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可见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 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自学是指“人们以教学活动之外的学习为主,并以主动获取知识为特点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行为”. 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 自主学习则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独立的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独立无助的,他(或她)与教师或同学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学习小组来加强学习的互动性,通过相互激励、相互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 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起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掌握的内容设计“引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 如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个内容时,出示篮球架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在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设疑:为什么篮球架的支撑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不能做成其他的形状吗?学生就可能从节省材料或者是图形的特性等方面去探究原因,发散性思维得到开展,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2. 动手操作,自主探求
数学课堂,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广阔的探求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 首先,加强直观操作.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动作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充分运用眼、耳、手、口等各种感觉器官,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学习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伸手摸一摸书本的封面,摸一摸桌面,感受一下“面”的大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理解了概念,才能激发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设置小组合作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探求水平. 小组活动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 通过动手摆画剪、动脑想、动嘴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把学习内化成自身的需求和习惯. 像面积单位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小组学习的机会. 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好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小卡片,让学生在小组里面通过拼摆讨论,得出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方便计算的结论,从而引出各种大小的面积单位的学习. 学生亲身体会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自然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3. 师生交流,共同学习
学生在自主探求的基础上, 展示、交流不同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探求思路和方法. 常见的数学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后的代表汇报交流,容易忽视合作活动中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毕竟,作为汇报的小组代表在班级内是属于小部分学生,甚至更多的是学习成绩好的一部分学生. 其他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表达的提高,都有赖于组内的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敢开口说,都能开口说,养成大胆表达自我的习惯. 如在“解决问题”的单元,要求学生计算做操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横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人数;也可以先算一竖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 不同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向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 在讨论活动中就可以让学生先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再集体归纳. 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思路得到拓展,表达得到肯定或者获得反思,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好磨炼.
4. 课外延伸,自主发展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人教实验版教材在多个单元的末尾都有“生活中的数学”或者是“数学实践活动”. 比如三年级的“制作年历卡”,四年级的“你寄过贺卡吗?”,五年级的“粉刷围墙”等等. 这些数学活动紧密联系新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 好好利用这些学习内容,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这样形成的数学知识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也就会坚定自主学习数学的决心.
5.采取多元的、鼓励性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课程评价改革中一个特点是: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自主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是自己确定的,学习方法是自己选择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必然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自主学习的结果也必然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他所期望的评价. 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我们时常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说:你这样的思路真独特!你今天的口头表达很流利,有进步!你的作业质量提高了,真好!当然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不是停留在口头或在需要做时才做的一种点缀,它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孙颖,等.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可见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 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自学是指“人们以教学活动之外的学习为主,并以主动获取知识为特点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行为”. 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 自主学习则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独立的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独立无助的,他(或她)与教师或同学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学习小组来加强学习的互动性,通过相互激励、相互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 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起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掌握的内容设计“引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 如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个内容时,出示篮球架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在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设疑:为什么篮球架的支撑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不能做成其他的形状吗?学生就可能从节省材料或者是图形的特性等方面去探究原因,发散性思维得到开展,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2. 动手操作,自主探求
数学课堂,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广阔的探求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 首先,加强直观操作.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动作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充分运用眼、耳、手、口等各种感觉器官,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学习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伸手摸一摸书本的封面,摸一摸桌面,感受一下“面”的大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理解了概念,才能激发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设置小组合作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探求水平. 小组活动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 通过动手摆画剪、动脑想、动嘴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把学习内化成自身的需求和习惯. 像面积单位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小组学习的机会. 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好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小卡片,让学生在小组里面通过拼摆讨论,得出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方便计算的结论,从而引出各种大小的面积单位的学习. 学生亲身体会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自然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3. 师生交流,共同学习
学生在自主探求的基础上, 展示、交流不同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探求思路和方法. 常见的数学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后的代表汇报交流,容易忽视合作活动中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毕竟,作为汇报的小组代表在班级内是属于小部分学生,甚至更多的是学习成绩好的一部分学生. 其他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表达的提高,都有赖于组内的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敢开口说,都能开口说,养成大胆表达自我的习惯. 如在“解决问题”的单元,要求学生计算做操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横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人数;也可以先算一竖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 不同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向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 在讨论活动中就可以让学生先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再集体归纳. 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思路得到拓展,表达得到肯定或者获得反思,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好磨炼.
4. 课外延伸,自主发展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人教实验版教材在多个单元的末尾都有“生活中的数学”或者是“数学实践活动”. 比如三年级的“制作年历卡”,四年级的“你寄过贺卡吗?”,五年级的“粉刷围墙”等等. 这些数学活动紧密联系新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 好好利用这些学习内容,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这样形成的数学知识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也就会坚定自主学习数学的决心.
5.采取多元的、鼓励性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课程评价改革中一个特点是: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自主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是自己确定的,学习方法是自己选择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必然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自主学习的结果也必然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他所期望的评价. 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我们时常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说:你这样的思路真独特!你今天的口头表达很流利,有进步!你的作业质量提高了,真好!当然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不是停留在口头或在需要做时才做的一种点缀,它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孙颖,等.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