了便于学生把握中考方向,笔者列举了几个例题加以说明,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  一、赋予代数式实际意义型  例1.对单项式“5x”,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香蕉每千克5元,某人买了x千克,共付款5x元。请你用另一个实际生活事例对“5x”作出合理的解释。  解析: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毛笔每只5元,小红买了x只,共付款5x元”“摩托车每小
当笔者刚听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门课肯定枯燥、无用,学生一定不愿听。但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笔者发现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还是会对这门课感兴趣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上好这门课,就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
当家长在一起交流时,基本都是在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让人不省心,都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习惯好、聪明上进。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呢?有人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有人认为能力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有人认为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这样的评价标准,我以为有待商榷,评价孩子要客观全面,要善于发掘和激励孩子的优秀表现。  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分析这些家长眼中的“笨小孩”、“差等生”、“问题
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钻研教材,挖掘课文蕴涵的情感因素   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俗语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具。备课时,教师要考虑清楚整堂
在日常生活中,初中生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因为平时没有说英语的环境,所以学生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谈不上实际的运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多年,笔者发现学生只知道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其实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和背诵能力。  一、朗读和背诵的优势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面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这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个性 数学素质  一、贴近生活,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再通过简单的判断
让教育变得“有情有义”,是美好教育的一种诗意追求。情,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一旦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哪怕是沙漠化的心灵,也能流出清泉,长出花草。  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缺少师爱,绝大多数教师的心肠都是热的,他们的爱如燃烧的火把,无私地传递着教育的温度。可是,为什么学生感受到的仍然是教育的冷酷?这说明,教育的爱存在盲区。美好教育就是要让“有情的教育”温暖教育的每一块地带。  “有情的教育”不是着眼于个体的
一、政治课堂中“多媒体强迫”现象产生的背景  新课程,新在何处?它新在理念,它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它新在方法,它倡导开放性、实践性基础上的合作、探究,践行深层次的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它新在评价,它赋予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形成性、肯定性等多种评价方式,构建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当然,新课程要想体现出“新”,还需要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支撑,这是新课
长期以来,教师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为“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局限于教材内容,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的困境中,这种作业形式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既要在具有趣味性、调查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有效的课外作业成为学生成长
科学教育和科学的本质都是“求真”,而如何通过科学课让科学教育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是摆在教师面前最现实、最不容回避的问题。在近一年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而在学生求真的过程中,对这些细节的关注也体现着科学的本质。  下面,笔者列举几个感受最深的“细节”,希望能带给同仁带来一些思考。  思考一:实验材料隐蔽性的细节  实验器材是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